冬补注意事项(冬季应补什么)

美食推荐2022-10-09 00:53:17admin

立冬是一个十分重要的节气,代表着冬天的来临,从养生的角度来讲,立冬后也进入了进补的最佳时期。我国历来有“迎冬”“补冬”的习俗,古人认为天转寒冷就要补充身体营养,食人参、鹿茸等补药是当时较流行的补冬方式。如今人们认识到之所以补冬,是因为冬天的寒冷气候影响人体的内分泌系统,使人体的甲状腺素、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促进和加速了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三大类热源营养素的分解,来增加机体的御寒能力,这样就造成人体热量散失过多,此时多进补可以补充消耗的过多能量。因此,补冬是有科学道理的。现在在物质丰富的今天,不同地域形成了各自富有特色的立冬进补方式,形式多样、丰富多彩。

冬补注意事项

北方吃水饺

在我国北方,特别是北京、天津的人们立冬爱吃饺子。老北京人说:“立冬补冬,不补嘴空。”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饺子,冬天耳朵就不受冻,所谓“立冬不端饺子碗,冻掉耳朵没人管”。河东水西是“老天津卫”的聚居地,有立冬吃倭瓜饺子的风俗。倭瓜又称窝瓜、番瓜、饭瓜和北瓜,是北方一种常见的蔬菜。一般倭瓜是在夏天存放在小屋里或窗台上,经过长时间糖化,冬至这天做成饺子馅,味道非常地道,再蘸醋加蒜吃,别有一番滋味。

在东北立冬进补也吃饺子,主要吃酸陷的,这主要与东北寒冷的气候有关。另外东北人在冬至后还喜欢吃小鸡炖蘑菇、乱炖等家常菜。小鸡炖蘑菇是一道东北名菜,用干蘑菇、鸡肉和粉条一同炖制而成。榛蘑烩着鸡肉的鲜香,真是名副其实的山珍野味。乱炖是东北比较普遍的家常炖菜之一,是将豆角、猪肉、土豆、西红柿、茄子依次入锅,先炒后炖,风味独特,馨香无比。

很多北方地区的人们立冬后人们还喜欢吃涮羊肉。羊肉属温补,有利五脏,五脏热了,自然就可以抵御冬季的寒冷。北京的涮锅讲究铜锅炭火,汤底澄清,只需加入姜片、葱段等,用炭火烧得锅里清汤滚热,拿着筷子夹着红白相间、薄而不散的羊肉片,在汤里这么一涮,肉色一白就放在冷的麻酱料里那么一蘸,入口即化,酱香肉香合二为一,格外有味道,而且是大补。

南方吃鸡鸭鱼肉

在我国南方很多城市,立冬要吃鸡鸭鱼肉,因为天气逐渐的寒冷,人们需要补充更多的能量,而肉类是富含蛋白质的,所以认为吃肉是最好的选择。中医认为,立冬进补适宜食用具有暖性的肉食,如狗肉、牛肉、鸡肉、羊肉、虾等。宝岛台湾这一天,人们爱吃羊肉炉、姜母鸭等冬令进补食。许多家庭还会炖麻油鸡、四物鸡来补充能量。

南京人立冬喜欢吃葱。有句谚语,“一日半根葱,入冬腿带风”。老南京人认为吃生葱可以抵抗冬季湿寒,减少疾病的发生。按老人的讲法,葱性温味辛,能发散让人出汗,使体内郁滞不通的阳气随着汗液排出,阳气运行便通畅了,病邪也就随汗被驱除了。因此,南京人还总结出了“立冬嗖嗖疾病盘,大葱再辣嘴中盘”的俗语。南京人不仅是生吃葱,烧肉、烧鱼装盘后也不忘特意撒满一层南京特有的香葱,让新鲜的葱花一起下肚,既吃了美食,那青白玉般的葱儿又带来冬季里的健康。

在福建很多地方,立冬要吃甘蔗。甘蔗能成为“补冬”的食物之一,是因为民间素来有“立冬食蔗齿不痛”的说法,意思是“立冬”的甘蔗已经成熟,吃了不上火,这个时候“食蔗”既可以保护牙齿,还可以起到滋补的功效。

中国幅员辽阔,从北到南无论气候、风俗都差异很大。立冬时节,北方往往已经草木凋零、寒意逼人,正是“水结冰,地始冻”的孟冬之月;而南方很多地方却依然是青山绿水、鸟语花香。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冬至进补方法,但只要健康、合理,都是值得推崇的。

进补需吃肉南北各不同

立冬与立春、立夏、立秋合称为“四立”,自古就受到老百姓的重视。民间有立冬进补的习俗。吃肉当然是进补的一个重要选择,那么应该吃些什么肉,南北方有何差异呢?我们一起来看看。

北方选择温补畜类

中医里的立冬进补也有个地域原则:南方清补、北方温补、高原润补。具体来说就是,北方地区的冬季天气寒冷,进补宜大温大热之品,如牛、羊肉等。

羊肉

羊肉营养丰富,其中含蛋白质10%-20%,脂肪10%-30%,无机盐0.6%-1.1%,无机盐中以钙、铁、磷含量丰富,且铁和磷在人体内利用率较高,维生素中以硫胺素、核黄素、尼克酸含量较多,含糖量较浅。总体来说,羊肉性温热,补气滋阴、暖中补虚、开胃健力,在《本草纲目》中被称为补元阳益血气的温热补品。适时地多吃羊肉可以去湿气,避寒冷、暖心胃。

炖、焖、蒸是羊肉最营养的吃法。能最大限度地保证营养成分不丢失,滋补效果最佳。炖时,营养成分部分溶入汤里;焖、蒸时,营养成分基本还在肉里,适合嗜肉族。炖汤时先用一些羊腿骨、脊梁骨大火炖半小时成奶白色汤,捞出汤骨,再将洗过的羊肉放入锅中,加入葱、姜小火炖制。如果用砂锅炖,风味更好。

牛肉

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其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和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中医食疗认为: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中医认为:牛肉有补中益气、滋养脾胃、强健筋骨、化痰息风、止渴止涎的功能。适用于中气下陷、气短体虚,筋骨酸软和贫血久病及面黄目眩之人食用。

牛肉适合与某些素菜一起炖着吃,可以酸碱中和,口感效果都会更好。例如牛肉和白菜、土豆、粉条炖一起味道极佳,和南瓜也是不错的搭配。值得一提的是,牛肉遇到番茄后,可以使牛肉中的铁更好地被人体吸收,有效预防缺铁性贫血。

南方选择清补禽类

入冬后,南方气温较北方地区要温暖得多,进补应以清补甘温之味为主,比如鸡、鸭。

鸡肉

鸡肉含有维生素C、E等,蛋白质的含量比例较高,种类多,而且消化率高,很容易被人体吸收利用,有增强体力、强壮身体的作用,另外含有对人体生长发育有重要作用的磷脂类,是中国人膳食结构中脂肪和磷脂的重要来源之一。鸡肉对营养不良、畏寒怕冷、乏力疲劳、月经不调、贫血、虚弱等有很好的食疗作用。传统医学认为,鸡肉有温中益气、补虚填精、健脾胃、活血脉、强筋骨的功效。

鸡肉肉质细嫩,适合各种烹调。为了保持其低脂肪的优点,最好选择较为清爽的烹调方式,如白斩鸡、清炖鸡。相反,香酥鸡、辣子鸡、炸鸡等经过油炸,不仅损失营养成分,热量也比较高,不利健康。

鸭肉

鸭是餐桌上的上乘肴馔,也是人们进补的优良食品。鸭肉的营养价值与鸡肉相仿。鸭子吃的食物多为水生物,故其肉性味甘、寒,入肺胃肾经,有滋补、养胃、补肾、除痨热骨蒸、消水肿、止热痢、止咳化痰等作用。在南方冬季清补最为适宜。

鸭肉+酸菜:鸭肉营养丰富,含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钙、磷、铁、B族维生素等。有滋阴养胃、清肺补血、利尿消肿的作用。酸菜含维生素A、B族维生素、维生素C、维生素D,具有开胃利膈、杀菌、治寒腹痛等功效。鸭肉+山药:老鸭既可补充人体水分又可补阴,并可消热止咳。山药的补阴功能更强,与鸭肉伴食,可消除油腻,还可起到滋阴补肺的作用。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