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0人气:作者:佚名
一、隐名股东决议的法律依据是什么?
隐名股东决议的法律依据是《公司法》。有隐名股东要做股东决议是可以由显名股东来代为实施此权利;
隐名股东可以要求参加股东会,行使知情权等相关权利,但作为隐名股东,一般情况下是与某些显名股东签订了股权代持协议的,代持协议会对隐名的表决权等方面做出约定或限制,在股东会会议决议上可能无法行使表决权。
隐名股东是否会被确认为实际出资人,主要取决于以下方面:与显名股东间有协议。
虽然这个协议对于公司不具有约束力,但是在隐名股东与显名股东之间依然有效。它不仅是隐名股东用来约束显名股东的依据,也是证明隐名股东对于公司实际出资的有力证据。根据上海市高院的规定,如果双方在协议中未约定隐名股东为股东或者承担投资风险,并且隐名股东也没有以股东身份参与公司管理或者未实际享受股东权利的,双方之间隐名投资关系将不会被认定,而是按债权债务关系处理。折叠不实际参加公司经营
在实践中,有的隐名股东不参与公司经营,完全由显名股东负责,有的则以自己名义行使股东权利。由于公司的社团性,公司的其他股东有权知道公司的投资人是谁。隐名股东以自己名义参与公司经营,行使股东权利,是公司以及其他股东知道并且认可隐名投资行为存在的证据。因此,许多地方的法院均把隐名股东是否实际参加公司经营作为确认隐名投资关系的重要条件。
二、隐名股东的风险有哪些?
1、显名股东拒不转交投资收益。
一般隐名股东投资的目的就是为了获得投资收益,而在代持股协议中也会约定有关转交投资收益的内容。如果这种投资收益对显名股东产生了一定程度的诱惑,有可能促使显名股东违反协议约定,拒不转交。
2、未经隐名股东同意擅自处分股权。
显名股东作为该公司法律文件实际记载的股权所有人,对外可以行使一切有关该部分股权的权利。对内来说,显名股东应当是受制于隐名股东的,其一切法律行为应当向隐名股东汇报并在作出重大处分决定时必须事先获得隐名股东的同意。但对外来说,别人并不知晓该部分股权的真实所有,只依据公示的法律文件来认定。因此,当显名股东为谋取利益而故意擅自转让、质押这部分股权时,实际出资人的利益会很难得到保障。
3、未经隐名股东同意滥用股东权利。
我国法律规定公司股东的权利有股份转让权、资产收益权、股东会临时召集请求权或自行召集权、参与重大决策权和选择管理者的权利、公司剩余财产分配权等等,这些权利都在极大程度上赋予了股东对公司控制,如果显名股东有意侵害隐名股东利益,在未经得隐名股东同意的情况下滥用这些权利,对隐名股东带来的损失也是极大的。
在我们的日常生活当中,隐名股东在我们国家《公司法》当中实际上就是属于一种实际的出资者,但是对于公司的相关权利应当是由工商登记的股东来实施,所以双方当事人之间是存在着代持股协议书的。目前我们国家法律对于这样的一种代持股协议是认定的。
对离婚案不服是否可以上诉是需要根据一审的裁判类型来确定的。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
(0)人喜欢2024-06-20离婚后分居两室生活不算事实婚姻。目前我们国家不承认事实婚姻。之前我们国家对于事实婚姻是承认的,主要指的就是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没有登记结婚的情况之下,就以夫妻的名义同居在一起生活,并且群众也认为双方是
(0)人喜欢2024-06-20合同民事诉讼管辖权法院的确定一般是由被告所在地管辖的。在对合同纠纷解决的途径中,有一种是诉讼,同时这也是比较有效的解决方式之一。当然,向法院提起诉讼的,首先要确定具体的管辖法院,其次才是由当事人申请进
(0)人喜欢2024-06-20上下班途中骑车摔了是不算工伤的。劳动者在合理时间内往返于工作地与配偶、父母、子女居住地的合理路线的上下班途中发生事故的,亦可认定为工伤。同时对于“上下班途中”的情形,社会保险行政部门也是有相应规定的。
(0)人喜欢2024-06-20隐名股东决议的法律依据是《公司法》。也就是当事人对股东资格有明确的约定,而且其他的股东对于隐名者的股东资格予以认定的情况之下,隐名股东是得到认可的,否则的话应当是以工商登记文件计价为准。
(0)人喜欢2024-06-20对离婚案不服是否可以上诉是需要根据一审的裁判类型来确定的。男女双方协议离婚后一年内就财产分割问题反悔,请求变更或者撤销财产分割协议的,人民法院应当受理。人民法院审理后,未发现订立财产分割协议时存在欺诈
(0)人喜欢2024-06-20离婚后分居两室生活不算事实婚姻。目前我们国家不承认事实婚姻。之前我们国家对于事实婚姻是承认的,主要指的就是没有配偶的,男女双方没有登记结婚的情况之下,就以夫妻的名义同居在一起生活,并且群众也认为双方是
(0)人喜欢2024-06-20合同民事诉讼管辖权法院的确定一般是由被告所在地管辖的。在对合同纠纷解决的途径中,有一种是诉讼,同时这也是比较有效的解决方式之一。当然,向法院提起诉讼的,首先要确定具体的管辖法院,其次才是由当事人申请进
(0)人喜欢2024-06-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