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间中医高手治精神病
((精神病的中医治疗))
江苏东海仁爱中医脑康复医院---李其禄
经方医学论坛---李医生666166
李其禄 上海市浦东区芳华路660弄18号302室
第三章 精神病的常用中医治法
一、吐法
二、下法
三、吐、下并施法
四、治火法
五、祛痰法
六、祛瘀法
七、针灸法
八、水冲法
下篇几种常见精神病的治疗
第一章 精神分裂症
一、肝郁脾结痰迷心窍
二、心脾血虚忧郁伤神
三、湿痰内停蒙蔽清窍
四、心脾两虚肝阳上扰
五、血虚脏躁心神失养
六、火血相搏瘀结血室
七、肝逆化火痰火扰神
八、阳明热结迫乱神明
九、热盛伤阴心神不宁
第二章 躁狂忧郁症
一、肝逆气结化火扰神
二、肝胆实火扰乱神明
三、阳明实火上扰神明
四、火盛伤阴虚阳上越
五、痰火郁结阻闭清窍
六、肝寒脾虚神不守舍
第三章 反应性精神病
一、忧思气结湿痰迷窍
二、痰浊内壅阻塞神明
三、脾伤气陷痰迷心窍
四、气滞血瘀逆上扰神
六、肝胃火旺神明错乱
五、肝逆化火痰火扰神
七、阳明实火上扰神明
附篇精神病的中医护理
附参考资料
8. 以吐下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愈难治性精神病二例
李其禄 上海市浦东区芳华路660弄18号302室
目的 介绍以吐下为主的中西医结合治疗二例难治性精神病的疗效,从而引起对吐下治病机理的探索。
方法 先以抗精神病药提高患者应用吐法的依从性,后在患者愿意接受吐法治疗的情况下,采用反复吐与缓下法治疗。根据病情的好转程度,逐渐递减西药,直到全部减尽,继续进行吐下法治疗,治到不再应用任何药物也能像正常人一样的工作与学习,才算治愈。
结果 一例停用西药及吐下法治疗近5年,停用中药4年半,由治病时的初二升到高三,成绩优秀,现正在为高考拼搏;另一例病程18年,一直未间断治疗,症状却一直不断进展,经用下法治疗133次,历时13个月,就痊愈了。现已停用西药23个月,停用吐法治疗近13个月,停用中药近8个月,正常工作已一年,元旦前被招进外资企业工作。
结论 1、吐下疗法的治病机理远非吐点胃肠粘液与通通大便那么简单,值得高度重视与探索;2、吐下特别是吐法与针灸一样,存在着操作技巧问题,“会”与“精”之间的悬殊是很大的。要想让吐下在精神科发辉应有的作用,首先要从方法学的角度解决操作应用技巧问题。
精神病治疗与忌口
中医很讲究服药食忌。明代著名中医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
服药食忌》中列举了28味服中药时需要禁忌的肉、鱼、菜、食,并明
确指出:“凡服药,不可杂食猪犬肉、油腻羹鲋、腥臊陈臭诸物”。
据此可以认为,中医强调忌口大体基于以下几种考虑:1、药物与食
物中的某些成分有相互制约的作用;2、高脂肪、高蛋白等难以吸收
的鱼肉等食物影响胃肠的功能;3、以腥臊味为主的食物中的某种成
分可激活已被抑制的致病因子;4、陈、腐、冷、滑之物易损伤胃肠
的吸收功能。
笔者从长期的临床实践中深刻地体会到,鱼腥之物对精神病复发
的影响最大,肉类则次之,曾治一患者,精神正常后在邻居家中吃了
鲜鱼还不到3个小时就出现精神异常。另一患者用吐法治疗,精神正
常近4个月,吃鱼的当天夜里就感觉胸中不适,颇似当初发病时的感
觉。一位精神科医生亦谈到,有位病人在症状被控制七、八天的晚上
吃了一条鱼,次日又急性发作起来。加大用药剂量治疗好多天才得以
控制。
有一位女性精神病患者,先用西药氯氮平、维思通等控制住症状,
续用吐法治疗15次,吐出痰涎6000多毫升,临床痊愈,停用所有药物。
半年后,在吃了蟹、蛇等鱼腥物的第二夜即开始失眠,第6天复发。
疑心妄想、频繁照镜子等症状相继出现,又用吐法治疗35次而愈。现
停药已近8个月,一切正常。
以上所举虽系个案,但依笔者的经验,除了中西医共同主张禁忌
的茶与咖啡外,鱼、肉对精神、神经症的影响还是存在的。基于这一
认识,笔者治疗精神、神经症,一律嘱其忌食鱼腥一年以上,肉类三
个月以上,并强调其饮食应以清淡易消化为主,吐后最好以萝卜煮米
汤调养为佳,严禁食用炙灼厚味。
中医认为“百病皆由痰作祟”。痰迷心窍则精神失常,顽痰存在
体内可导致强迫、抽动、多动等所谓的“怪症”发生。而痰的生成既
与喜、怒、惊、恐的七情及风、火、寒、温的六淫有关,又与气血、
饮食有关。中医有“鱼、肉生痰火”之说,而火旺又能生痰。可见鱼、
肉与精神、神经症的治疗有关。
曾有文章指出“蛋白质摄取过多,可有脑损害,精神异常”。依
据是:摄取超过需要的蛋白质时,经过代谢后,会在人体的组织里残
留很多有毒的代谢残余物,进而引起身体中毒,酸碱度失去平衡(酸
度过剩),营养缺乏(一部分营养被迫排出),使尿酸积蓄。而肉、
鱼类,特别是牛羊肉属含嘌呤高蛋白膳食,在体内代谢后,可产生大
量尿酸。儿童精神病学家林节在《现代儿童精神病学·抽动障碍》中
说,抽动—秽语综合征患者的血液中尿酸增高。此外,澳大利亚精神
病学家Cade在用豚鼠做实验中发现,躁狂症患者的尿毒性较大,并发
现有毒物质是尿素。经过进一步研究,发现尿酸可增加毒性。在确认
后,终于研制成能降低尿酸的碳酸锂,并试用于临床。60年代中期,
碳酸锂治疗精神病被世界广泛接受。由此可见,尿酸与躁狂症及抽动
—秽语综合征有关,而蛋白质含量极高的鱼、肉则可产生尿酸。人类
对蛋白质的需求量和耐受量因人而异。因尿酸偏高而患病的人,即使
食用的鱼肉并不多,也可能已属超量摄取。
李其禄 (2001.3.9)
假死(晕厥休克)
【病案】陈某,女,35岁。1928年9月就诊。诊见患者躺在席上,已穿好寿衣,待气绝即入殓,患者双目紧闭不语,二便不逦,四肢如冰,脉伏不出,唯胸口尚温,呼吸微细,时一张嘴,欲喝凉水,饮后巨口吐,舌苔厚腻白滑。按之脘部坚硬如石,患者知痛。追及病史,患者因自行截疟,连吃两只雄鸡,从此,即不饥不食,喝引吐逆,病情逐渐加剧,遂至如此。
【治则】宣通壅塞,涌吐破痰。
【方药】将食盐60克,放锅内炒红,加凉水三大碗,兑入鸾便一盅,分三次温服。服药后用手指探喉,令其呕吐,第三次服药后吐出鸡蛋黄样粘痰一碗多,随即大声呻吟,双目张开,神清能言,从此再不渴呕,接着服一碗阴阳水(即烧沸开水一碗,兑冷水一碗),继服汤药水(其组成为藿香10克,法半夏10克,陈皮l0克,厚朴10克,建曲10克,麦芽lO克,苍术l0克,炙甘草10克,茯苓15克,焦山楂15克,黄连6克,吴萸6克,生姜3片),以善其后,病愈。(见《临症会要》,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析】患者因食鸡使中焦阻塞,上下不通,清气不能上升,蒸发运化,故口渴引不止,中脘痞塞不运,故饮水入胃即吐;浊气不降,故二便俱闭;阴阳交混故四肢冷如冰,即不能食入又不能排出,故称为关格。先用烧盐深吐法,涌吐破痰,以宣通壅塞,以后服用汤药,即藿香正气散加减,芳香苦辛,安胃和中,以善其后而病愈。(李祥云)
杏林箫客:1、此症若不是用吐法,而是用其它消积化浊之法,其效果将远不及吐法,疗程也会延长许多。
2、食盐每家必备,取之方便。食盐涌吐法,用之得当,小验方能解大病症,符合中医“效、简、便、廉”之旨。
散发性脑炎
【病案】贾某,男,成年。患散发性脑炎,去大脑强直,脑电图意见,中毒性弥漫性病变。曾三度出现呼吸衰竭,肢体僵硬,每日抽搐2~3次,每次约持续二十分钟至二小时,自汗,泪出,口噤,进食靠鼻饲,小便靠导尿。深度昏迷已四十余日。曾在某市医院治疗一个月,无睨显好转。特来求诊。
【治则】搜风祛痰开窍。
【方药】茯苓15克,竹沥15克,半夏8克,陈皮5克,甘草5克,防风10克,黄芩10克,麝香0.5克。服后20分钟,用鹅羽探吐.一次吐痰涎二大碗(约1000毫升),未及二小时,即能言语,神识请,抽搐即止,肢体僵硬相继著减。(见《福建中医药》1983年第6期)
【评析】吐法为中医治病八法之一,起源于《内经》,金元时代名医张子和最为欣赏,认为治病祛邪,倡吐、汗、下三法。本病诊为风痰壅塞闭阻清窍,以致内不解,外不和,诸症俱作。初始屡用他法治疗无效,后改用搜风祛痰井窍,并施探吐而获愈。如此急症、重症、顽疾倘不加探引,怎能使沉疴立起?可见张子和言不虚发,吐法之重要。(黄宣能)
杏林箫客:1、此患者深度昏迷已四十余日,若按西医之法继续治疗下去,或难免一死,或瘫痪,或痴呆,或成植物人。医生会说:对不起,我们尽力了!患者家属会认为:“病当如此”。反中医的人只认死理,总以为只需西医就足够了,其实,是因为没有身患其病!还没有受够折腾。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想法会客观一些。
2、竹沥为化热痰之第一妙品,能消痰于无形。方中用防风,麝香,鼓动气机,以助涌吐。去此二药,则无涌吐之力。
眩晕
1981年在门诊时,有女性患者鲁××,年38岁,春末来诊。诉头重眩晕,已七年余,胸中烦满,欲吐不能,饮食无味,大便溏泻,日三、四次,形体瘦弱,舌苔黄腻,寸口脉滑而关、尺反迟。查其病历:自1958年11月起,一直在我院门诊,发现其证春末夏初为甚,初秋至冬减轻(秋冬季半月或一月来诊,至春、夏每隔三日必至),所服方药,均合辨证论治之旨。而药后都不显效。因思寸口脉滑,眩晕欲吐,乃是痰阻于上之征,痰阻则元气不周,故关、尺之脉反迟。
法当吐之,遂与瓜蒂散:瓜蒂4.5克(炒黄研末)、赤小豆9克(炒捣粗末)、淡豆豉9克,浓煎如糜,滤去滓,顿眼。次日来诊,云其未及服药眩晕更甚,胸中窒热。于是嘱咐她二小时后,不吐时可喝杯热开水;若吐得太厉害,就喝杯凉开水;若吐而汗出,须要避风;饥时可喝冷稀粥,饮食都要凉的。第二天患者自述昨日l0点煎好药当即服下,到12点左右,即大吐痰涎,色黄而稠粘,眩晕减轻而入睡,醒后腹中大饥,喝两大碗冷稀粥,又入睡今早5点才醒,眩晕已止,大便如常,尽量堕生尚微盔窒热感。改投扼;豉畅,嘱其如法煎服,如无不适,过七、八日再来。七、八日后,患者来说:“服了这两付药,七年多的病,完全好了。”仲景曰:“凡用栀豉汤,病人便微溏者,不可与服之。”此人原有大便日三、次溏泻之证,为什么可用栀子豉汤呢?因此人以前多服补剂,形成气机阻滞,阴阳升降失常,今气机已畅,针对其胸中窒热,故用栀子豉汤,而不会导致溏泻。(宋孝志)
杏林箫客:患者来说:“服了这两付药,七年多的病,完全好了。” -----“药对症,几勺汤;不对证,用船装”。诚然如此!愿中医同道,多从中医吸取营养,以专求精。中医学好了,至少能有效解决90%的问题。中医师当以中医为本,别对中医只了解二三成,就急不可待地搞中西医结合!不反对中西医结合,但在结合之前,先问问自已:中医掌握了几成?至少,本人是不够格谈中西医结合的......
胸中憋闷
1939年时,有周姓教师,年逾五十,新年后七、八日,忽患胸满气憋,欲食而不能食,欲吐而不能吐,手足厥冷。急往某医院就诊,医生说要做气管切开手术,患者不愿,求治于中医。切其脉滑数,知其素患痰饮,近日连续大啖肉腻,是胸中诸实之机,法当吐,与人参芦三钱,捣粗末,浓煎顿服。服后约一时许,大吐痰涎,诸证若失,令其糜粥自养。三日后,与六君子汤以治其痰饮。又1941年时,商人壬某,男,63岁,形体素盛,于清明时突患痰涎壅塞,气息奄奄,往某医院急诊,经吸痰后,稍有缓解,医生提出必须切开气管,方可取净痰涎,患者与家属均不愿手术,返家邀余往诊。余诊其脉急促,询其因,言扫墓时,醉饱后而遭雨淋,当即胸膈气逆,继而痰阻,予藜芦钱半,捣粗末浓煎服之,服后涌吐而病已。此二例一虚一实,都是一吐而愈,避免了手术之苦,且缩短了病期。
吐法本八法之一。《素问》曰:“因其轻而扬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基本是指吐法而言,公孙阳庆有郁金吐蛊毒之述,张仲景有“大法春宜吐”之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张从正说“其见病之在上者,诸医尽其技而不效,投以涌剂,少少用之,颇获微应。既久,乃广访多求,渐臻精妙”。他对吐法的具体应用,如伤寒头痛,瓜蒂散;杂病头痛,葱根白豆豉汤;痰食证,瓜蒂末(独圣散)加茶末少许,两胁肋刺痛濯濯有水声(湿在上),独圣散加全蝎梢。他还说:“一吐之中,变态无穷,屡用屡效,以至不疑”。
综上所述,吐法还是可取的。但是近数十年,无论医家病家,对吐法往往存在顾虑,置之不用。病常有自呕自吐而为顺证者,医家若不因势利导,逆其病机而急欲止之,酿成坏病者,实不乏其例,可兴浩叹。但临证运用吐法的要点,必须得其时(大法春宜吐),得其机(大法病在上宜吐),了解其人,结合其证,选方遣药,才能恰当。尤其要注意吐后宜忌,如避风寒,慎起居,一、二日宜凉饮食,糜粥自养等,调理得当是能取得预期疗效的。(宋孝志)
杏林箫客:“医生提出必须切开气管,方可取净痰涎”-----又是手术!如果又分泌出痰涎呢?难道再次手费术?时间虽然过去半个世纪,但类似的情况依然屡见不鲜。医药费为什么难降下来,很大原因不仅在于小病大治,过度医疗,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西医治疗模式本身的缺陷。国家增加8500亿医疗投入就能解决问题吗?不一定!其实,花10亿元培养纯正的中医,国家至少能节省100亿,可惜,当权者不信!
失语
唐祖宣医案:周某某,女,41岁,1972年4月25日初诊。患雷诺氏病已3年,每遇寒冷则作。经服温阳和活血化瘀药物,肢端痉挛好转,供血改善。近因惊恐而致失语,四肢紫绀加重,厥冷如冰,时呈尸体色。经先后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镇静药物,以及中药宁心安神、祛痰开窍之剂无效。饮食不进,卧床不起。证见面色苍白,精神呆滞,不能言语,以笔代言,胸闷烦躁,欲吐不能,肢冷色白,舌白厚腻,脉滑有力,两寸独大。此痰浊壅塞上脘,急则治其标,先宜涌吐痰浊。方用:瓜蒂、赤小豆、白矾各9克,水煎服。服后先吐浊痰碗余,继则泻下秽臭溏便,遂即能言,肢冷好转,而雷诺氏现象亦减轻。
按语:惊恐之后,脏腑功能失调,痰浊内生,阻塞于上,则胸闷烦躁,两寸独盛;清窍被蒙则语言难出;痰浊壅塞,阳郁不达,则四肢厥冷。状似阳微寒盛,而实非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故以瓜蒂散加味投之,果获良效。
杏林箫客:此症若按脏腑辨证则繁杂无绪;若识得痰证病机及攻邪之法,则能直取病根!
神乱案
刘渡舟医案:董××,男.28岁。因精神受到刺激而犯病。心中烦躁不安,或胆怯惊怕,或悲伤欲哭,睡眠不佳,伴有幻听、幻视、幻觉三幻症。胸中烦闷难忍。舌苔白厚而腻,脉弦滑。辨为肝气郁滞,痰浊内阻而上扰心宫。
桂枝6克 生姜9克 蜀漆4克(以常山代替) 龙骨12克 牡蛎12克
黄连9克 竹茹10克 郁金9克 菖蒲9克 胆星10克 大黄9克
服药二荆,大便作泻,心胸顿觉舒畅。上方减去大黄,又服三剂后,突然呕吐痰涎盈碗,从此病证大为减轻。最后用涤痰汤与温胆汤交叉治疗而获痊愈。
【解说】在《伤寒论》中,仲景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由于火劫追汗,损伤心阳而引起的惊狂,卧起不安;本案取意于此方而用来治疗由于情志内伤所导致的神志迷乱。二者病因不同,证情有别,但其病机则基本一致,即心神内乱而兼有痰郁。正如清代医家柯韵伯所指出的那样:“不拘病之命名,惟求症之切当,知其机得其情……宜主某方,随手拈来,无不括法”。但火劫亡阳的治疗重点在于温通心阳而补其虚,所以用甘草、大枣甘温之品,以起到辛甘合化为阳的作用;而本案则偏重于涤痰清热以开心窍,所以加上竹茹、胆星、菖蒲,郁金.黄连和大黄,同时去掉大枣,甘草以防其助湿化痰。这是临床上随证加减,灵活论治的一个体现。
蜀漆乃常山之苗,其功用与常山相似,有较强的催吐祛痰作用。用量.一般在3—5克,但还要注意水炒先煎,以减少其对胃肠的刺激而消除致吐等副作用。如果药店不备蜀漆,也可用常山代替。从临床运用来看,用蜀漆和大黄黄连泻心汤及远志.菖蒲合用,治疗属于痰热.上扰,蒙闭清窍所致的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好。服药后或吐或泻,或吐泻交作。吐则多为痰涎,泻则多为胶粘秽物,其后都能使精神安定下来。
幻视
李其禄医案:李××,男,43岁,1972年8月24日初诊。其子因阑尾炎住院,为筹款困难而忧思甚重,致使精神失常。初起自称青蛇附身,久则幻视,入夜总是见室内有碗口粗青蛇数条。其一边惊叫,一边挥刀向墙上地上乱砍,搅得全家不宁,四邻不安。白天患者以手击胸.硬潍说胸中有碗口大硬物堵塞。经县医院门诊用镇静安神西药治疗和民间医生用针灸治疗3个月未愈。笔者据其病因和临床体征诊为癫症,证属气结酿痰、痰迷心窍。治拟破气开结,豁痰开窍而醒神,方用白金丸,每次4.5克,一服2次。
服至至第五日,吐出痰涎一碗多!用树枝将痰壅挑起2尺不断!再服仍吐,自觉胸中的堵塞感逍失。略减其服药量,续服12天,服药后不再吐痰涎,诸证也随之消失精神完全恢复正常,唯感头晕、身倦。察其面色淡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此为邪去正虚。继以饮食调养月余,身体恢复健康,可正常参加劳动。1980年夏,再次因为忧愁的事致使自觉胸闷满而烦,有点象8年前发病之前的感觉,求笔者设法预防。笔者即为他再配制白金丸一料,朱砂为外衣。其自服一周后,虽未吐痰涎,胸虫却也满散烦消,一切正常/自1972年迄今已19年,除1980年问出现的胸中烦满而外,癫症一直未复发。
白金丸方:郁金210克,白矾90克。
制法:各研成极细末,过筛,用麦面粉煮稀浆糊将药末和好,团丸如梧子大,晒干即成。
方义:脾主统血。气结不仅能酿痰还能令其所统之血随着气结而瘀滞。白金丸中的主药郁金味辛苦而性寒,行气解郁而入血分,最善于破气开结通窍而又能活血祛瘀,自矾味酸咸而性寒,驱顽痰而除痼热。两味药互相配合更加强了各自的性能,共同完成了破气开结祛痰活血之功,从而使受痰蒙迷的清窍为之而开。各种精神失常的精神证状也就随之而消失。临床实践证实,如患者痰邪偏于胸膈上者,服药后就会利痰咯出,如痰邪偏于胸膈以下者,药后其痰将会泄泻而下。白金丸虽只有2味药,可对思纲之病却是对症良方。只要证因相符,运用得当,每获良效。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思纲作为精神病的诱因来势较缓,其病去之也较慢,而且白金丸的药性也平稳。所以见效较迟。上边所说的呕痰、泻痰一般要在服药的3~5天之后方可见到。
精神分裂
李其禄医案:鲁××,女,60岁。1951年精神失常,六亲不认,二:便不知,经常裸体,有时把自己解的大便当泥巴团着玩耍。治疗一年多未见好转,被前夫遗弃。由现在的丈夫“捡”回家中。治疗近半年,仍然未见好转,儿乎丧失了治疗信心。后来从一位民问医生手中买回一付涌吐中药,强行灌下后不久即将其装进一个深帮的大筐里,吊在梁上,狠劲地左右旋转以诱吐。患者起初呕吐的多系食物残渣,续则呕吐痰涎。其痰涎的颜色由清变黄(可能系胆汁所染),最后竟变成灰黑色(抑或胃粘膜出血?)。旋转由农历五月的晚上(约九时)开始,至次日东方放亮为止,历时约6小时。放下后,患者一无所知,沉睡一天多方醒。从此未作任何治疗,不足一月,一切恢复正常。至今已40年,从未复发过。十多年前,六个孩子中唯一的“香”女儿突然病死,对她夫妻的精神刺激十分严重,却没使她的精神病复发。
按:该患者与笔者同村。其患病期间的秽浊不知和痊愈后的正常劳动、生活等情形,都是笔者亲眼所见。对她当时的明确诊断虽已无可查考,但从其病情和病程来分析,已可排除反应性精神病和癔症,属于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较大。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尚未明了,治疗十分困难。半个世纪前,竟有人认为“精神分裂症治不好,能治好的就不是精神分裂症。”该患者能够一吐而愈,关键在于痰吐得彻底。现代医学认为,呕吐是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它能强烈地刺激人体,一可使包括大脑皮质在内的各相应组织器官的兴奋性增强,二可使体内对精神活动有影响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从而使失常的精神活动恢复正常。从中医角度讲,不管外感还是内伤,都能酿痰而蒙迷心窍。呕吐能将痰邪直接逐出体外,受痰迷蒙的心窍自然会随之而豁然开朗。该患者的治疗和痊愈过程不仅充分地显示出吐法在治疗精神病方面的独特疗效,还再次证实了痰与精神病密切相关。至于该患者的痰邪之所以能够一次吐得如此彻底,除了中药本身的催吐作用外,还与旋转的强度和时间有关。笔者认为,旋转催吐痛苦大,不安全,已不大被人利用。本患者在治愈过程中虽然得益于旋转的协助,但毕竟太鲁莽,太危险。临床宜慎之再慎,切戒草率乱试。
在运用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病势吐法属于速效的攻病法,一般适用于正盛邪实的患者。
(二)病位中医治法的总则是“其高者,因而越之”,吐法就是“越之”的具体运用。所谓“高者”,即指人体的上部,习惯指中脘以上或胸膈之间。对于病位的判断,可从以下几点着眼:有毒物质人胃的时间;胸中烦乱无奈或时时捶胸者;自称胸中有异物堵塞者;喉中痰声如拽锯者;@)按压上脘而口流痰涎者;前四项体征虽不明显而两寸脉滑实或洪滑或沉滑而有力者;痰邪壅盛,胶阻脉道而脉见沉涩或结代者;其它指征可证实病邪偏上者。
(三)病机主要指运用吐法的时机而言。吐法选用的时机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一般说来,对服毒或误食毒物的患者用吐法的目的是涌吐毒物,所以强调越快越好;可是对精神病患者来说,用吐法的目的则是涌吐蒙蔽心窍的痰涎,所以要选在痰邪形成之后运用。如果用得偏早,痰尚未形成,虽可暂时获效,却每多复发。如果痰已形成且壅塞于胸膈,当用吐法而不用,则会让痰离膈下渗而坐失可用吐法治疗的良机。
(四)选方包括选择具体方剂和采用何种吐法的两方面内容。在方剂的选择上,可根据痰的属性分别选用寒、温、平等不同种类的吐法方剂。对人事不省者原则上用药末吹鼻,禁用旋转法。对口服催吐药物而呕吐不理想者,均可合用探吐法。
(五)禁用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禁用吐法:性情刚暴者;高血压患者;病势临危者;自吐不止者;老弱气衰者;亡阳血虚者;各种出血症;脉见细弱、细数或脉弦硬搏指、两尺不应者;(舌质红绛、口津干涸者。)
(六)忌口 吐后一周内忌食油腻及难以消化的食物,一般以萝卜煮米汤调养为佳,半年内忌食各种鱼类。
(李其禄《精神病的中医治疗》)
一、新医药学杂志1976年12期报道:
崔某某,女,32岁,住院号4684。患者既往健康。近3年患神经官能症。数日来自觉心烦,郁闷,未用其他药物,仅用民间偏方干甜瓜蒂约50克,水煎药液半碗,于1973年8月5日晨7时许服下。服药后约1O多分钟,出现呕吐,初吐物为粘液水、食物,继而吐绿水、血水。呕吐频繁,吐物总量达1000毫升。当时午后一时许来诊,即刻住院治疗。入院检查:体温37'C,脉搏摸不清,血压测不到;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醒,面色苍白,大汗,略烦躁,口唇轻度发绀,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应存在,颈软,心界不大,心音低弱,心率130次/分,律整,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正常,腹部平软,胃脘具压痛,肝睥未扪及,四肢末梢发凉,神经系统无异常。
粪常规:见少量白细胞及蛔虫卵。肝功能:碘试验阴性,麝浊4单位,锌浊8单位,谷丙转氨酶356单位。心电图:ST段.II、III、avF、V,V3、V5均明显下降;T波倒置;ST、段avR,上升;II高耸、III、avF及v5也略高。入院后经多方抢救无效,于8月6日零时1O分死亡。
杏林箫客:1、瓜蒂峻猛之药,成人用量在3克左右为宜。此例用量为50克,为超量使用,以至伤人至死。
2、《伤寒论》中,瓜蒂与赤小豆,淡豆豉煮糜粥共服之,更易催吐;单用瓜蒂则不易吐,或需加量而增加风险。
二、陕西中医函授1992年5期报道:
马某,男,16岁,住院号:15186。患者于1988年2月1O日18时急诊入院。其父代诉:患儿因癫痫病多年,久治无效,遂找某医用催吐法治之。于当日下午16时服瓜蒂细粉1克,以温水送服。药后半小时未见呕吐反应,遂再服0.5克,服后约1O分钟,即出现严重的脘腹疼痛和剧烈的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液体,内含食物残渣约500毫升,继之呕出鲜血数次,每次约100毫升,半小时后脐腹绞痛,大便呈稀水样,数次,随即也转为鲜血样,先后便出四次,均为少量血液,于18时急来本院就诊。
查体:急性重病容,神清,精神萎靡,呈脱水貌,血压5.32/2.66KPa(40/20毫米汞柱),心肺(一),腹软,全腹广泛性压痛,肝睥未触及。急行常规洗胃,插管过程中又因恶心呕出鲜血少量,故改为口服清水洗胃,同时急给补液、升压、输血、止血、抗感染等对症处理,经综合治疗,吐泻停止,再未出血,经1O多小时的抢救,血压回升到正常,腹痛等症状消失,精神好转,三日后大便一次,隐血试验转阴,能进少量饮食,于2月14日出院调治。
杏林箫客:病在胸膈,宜用瓜蒂散,否则,慎用之。此例癫痫,并未述及胸膈症状,可能药不对证,且瓜蒂粉生服,服法未尊经方原意。
《吐法妙用》 [复制链接]
杏林箫客
发短消息
加为好友
杏林箫客 当前在线
阅读权限
100
积分
7077
注册时间
2006/5/18
最后登录
2011/7/21
在线时间
8463小时
精华
15
日志
0
主题
37
帖子
7101
版主
1#
发表于 2009/4/11 22:33 |只看该作者 |倒序浏览 |打印
假死(晕厥休克)
【病案】陈某,女,35岁。1928年9月就诊。诊见患者躺在席上,已穿好寿衣,待气绝即入殓,患者双目紧闭不语,二便不逦,四肢如冰,脉伏不出,唯胸口尚温,呼吸微细,时一张嘴,欲喝凉水,饮后巨口吐,舌苔厚腻白滑。按之脘部坚硬如石,患者知痛。追及病史,患者因自行截疟,连吃两只雄鸡,从此,即不饥不食,喝引吐逆,病情逐渐加剧,遂至如此。
【治则】宣通壅塞,涌吐破痰。
【方药】将食盐60克,放锅内炒红,加凉水三大碗,兑入鸾便一盅,分三次温服。服药后用手指探喉,令其呕吐,第三次服药后吐出鸡蛋黄样粘痰一碗多,随即大声呻吟,双目张开,神清能言,从此再不渴呕,接着服一碗阴阳水(即烧沸开水一碗,兑冷水一碗),继服汤药水(其组成为藿香10克,法半夏10克,陈皮l0克,厚朴10克,建曲10克,麦芽lO克,苍术l0克,炙甘草10克,茯苓15克,焦山楂15克,黄连6克,吴萸6克,生姜3片),以善其后,病愈。(见《临症会要》,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析】患者因食鸡使中焦阻塞,上下不通,清气不能上升,蒸发运化,故口渴引不止,中脘痞塞不运,故饮水入胃即吐;浊气不降,故二便俱闭;阴阳交混故四肢冷如冰,即不能食入又不能排出,故称为关格。先用烧盐深吐法,涌吐破痰,以宣通壅塞,以后服用汤药,即藿香正气散加减,芳香苦辛,安胃和中,以善其后而病愈。(李祥云)
杏林箫客:1、此症若不是用吐法,而是用其它消积化浊之法,其效果将远不及吐法,疗程也会延长许多。
2、食盐每家必备,取之方便。食盐涌吐法,用之得当,小验方能解大病症,符合中医“效、简、便、廉”之旨。
散发性脑炎
【病案】贾某,男,成年。患散发性脑炎,去大脑强直,脑电图意见,中毒性弥漫性病变。曾三度出现呼吸衰竭,肢体僵硬,每日抽搐2~3次,每次约持续二十分钟至二小时,自汗,泪出,口噤,进食靠鼻饲,小便靠导尿。深度昏迷已四十余日。曾在某市医院治疗一个月,无睨显好转。特来求诊。
【治则】搜风祛痰开窍。
【方药】茯苓15克,竹沥15克,半夏8克,陈皮5克,甘草5克,防风10克,黄芩10克,麝香0.5克。服后20分钟,用鹅羽探吐.一次吐痰涎二大碗(约1000毫升),未及二小时,即能言语,神识请,抽搐即止,肢体僵硬相继著减。(见《福建中医药》1983年第6期)
【评析】吐法为中医治病八法之一,起源于《内经》,金元时代名医张子和最为欣赏,认为治病祛邪,倡吐、汗、下三法。本病诊为风痰壅塞闭阻清窍,以致内不解,外不和,诸症俱作。初始屡用他法治疗无效,后改用搜风祛痰井窍,并施探吐而获愈。如此急症、重症、顽疾倘不加探引,怎能使沉疴立起?可见张子和言不虚发,吐法之重要。(黄宣能)
杏林箫客:1、此患者深度昏迷已四十余日,若按西医之法继续治疗下去,或难免一死,或瘫痪,或痴呆,或成植物人。医生会说:对不起,我们尽力了!患者家属会认为:“病当如此”。反中医的人只认死理,总以为只需西医就足够了,其实,是因为没有身患其病!还没有受够折腾。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想法会客观一些。
2、竹沥为化热痰之第一妙品,能消痰于无形。方中用防风,麝香,鼓动气机,以助涌吐。去此二药,则无涌吐之力。
眩晕
1981年在门诊时,有女性患者鲁××,年38岁,春末来诊。诉头重眩晕,已七年余,胸中烦满,欲吐不能,饮食无味,大便溏泻,日三、四次,形体瘦弱,舌苔黄腻,寸口脉滑而关、尺反迟。查其病历:自1958年11月起,一直在我院门诊,发现其证春末夏初为甚,初秋至冬减轻(秋冬季半月或一月来诊,至春、夏每隔三日必至),所服方药,均合辨证论治之旨。而药后都不显效。因思寸口脉滑,眩晕欲吐,乃是痰阻于上之征,痰阻则元气不周,故关、尺之脉反迟。
法当吐之,遂与瓜蒂散:瓜蒂4.5克(炒黄研末)、赤小豆9克(炒捣粗末)、淡豆豉9克,浓煎如糜,滤去滓,顿眼。次日来诊,云其未及服药眩晕更甚,胸中窒热。于是嘱咐她二小时后,不吐时可喝杯热开水;若吐得太厉害,就喝杯凉开水;若吐而汗出,须要避风;饥时可喝冷稀粥,饮食都要凉的。第二天患者自述昨日l0点煎好药当即服下,到12点左右,即大吐痰涎,色黄而稠粘,眩晕减轻而入睡,醒后腹中大饥,喝两大碗冷稀粥,又入睡今早5点才醒,眩晕已止,大便如常,尽量堕生尚微盔窒热感。改投扼;豉畅,嘱其如法煎服,如无不适,过七、八日再来。七、八日后,患者来说:“服了这两付药,七年多的病,完全好了。”仲景曰:“凡用栀豉汤,病人便微溏者,不可与服之。”此人原有大便日三、次溏泻之证,为什么可用栀子豉汤呢?因此人以前多服补剂,形成气机阻滞,阴阳升降失常,今气机已畅,针对其胸中窒热,故用栀子豉汤,而不会导致溏泻。(宋孝志)
杏林箫客:患者来说:“服了这两付药,七年多的病,完全好了。” -----“药对症,几勺汤;不对证,用船装”。诚然如此!愿中医同道,多从中医吸取营养,以专求精。中医学好了,至少能有效解决90%的问题。中医师当以中医为本,别对中医只了解二三成,就急不可待地搞中西医结合!不反对中西医结合,但在结合之前,先问问自已:中医掌握了几成?至少,本人是不够格谈中西医结合的......
胸中憋闷
1939年时,有周姓教师,年逾五十,新年后七、八日,忽患胸满气憋,欲食而不能食,欲吐而不能吐,手足厥冷。急往某医院就诊,医生说要做气管切开手术,患者不愿,求治于中医。切其脉滑数,知其素患痰饮,近日连续大啖肉腻,是胸中诸实之机,法当吐,与人参芦三钱,捣粗末,浓煎顿服。服后约一时许,大吐痰涎,诸证若失,令其糜粥自养。三日后,与六君子汤以治其痰饮。又1941年时,商人壬某,男,63岁,形体素盛,于清明时突患痰涎壅塞,气息奄奄,往某医院急诊,经吸痰后,稍有缓解,医生提出必须切开气管,方可取净痰涎,患者与家属均不愿手术,返家邀余往诊。余诊其脉急促,询其因,言扫墓时,醉饱后而遭雨淋,当即胸膈气逆,继而痰阻,予藜芦钱半,捣粗末浓煎服之,服后涌吐而病已。此二例一虚一实,都是一吐而愈,避免了手术之苦,且缩短了病期。
吐法本八法之一。《素问》曰:“因其轻而扬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基本是指吐法而言,公孙阳庆有郁金吐蛊毒之述,张仲景有“大法春宜吐”之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张从正说“其见病之在上者,诸医尽其技而不效,投以涌剂,少少用之,颇获微应。既久,乃广访多求,渐臻精妙”。他对吐法的具体应用,如伤寒头痛,瓜蒂散;杂病头痛,葱根白豆豉汤;痰食证,瓜蒂末(独圣散)加茶末少许,两胁肋刺痛濯濯有水声(湿在上),独圣散加全蝎梢。他还说:“一吐之中,变态无穷,屡用屡效,以至不疑”。
综上所述,吐法还是可取的。但是近数十年,无论医家病家,对吐法往往存在顾虑,置之不用。病常有自呕自吐而为顺证者,医家若不因势利导,逆其病机而急欲止之,酿成坏病者,实不乏其例,可兴浩叹。但临证运用吐法的要点,必须得其时(大法春宜吐),得其机(大法病在上宜吐),了解其人,结合其证,选方遣药,才能恰当。尤其要注意吐后宜忌,如避风寒,慎起居,一、二日宜凉饮食,糜粥自养等,调理得当是能取得预期疗效的。(宋孝志)
杏林箫客:“医生提出必须切开气管,方可取净痰涎”-----又是手术!如果又分泌出痰涎呢?难道再次手费术?时间虽然过去半个世纪,但类似的情况依然屡见不鲜。医药费为什么难降下来,很大原因不仅在于小病大治,过度医疗,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西医治疗模式本身的缺陷。国家增加8500亿医疗投入就能解决问题吗?不一定!其实,花10亿元培养纯正的中医,国家至少能节省100亿,可惜,当权者不信!
失语
唐祖宣医案:周某某,女,41岁,1972年4月25日初诊。患雷诺氏病已3年,每遇寒冷则作。经服温阳和活血化瘀药物,肢端痉挛好转,供血改善。近因惊恐而致失语,四肢紫绀加重,厥冷如冰,时呈尸体色。经先后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镇静药物,以及中药宁心安神、祛痰开窍之剂无效。饮食不进,卧床不起。证见面色苍白,精神呆滞,不能言语,以笔代言,胸闷烦躁,欲吐不能,肢冷色白,舌白厚腻,脉滑有力,两寸独大。此痰浊壅塞上脘,急则治其标,先宜涌吐痰浊。方用:瓜蒂、赤小豆、白矾各9克,水煎服。服后先吐浊痰碗余,继则泻下秽臭溏便,遂即能言,肢冷好转,而雷诺氏现象亦减轻。
按语:惊恐之后,脏腑功能失调,痰浊内生,阻塞于上,则胸闷烦躁,两寸独盛;清窍被蒙则语言难出;痰浊壅塞,阳郁不达,则四肢厥冷。状似阳微寒盛,而实非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故以瓜蒂散加味投之,果获良效。
杏林箫客:此症若按脏腑辨证则繁杂无绪;若识得痰证病机及攻邪之法,则能直取病根!
神乱案
刘渡舟医案:董××,男.28岁。因精神受到刺激而犯病。心中烦躁不安,或胆怯惊怕,或悲伤欲哭,睡眠不佳,伴有幻听、幻视、幻觉三幻症。胸中烦闷难忍。舌苔白厚而腻,脉弦滑。辨为肝气郁滞,痰浊内阻而上扰心宫。
桂枝6克 生姜9克 蜀漆4克(以常山代替) 龙骨12克 牡蛎12克
黄连9克 竹茹10克 郁金9克 菖蒲9克 胆星10克 大黄9克
服药二荆,大便作泻,心胸顿觉舒畅。上方减去大黄,又服三剂后,突然呕吐痰涎盈碗,从此病证大为减轻。最后用涤痰汤与温胆汤交叉治疗而获痊愈。
【解说】在《伤寒论》中,仲景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由于火劫追汗,损伤心阳而引起的惊狂,卧起不安;本案取意于此方而用来治疗由于情志内伤所导致的神志迷乱。二者病因不同,证情有别,但其病机则基本一致,即心神内乱而兼有痰郁。正如清代医家柯韵伯所指出的那样:“不拘病之命名,惟求症之切当,知其机得其情……宜主某方,随手拈来,无不括法”。但火劫亡阳的治疗重点在于温通心阳而补其虚,所以用甘草、大枣甘温之品,以起到辛甘合化为阳的作用;而本案则偏重于涤痰清热以开心窍,所以加上竹茹、胆星、菖蒲,郁金.黄连和大黄,同时去掉大枣,甘草以防其助湿化痰。这是临床上随证加减,灵活论治的一个体现。
蜀漆乃常山之苗,其功用与常山相似,有较强的催吐祛痰作用。用量.一般在3—5克,但还要注意水炒先煎,以减少其对胃肠的刺激而消除致吐等副作用。如果药店不备蜀漆,也可用常山代替。从临床运用来看,用蜀漆和大黄黄连泻心汤及远志.菖蒲合用,治疗属于痰热.上扰,蒙闭清窍所致的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好。服药后或吐或泻,或吐泻交作。吐则多为痰涎,泻则多为胶粘秽物,其后都能使精神安定下来。
幻视
李其禄医案:李××,男,43岁,1972年8月24日初诊。其子因阑尾炎住院,为筹款困难而忧思甚重,致使精神失常。初起自称青蛇附身,久则幻视,入夜总是见室内有碗口粗青蛇数条。其一边惊叫,一边挥刀向墙上地上乱砍,搅得全家不宁,四邻不安。白天患者以手击胸.硬潍说胸中有碗口大硬物堵塞。经县医院门诊用镇静安神西药治疗和民间医生用针灸治疗3个月未愈。笔者据其病因和临床体征诊为癫症,证属气结酿痰、痰迷心窍。治拟破气开结,豁痰开窍而醒神,方用白金丸,每次4.5克,一服2次。
服至至第五日,吐出痰涎一碗多!用树枝将痰壅挑起2尺不断!再服仍吐,自觉胸中的堵塞感逍失。略减其服药量,续服12天,服药后不再吐痰涎,诸证也随之消失精神完全恢复正常,唯感头晕、身倦。察其面色淡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此为邪去正虚。继以饮食调养月余,身体恢复健康,可正常参加劳动。1980年夏,再次因为忧愁的事致使自觉胸闷满而烦,有点象8年前发病之前的感觉,求笔者设法预防。笔者即为他再配制白金丸一料,朱砂为外衣。其自服一周后,虽未吐痰涎,胸虫却也满散烦消,一切正常/自1972年迄今已19年,除1980年问出现的胸中烦满而外,癫症一直未复发。
白金丸方:郁金210克,白矾90克。
制法:各研成极细末,过筛,用麦面粉煮稀浆糊将药末和好,团丸如梧子大,晒干即成。
方义:脾主统血。气结不仅能酿痰还能令其所统之血随着气结而瘀滞。白金丸中的主药郁金味辛苦而性寒,行气解郁而入血分,最善于破气开结通窍而又能活血祛瘀,自矾味酸咸而性寒,驱顽痰而除痼热。两味药互相配合更加强了各自的性能,共同完成了破气开结祛痰活血之功,从而使受痰蒙迷的清窍为之而开。各种精神失常的精神证状也就随之而消失。临床实践证实,如患者痰邪偏于胸膈上者,服药后就会利痰咯出,如痰邪偏于胸膈以下者,药后其痰将会泄泻而下。白金丸虽只有2味药,可对思纲之病却是对症良方。只要证因相符,运用得当,每获良效。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思纲作为精神病的诱因来势较缓,其病去之也较慢,而且白金丸的药性也平稳。所以见效较迟。上边所说的呕痰、泻痰一般要在服药的3~5天之后方可见到。
精神分裂
李其禄医案:鲁××,女,60岁。1951年精神失常,六亲不认,二:便不知,经常裸体,有时把自己解的大便当泥巴团着玩耍。治疗一年多未见好转,被前夫遗弃。由现在的丈夫“捡”回家中。治疗近半年,仍然未见好转,儿乎丧失了治疗信心。后来从一位民问医生手中买回一付涌吐中药,强行灌下后不久即将其装进一个深帮的大筐里,吊在梁上,狠劲地左右旋转以诱吐。患者起初呕吐的多系食物残渣,续则呕吐痰涎。其痰涎的颜色由清变黄(可能系胆汁所染),最后竟变成灰黑色(抑或胃粘膜出血?)。旋转由农历五月的晚上(约九时)开始,至次日东方放亮为止,历时约6小时。放下后,患者一无所知,沉睡一天多方醒。从此未作任何治疗,不足一月,一切恢复正常。至今已40年,从未复发过。十多年前,六个孩子中唯一的“香”女儿突然病死,对她夫妻的精神刺激十分严重,却没使她的精神病复发。
按:该患者与笔者同村。其患病期间的秽浊不知和痊愈后的正常劳动、生活等情形,都是笔者亲眼所见。对她当时的明确诊断虽已无可查考,但从其病情和病程来分析,已可排除反应性精神病和癔症,属于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较大。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尚未明了,治疗十分困难。半个世纪前,竟有人认为“精神分裂症治不好,能治好的就不是精神分裂症。”该患者能够一吐而愈,关键在于痰吐得彻底。现代医学认为,呕吐是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它能强烈地刺激人体,一可使包括大脑皮质在内的各相应组织器官的兴奋性增强,二可使体内对精神活动有影响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从而使失常的精神活动恢复正常。从中医角度讲,不管外感还是内伤,都能酿痰而蒙迷心窍。呕吐能将痰邪直接逐出体外,受痰迷蒙的心窍自然会随之而豁然开朗。该患者的治疗和痊愈过程不仅充分地显示出吐法在治疗精神病方面的独特疗效,还再次证实了痰与精神病密切相关。至于该患者的痰邪之所以能够一次吐得如此彻底,除了中药本身的催吐作用外,还与旋转的强度和时间有关。笔者认为,旋转催吐痛苦大,不安全,已不大被人利用。本患者在治愈过程中虽然得益于旋转的协助,但毕竟太鲁莽,太危险。临床宜慎之再慎,切戒草率乱试。
在运用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病势吐法属于速效的攻病法,一般适用于正盛邪实的患者。
(二)病位中医治法的总则是“其高者,因而越之”,吐法就是“越之”的具体运用。所谓“高者”,即指人体的上部,习惯指中脘以上或胸膈之间。对于病位的判断,可从以下几点着眼:有毒物质人胃的时间;胸中烦乱无奈或时时捶胸者;自称胸中有异物堵塞者;喉中痰声如拽锯者;@)按压上脘而口流痰涎者;前四项体征虽不明显而两寸脉滑实或洪滑或沉滑而有力者;痰邪壅盛,胶阻脉道而脉见沉涩或结代者;其它指征可证实病邪偏上者。
(三)病机主要指运用吐法的时机而言。吐法选用的时机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一般说来,对服毒或误食毒物的患者用吐法的目的是涌吐毒物,所以强调越快越好;可是对精神病患者来说,用吐法的目的则是涌吐蒙蔽心窍的痰涎,所以要选在痰邪形成之后运用。如果用得偏早,痰尚未形成,虽可暂时获效,却每多复发。如果痰已形成且壅塞于胸膈,当用吐法而不用,则会让痰离膈下渗而坐失可用吐法治疗的良机。
(四)选方包括选择具体方剂和采用何种吐法的两方面内容。在方剂的选择上,可根据痰的属性分别选用寒、温、平等不同种类的吐法方剂。对人事不省者原则上用药末吹鼻,禁用旋转法。对口服催吐药物而呕吐不理想者,均可合用探吐法。
(五)禁用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禁用吐法:性情刚暴者;高血压患者;病势临危者;自吐不止者;老弱气衰者;亡阳血虚者;各种出血症;脉见细弱、细数或脉弦硬搏指、两尺不应者;(舌质红绛、口津干涸者。)
(六)忌口 吐后一周内忌食油腻及难以消化的食物,一般以萝卜煮米汤调养为佳,半年内忌食各种鱼类。
(李其禄《精神病的中医治疗》)
一、新医药学杂志1976年12期报道:
崔某某,女,32岁,住院号4684。患者既往健康。近3年患神经官能症。数日来自觉心烦,郁闷,未用其他药物,仅用民间偏方干甜瓜蒂约50克,水煎药液半碗,于1973年8月5日晨7时许服下。服药后约1O多分钟,出现呕吐,初吐物为粘液水、食物,继而吐绿水、血水。呕吐频繁,吐物总量达1000毫升。当时午后一时许来诊,即刻住院治疗。入院检查:体温37'C,脉搏摸不清,血压测不到;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醒,面色苍白,大汗,略烦躁,口唇轻度发绀,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应存在,颈软,心界不大,心音低弱,心率130次/分,律整,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正常,腹部平软,胃脘具压痛,肝睥未扪及,四肢末梢发凉,神经系统无异常。
粪常规:见少量白细胞及蛔虫卵。肝功能:碘试验阴性,麝浊4单位,锌浊8单位,谷丙转氨酶356单位。心电图:ST段.II、III、avF、V,V3、V5均明显下降;T波倒置;ST、段avR,上升;II高耸、III、avF及v5也略高。入院后经多方抢救无效,于8月6日零时1O分死亡。
杏林箫客:1、瓜蒂峻猛之药,成人用量在3克左右为宜。此例用量为50克,为超量使用,以至伤人至死。
2、《伤寒论》中,瓜蒂与赤小豆,淡豆豉煮糜粥共服之,更易催吐;单用瓜蒂则不易吐,或需加量而增加风险。
二、陕西中医函授1992年5期报道:
马某,男,16岁,住院号:15186。患者于1988年2月1O日18时急诊入院。其父代诉:患儿因癫痫病多年,久治无效,遂找某医用催吐法治之。于当日下午16时服瓜蒂细粉1克,以温水送服。药后半小时未见呕吐反应,遂再服0.5克,服后约1O分钟,即出现严重的脘腹疼痛和剧烈的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液体,内含食物残渣约500毫升,继之呕出鲜血数次,每次约100毫升,半小时后脐腹绞痛,大便呈稀水样,数次,随即也转为鲜血样,先后便出四次,均为少量血液,于18时急来本院就诊。
查体:急性重病容,神清,精神萎靡,呈脱水貌,血压5.32/2.66KPa(40/20毫米汞柱),心肺(一),腹软,全腹广泛性压痛,肝睥未触及。急行常规洗胃,插管过程中又因恶心呕出鲜血少量,故改为口服清水洗胃,同时急给补液、升压、输血、止血、抗感染等对症处理,经综合治疗,吐泻停止,再未出血,经1O多小时的抢救,血压回升到正常,腹痛等症状消失,精神好转,三日后大便一次,隐血试验转阴,能进少量饮食,于2月14日出院调治。
杏林箫客:病在胸膈,宜用瓜蒂散,否则,慎用之。此例癫痫,并未述及胸膈症状,可能药不对证,且瓜蒂粉生服,服法未尊经方原意。
本主题由 雨中风 于 2010/12/3 16:29 提升
字号 7pt 8pt 9pt 10pt 12pt 15pt 18pt 20pt 25pt 30pt
《吐法妙用》
假死(晕厥休克)
【病案】陈某,女,35岁。1928年9月就诊。诊见患者躺在席上,已穿好寿衣,待气绝即入殓,患者双目紧闭不语,二便不逦,四肢如冰,脉伏不出,唯胸口尚温,呼吸微细,时一张嘴,欲喝凉水,饮后巨口吐,舌苔厚腻白滑。按之脘部坚硬如石,患者知痛。追及病史,患者因自行截疟,连吃两只雄鸡,从此,即不饥不食,喝引吐逆,病情逐渐加剧,遂至如此。
【治则】宣通壅塞,涌吐破痰。
【方药】将食盐60克,放锅内炒红,加凉水三大碗,兑入鸾便一盅,分三次温服。服药后用手指探喉,令其呕吐,第三次服药后吐出鸡蛋黄样粘痰一碗多,随即大声呻吟,双目张开,神清能言,从此再不渴呕,接着服一碗阴阳水(即烧沸开水一碗,兑冷水一碗),继服汤药水(其组成为藿香10克,法半夏10克,陈皮l0克,厚朴10克,建曲10克,麦芽lO克,苍术l0克,炙甘草10克,茯苓15克,焦山楂15克,黄连6克,吴萸6克,生姜3片),以善其后,病愈。(见《临症会要》,人民卫生出版社)
【评析】患者因食鸡使中焦阻塞,上下不通,清气不能上升,蒸发运化,故口渴引不止,中脘痞塞不运,故饮水入胃即吐;浊气不降,故二便俱闭;阴阳交混故四肢冷如冰,即不能食入又不能排出,故称为关格。先用烧盐深吐法,涌吐破痰,以宣通壅塞,以后服用汤药,即藿香正气散加减,芳香苦辛,安胃和中,以善其后而病愈。(李祥云)
杏林箫客:1、此症若不是用吐法,而是用其它消积化浊之法,其效果将远不及吐法,疗程也会延长许多。
2、食盐每家必备,取之方便。食盐涌吐法,用之得当,小验方能解大病症,符合中医“效、简、便、廉”之旨。
散发性脑炎
【病案】贾某,男,成年。患散发性脑炎,去大脑强直,脑电图意见,中毒性弥漫性病变。曾三度出现呼吸衰竭,肢体僵硬,每日抽搐2~3次,每次约持续二十分钟至二小时,自汗,泪出,口噤,进食靠鼻饲,小便靠导尿。深度昏迷已四十余日。曾在某市医院治疗一个月,无睨显好转。特来求诊。
【治则】搜风祛痰开窍。
【方药】茯苓15克,竹沥15克,半夏8克,陈皮5克,甘草5克,防风10克,黄芩10克,麝香0.5克。服后20分钟,用鹅羽探吐.一次吐痰涎二大碗(约1000毫升),未及二小时,即能言语,神识请,抽搐即止,肢体僵硬相继著减。(见《福建中医药》1983年第6期)
【评析】吐法为中医治病八法之一,起源于《内经》,金元时代名医张子和最为欣赏,认为治病祛邪,倡吐、汗、下三法。本病诊为风痰壅塞闭阻清窍,以致内不解,外不和,诸症俱作。初始屡用他法治疗无效,后改用搜风祛痰井窍,并施探吐而获愈。如此急症、重症、顽疾倘不加探引,怎能使沉疴立起?可见张子和言不虚发,吐法之重要。(黄宣能)
杏林箫客:1、此患者深度昏迷已四十余日,若按西医之法继续治疗下去,或难免一死,或瘫痪,或痴呆,或成植物人。医生会说:对不起,我们尽力了!患者家属会认为:“病当如此”。反中医的人只认死理,总以为只需西医就足够了,其实,是因为没有身患其病!还没有受够折腾。饱受病痛折磨的人,想法会客观一些。
2、竹沥为化热痰之第一妙品,能消痰于无形。方中用防风,麝香,鼓动气机,以助涌吐。去此二药,则无涌吐之力。
眩晕
1981年在门诊时,有女性患者鲁××,年38岁,春末来诊。诉头重眩晕,已七年余,胸中烦满,欲吐不能,饮食无味,大便溏泻,日三、四次,形体瘦弱,舌苔黄腻,寸口脉滑而关、尺反迟。查其病历:自1958年11月起,一直在我院门诊,发现其证春末夏初为甚,初秋至冬减轻(秋冬季半月或一月来诊,至春、夏每隔三日必至),所服方药,均合辨证论治之旨。而药后都不显效。因思寸口脉滑,眩晕欲吐,乃是痰阻于上之征,痰阻则元气不周,故关、尺之脉反迟。
法当吐之,遂与瓜蒂散:瓜蒂4.5克(炒黄研末)、赤小豆9克(炒捣粗末)、淡豆豉9克,浓煎如糜,滤去滓,顿眼。次日来诊,云其未及服药眩晕更甚,胸中窒热。于是嘱咐她二小时后,不吐时可喝杯热开水;若吐得太厉害,就喝杯凉开水;若吐而汗出,须要避风;饥时可喝冷稀粥,饮食都要凉的。第二天患者自述昨日l0点煎好药当即服下,到12点左右,即大吐痰涎,色黄而稠粘,眩晕减轻而入睡,醒后腹中大饥,喝两大碗冷稀粥,又入睡今早5点才醒,眩晕已止,大便如常,尽量堕生尚微盔窒热感。改投扼;豉畅,嘱其如法煎服,如无不适,过七、八日再来。七、八日后,患者来说:“服了这两付药,七年多的病,完全好了。”仲景曰:“凡用栀豉汤,病人便微溏者,不可与服之。”此人原有大便日三、次溏泻之证,为什么可用栀子豉汤呢?因此人以前多服补剂,形成气机阻滞,阴阳升降失常,今气机已畅,针对其胸中窒热,故用栀子豉汤,而不会导致溏泻。(宋孝志)
杏林箫客:患者来说:“服了这两付药,七年多的病,完全好了。” -----“药对症,几勺汤;不对证,用船装”。诚然如此!愿中医同道,多从中医吸取营养,以专求精。中医学好了,至少能有效解决90%的问题。中医师当以中医为本,别对中医只了解二三成,就急不可待地搞中西医结合!不反对中西医结合,但在结合之前,先问问自已:中医掌握了几成?至少,本人是不够格谈中西医结合的......
胸中憋闷
1939年时,有周姓教师,年逾五十,新年后七、八日,忽患胸满气憋,欲食而不能食,欲吐而不能吐,手足厥冷。急往某医院就诊,医生说要做气管切开手术,患者不愿,求治于中医。切其脉滑数,知其素患痰饮,近日连续大啖肉腻,是胸中诸实之机,法当吐,与人参芦三钱,捣粗末,浓煎顿服。服后约一时许,大吐痰涎,诸证若失,令其糜粥自养。三日后,与六君子汤以治其痰饮。又1941年时,商人壬某,男,63岁,形体素盛,于清明时突患痰涎壅塞,气息奄奄,往某医院急诊,经吸痰后,稍有缓解,医生提出必须切开气管,方可取净痰涎,患者与家属均不愿手术,返家邀余往诊。余诊其脉急促,询其因,言扫墓时,醉饱后而遭雨淋,当即胸膈气逆,继而痰阻,予藜芦钱半,捣粗末浓煎服之,服后涌吐而病已。此二例一虚一实,都是一吐而愈,避免了手术之苦,且缩短了病期。
吐法本八法之一。《素问》曰:“因其轻而扬之”,“其高者因而越之”,基本是指吐法而言,公孙阳庆有郁金吐蛊毒之述,张仲景有“大法春宜吐”之论,金、元四大医家之一张从正说“其见病之在上者,诸医尽其技而不效,投以涌剂,少少用之,颇获微应。既久,乃广访多求,渐臻精妙”。他对吐法的具体应用,如伤寒头痛,瓜蒂散;杂病头痛,葱根白豆豉汤;痰食证,瓜蒂末(独圣散)加茶末少许,两胁肋刺痛濯濯有水声(湿在上),独圣散加全蝎梢。他还说:“一吐之中,变态无穷,屡用屡效,以至不疑”。
综上所述,吐法还是可取的。但是近数十年,无论医家病家,对吐法往往存在顾虑,置之不用。病常有自呕自吐而为顺证者,医家若不因势利导,逆其病机而急欲止之,酿成坏病者,实不乏其例,可兴浩叹。但临证运用吐法的要点,必须得其时(大法春宜吐),得其机(大法病在上宜吐),了解其人,结合其证,选方遣药,才能恰当。尤其要注意吐后宜忌,如避风寒,慎起居,一、二日宜凉饮食,糜粥自养等,调理得当是能取得预期疗效的。(宋孝志)
杏林箫客:“医生提出必须切开气管,方可取净痰涎”-----又是手术!如果又分泌出痰涎呢?难道再次手费术?时间虽然过去半个世纪,但类似的情况依然屡见不鲜。医药费为什么难降下来,很大原因不仅在于小病大治,过度医疗,更深层的原因在于西医治疗模式本身的缺陷。国家增加8500亿医疗投入就能解决问题吗?不一定!其实,花10亿元培养纯正的中医,国家至少能节省100亿,可惜,当权者不信!
失语
唐祖宣医案:周某某,女,41岁,1972年4月25日初诊。患雷诺氏病已3年,每遇寒冷则作。经服温阳和活血化瘀药物,肢端痉挛好转,供血改善。近因惊恐而致失语,四肢紫绀加重,厥冷如冰,时呈尸体色。经先后用低分子右旋糖酐和镇静药物,以及中药宁心安神、祛痰开窍之剂无效。饮食不进,卧床不起。证见面色苍白,精神呆滞,不能言语,以笔代言,胸闷烦躁,欲吐不能,肢冷色白,舌白厚腻,脉滑有力,两寸独大。此痰浊壅塞上脘,急则治其标,先宜涌吐痰浊。方用:瓜蒂、赤小豆、白矾各9克,水煎服。服后先吐浊痰碗余,继则泻下秽臭溏便,遂即能言,肢冷好转,而雷诺氏现象亦减轻。
按语:惊恐之后,脏腑功能失调,痰浊内生,阻塞于上,则胸闷烦躁,两寸独盛;清窍被蒙则语言难出;痰浊壅塞,阳郁不达,则四肢厥冷。状似阳微寒盛,而实非也。“邪气加诸身,速攻之可也’,故以瓜蒂散加味投之,果获良效。
杏林箫客:此症若按脏腑辨证则繁杂无绪;若识得痰证病机及攻邪之法,则能直取病根!
神乱案
刘渡舟医案:董××,男.28岁。因精神受到刺激而犯病。心中烦躁不安,或胆怯惊怕,或悲伤欲哭,睡眠不佳,伴有幻听、幻视、幻觉三幻症。胸中烦闷难忍。舌苔白厚而腻,脉弦滑。辨为肝气郁滞,痰浊内阻而上扰心宫。
桂枝6克 生姜9克 蜀漆4克(以常山代替) 龙骨12克 牡蛎12克
黄连9克 竹茹10克 郁金9克 菖蒲9克 胆星10克 大黄9克
服药二荆,大便作泻,心胸顿觉舒畅。上方减去大黄,又服三剂后,突然呕吐痰涎盈碗,从此病证大为减轻。最后用涤痰汤与温胆汤交叉治疗而获痊愈。
【解说】在《伤寒论》中,仲景用桂枝去芍药加蜀漆牡蛎龙骨救逆汤治疗由于火劫追汗,损伤心阳而引起的惊狂,卧起不安;本案取意于此方而用来治疗由于情志内伤所导致的神志迷乱。二者病因不同,证情有别,但其病机则基本一致,即心神内乱而兼有痰郁。正如清代医家柯韵伯所指出的那样:“不拘病之命名,惟求症之切当,知其机得其情……宜主某方,随手拈来,无不括法”。但火劫亡阳的治疗重点在于温通心阳而补其虚,所以用甘草、大枣甘温之品,以起到辛甘合化为阳的作用;而本案则偏重于涤痰清热以开心窍,所以加上竹茹、胆星、菖蒲,郁金.黄连和大黄,同时去掉大枣,甘草以防其助湿化痰。这是临床上随证加减,灵活论治的一个体现。
蜀漆乃常山之苗,其功用与常山相似,有较强的催吐祛痰作用。用量.一般在3—5克,但还要注意水炒先煎,以减少其对胃肠的刺激而消除致吐等副作用。如果药店不备蜀漆,也可用常山代替。从临床运用来看,用蜀漆和大黄黄连泻心汤及远志.菖蒲合用,治疗属于痰热.上扰,蒙闭清窍所致的精神分裂症,效果较好。服药后或吐或泻,或吐泻交作。吐则多为痰涎,泻则多为胶粘秽物,其后都能使精神安定下来。
幻视
李其禄医案:李××,男,43岁,1972年8月24日初诊。其子因阑尾炎住院,为筹款困难而忧思甚重,致使精神失常。初起自称青蛇附身,久则幻视,入夜总是见室内有碗口粗青蛇数条。其一边惊叫,一边挥刀向墙上地上乱砍,搅得全家不宁,四邻不安。白天患者以手击胸.硬潍说胸中有碗口大硬物堵塞。经县医院门诊用镇静安神西药治疗和民间医生用针灸治疗3个月未愈。笔者据其病因和临床体征诊为癫症,证属气结酿痰、痰迷心窍。治拟破气开结,豁痰开窍而醒神,方用白金丸,每次4.5克,一服2次。
服至至第五日,吐出痰涎一碗多!用树枝将痰壅挑起2尺不断!再服仍吐,自觉胸中的堵塞感逍失。略减其服药量,续服12天,服药后不再吐痰涎,诸证也随之消失精神完全恢复正常,唯感头晕、身倦。察其面色淡黄,舌质淡红,苔薄白,脉弱。此为邪去正虚。继以饮食调养月余,身体恢复健康,可正常参加劳动。1980年夏,再次因为忧愁的事致使自觉胸闷满而烦,有点象8年前发病之前的感觉,求笔者设法预防。笔者即为他再配制白金丸一料,朱砂为外衣。其自服一周后,虽未吐痰涎,胸虫却也满散烦消,一切正常/自1972年迄今已19年,除1980年问出现的胸中烦满而外,癫症一直未复发。
白金丸方:郁金210克,白矾90克。
制法:各研成极细末,过筛,用麦面粉煮稀浆糊将药末和好,团丸如梧子大,晒干即成。
方义:脾主统血。气结不仅能酿痰还能令其所统之血随着气结而瘀滞。白金丸中的主药郁金味辛苦而性寒,行气解郁而入血分,最善于破气开结通窍而又能活血祛瘀,自矾味酸咸而性寒,驱顽痰而除痼热。两味药互相配合更加强了各自的性能,共同完成了破气开结祛痰活血之功,从而使受痰蒙迷的清窍为之而开。各种精神失常的精神证状也就随之而消失。临床实践证实,如患者痰邪偏于胸膈上者,服药后就会利痰咯出,如痰邪偏于胸膈以下者,药后其痰将会泄泻而下。白金丸虽只有2味药,可对思纲之病却是对症良方。只要证因相符,运用得当,每获良效。需要指出的是·由于思纲作为精神病的诱因来势较缓,其病去之也较慢,而且白金丸的药性也平稳。所以见效较迟。上边所说的呕痰、泻痰一般要在服药的3~5天之后方可见到。
精神分裂
李其禄医案:鲁××,女,60岁。1951年精神失常,六亲不认,二:便不知,经常裸体,有时把自己解的大便当泥巴团着玩耍。治疗一年多未见好转,被前夫遗弃。由现在的丈夫“捡”回家中。治疗近半年,仍然未见好转,儿乎丧失了治疗信心。后来从一位民问医生手中买回一付涌吐中药,强行灌下后不久即将其装进一个深帮的大筐里,吊在梁上,狠劲地左右旋转以诱吐。患者起初呕吐的多系食物残渣,续则呕吐痰涎。其痰涎的颜色由清变黄(可能系胆汁所染),最后竟变成灰黑色(抑或胃粘膜出血?)。旋转由农历五月的晚上(约九时)开始,至次日东方放亮为止,历时约6小时。放下后,患者一无所知,沉睡一天多方醒。从此未作任何治疗,不足一月,一切恢复正常。至今已40年,从未复发过。十多年前,六个孩子中唯一的“香”女儿突然病死,对她夫妻的精神刺激十分严重,却没使她的精神病复发。
按:该患者与笔者同村。其患病期间的秽浊不知和痊愈后的正常劳动、生活等情形,都是笔者亲眼所见。对她当时的明确诊断虽已无可查考,但从其病情和病程来分析,已可排除反应性精神病和癔症,属于精神分裂症的可能性较大。精神分裂症的病因至今尚未明了,治疗十分困难。半个世纪前,竟有人认为“精神分裂症治不好,能治好的就不是精神分裂症。”该患者能够一吐而愈,关键在于痰吐得彻底。现代医学认为,呕吐是一种复杂的反射动作。它能强烈地刺激人体,一可使包括大脑皮质在内的各相应组织器官的兴奋性增强,二可使体内对精神活动有影响的有害物质排出体外,从而使失常的精神活动恢复正常。从中医角度讲,不管外感还是内伤,都能酿痰而蒙迷心窍。呕吐能将痰邪直接逐出体外,受痰迷蒙的心窍自然会随之而豁然开朗。该患者的治疗和痊愈过程不仅充分地显示出吐法在治疗精神病方面的独特疗效,还再次证实了痰与精神病密切相关。至于该患者的痰邪之所以能够一次吐得如此彻底,除了中药本身的催吐作用外,还与旋转的强度和时间有关。笔者认为,旋转催吐痛苦大,不安全,已不大被人利用。本患者在治愈过程中虽然得益于旋转的协助,但毕竟太鲁莽,太危险。临床宜慎之再慎,切戒草率乱试。
在运用吐法时,必须注意以下几点:
(一)病势吐法属于速效的攻病法,一般适用于正盛邪实的患者。
(二)病位中医治法的总则是“其高者,因而越之”,吐法就是“越之”的具体运用。所谓“高者”,即指人体的上部,习惯指中脘以上或胸膈之间。对于病位的判断,可从以下几点着眼:有毒物质人胃的时间;胸中烦乱无奈或时时捶胸者;自称胸中有异物堵塞者;喉中痰声如拽锯者;@)按压上脘而口流痰涎者;前四项体征虽不明显而两寸脉滑实或洪滑或沉滑而有力者;痰邪壅盛,胶阻脉道而脉见沉涩或结代者;其它指征可证实病邪偏上者。
(三)病机主要指运用吐法的时机而言。吐法选用的时机适当与否,直接关系到治疗效果。一般说来,对服毒或误食毒物的患者用吐法的目的是涌吐毒物,所以强调越快越好;可是对精神病患者来说,用吐法的目的则是涌吐蒙蔽心窍的痰涎,所以要选在痰邪形成之后运用。如果用得偏早,痰尚未形成,虽可暂时获效,却每多复发。如果痰已形成且壅塞于胸膈,当用吐法而不用,则会让痰离膈下渗而坐失可用吐法治疗的良机。
(四)选方包括选择具体方剂和采用何种吐法的两方面内容。在方剂的选择上,可根据痰的属性分别选用寒、温、平等不同种类的吐法方剂。对人事不省者原则上用药末吹鼻,禁用旋转法。对口服催吐药物而呕吐不理想者,均可合用探吐法。
(五)禁用 凡有下列情形之一者,禁用吐法:性情刚暴者;高血压患者;病势临危者;自吐不止者;老弱气衰者;亡阳血虚者;各种出血症;脉见细弱、细数或脉弦硬搏指、两尺不应者;(舌质红绛、口津干涸者。)
(六)忌口 吐后一周内忌食油腻及难以消化的食物,一般以萝卜煮米汤调养为佳,半年内忌食各种鱼类。
(李其禄《精神病的中医治疗》)
一、新医药学杂志1976年12期报道:
崔某某,女,32岁,住院号4684。患者既往健康。近3年患神经官能症。数日来自觉心烦,郁闷,未用其他药物,仅用民间偏方干甜瓜蒂约50克,水煎药液半碗,于1973年8月5日晨7时许服下。服药后约1O多分钟,出现呕吐,初吐物为粘液水、食物,继而吐绿水、血水。呕吐频繁,吐物总量达1000毫升。当时午后一时许来诊,即刻住院治疗。入院检查:体温37'C,脉搏摸不清,血压测不到;发育正常,营养中等,神志清醒,面色苍白,大汗,略烦躁,口唇轻度发绀,瞳孔等大正圆,对光反应存在,颈软,心界不大,心音低弱,心率130次/分,律整,未闻及杂音,两肺呼吸音正常,腹部平软,胃脘具压痛,肝睥未扪及,四肢末梢发凉,神经系统无异常。
粪常规:见少量白细胞及蛔虫卵。肝功能:碘试验阴性,麝浊4单位,锌浊8单位,谷丙转氨酶356单位。心电图:ST段.II、III、avF、V,V3、V5均明显下降;T波倒置;ST、段avR,上升;II高耸、III、avF及v5也略高。入院后经多方抢救无效,于8月6日零时1O分死亡。
杏林箫客:1、瓜蒂峻猛之药,成人用量在3克左右为宜。此例用量为50克,为超量使用,以至伤人至死。
2、《伤寒论》中,瓜蒂与赤小豆,淡豆豉煮糜粥共服之,更易催吐;单用瓜蒂则不易吐,或需加量而增加风险。
二、陕西中医函授1992年5期报道:
马某,男,16岁,住院号:15186。患者于1988年2月1O日18时急诊入院。其父代诉:患儿因癫痫病多年,久治无效,遂找某医用催吐法治之。于当日下午16时服瓜蒂细粉1克,以温水送服。药后半小时未见呕吐反应,遂再服0.5克,服后约1O分钟,即出现严重的脘腹疼痛和剧烈的恶心呕吐,呕吐物为咖啡色液体,内含食物残渣约500毫升,继之呕出鲜血数次,每次约100毫升,半小时后脐腹绞痛,大便呈稀水样,数次,随即也转为鲜血样,先后便出四次,均为少量血液,于18时急来本院就诊。
查体:急性重病容,神清,精神萎靡,呈脱水貌,血压5.32/2.66KPa(40/20毫米汞柱),心肺(一),腹软,全腹广泛性压痛,肝睥未触及。急行常规洗胃,插管过程中又因恶心呕出鲜血少量,故改为口服清水洗胃,同时急给补液、升压、输血、止血、抗感染等对症处理,经综合治疗,吐泻停止,再未出血,经1O多小时的抢救,血压回升到正常,腹痛等症状消失,精神好转,三日后大便一次,隐血试验转阴,能进少量饮食,于2月14日出院调治。
杏林箫客:病在胸膈,宜用瓜蒂散,否则,慎用之。此例癫痫,并未述及胸膈症状,可能药不对证,且瓜蒂粉生服,服法未尊经方原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