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1-30人气:作者:佚名
全省唯一!梅州有个粤闽两省共用祠堂,走出后人逾70万
据不完全统计,广东梁氏现有人口400多万,分布在全省90多个县市,9000多条村落,以梅州、顺德、茂名等地居多。梅州的闽粤梁氏宗祠建祠作为两省共有的宗祠,从中走出的梁氏宗亲如今已超过70万人,它成为连接闽粤两省以及港澳台梁氏宗亲的纽带。按照宗祠的传承,各地每年分春季(农历正月十三)、秋季(农历十月二十)举办两次族事活动。
700多年来,闽粤梁氏宗祠先后涌现出1位状元、9位进士,解放前后还出过10位将军、1位工程院院士和1位科学院院士,同时还有体育界的知名人士和表演艺术家,代代人才辈出。
闽粤梁氏宗祠是广东省内唯一一个一姓两省共用的祠堂
炎夏傍晚,俯瞰誉有“梅州西伯利亚”之称的梅州市松源镇,群山环绕下的古镇,熠熠生辉。小镇内分布着大量修葺一新的围龙屋,这些围龙屋中隐藏着十多个姓氏祠堂。每年各姓氏祭祖或族群活动之日,沉寂的边远小城镇就会人声鼎沸,热闹非凡。闽粤梁氏宗祠的活动是其中最为引人注目的活动之一。
700多年前,梁文生公从福建宁化迁至松源,并在此开枝散叶,梁氏后人迁往南方各地,并出海辗转到东南亚等地。据统计,由松源梁氏宗祠走出的梁氏后人已逾70万。为了让文生公的后人能相聚一地祭拜祖先,回望家乡,180多年前,梁鑑三公将松源梁氏祠堂重新整修,并命名为“闽粤梁氏宗祠”。从此每年春秋两季的族群活动日,成为文生公后人相聚的日子。
如今,闽粤梁氏宗祠在不断翻新中保存完好,并成为了松源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悬挂祠堂的木板上雕刻着家风家训依旧清晰可见,传承着梁氏先人的优良品德,激励着世世代代梁氏后人前行。
宋末元初入梅州,闽粤共用一祠堂
一池湖水似镜明,一座宗祠寻根源。驱车来到梅县区松源镇青塘村大梁屋,眼前偌大的闽粤梁氏宗祠让人震撼。该宗祠建筑是典型的客家民居,距今有700多年的历史,是梅州市少有的至今保存完好的姓氏祠堂。
据梁氏族谱记载,闽粤梁氏人家的根在中原的陕西“安定”(今延安附近),“安定堂”也成为了闽粤梁姓的堂号。后来经过几次迁徙后,梁氏族人来到福建的宁化。宋末元初,梁氏68世梁文生和夫人带领同宗男女老少百余人举族南迁,由福建宁化迁到梅县松源开基,为最早入梅州的梁氏。开基祖文生公为入梅始祖,而后梅州梁氏分为三个支系再次迁徙。梁氏71世振鸿(松源公)、梁氏72世梁福(松冈公)迁居梅县松口镇仙口村,以及梁氏72世梁禄(松渊公)后居梅州城区,后裔迁居各地。
祭祖祠、祖墓是纪念祖宗、激励后人的传统宗族文化活动,世代相传沿袭至今。而今梅州各地梁氏都建有祠堂约20个,规模有大有小,有总祠有分祠。闽粤梁氏宗祠由梅州梁氏后裔梁淦三倡议所建,目前已被评为“梅州市第三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宗祠的风水是‘螃蟹过塘’,当年梁淦三一眼就看中了这个地方,觉得是个风水宝地,便倡议再次修建宗祠。”梅州梁氏第21世孙梁松信说,宗祠面积约5000平方米,大门外的那口池塘原有两个蟹眼是宗祠的风水,后墙是个半圆形的花苑,花苑的围墙后面是约有三亩地的风水林,名为封围山。
值得一提的是,闽粤梁氏宗祠不仅是梁氏族群由福建迁徙至梅州建起的第一个祠堂,也是广东唯一的一姓两省共有的宗祠,极具历史宗祠文化价值,具有文物保护意义。
闽粤梁氏宗祠中,四处悬挂着梁氏家风家训,激励着世世代代的梁氏后人
祖屋孕育工程院士,祖祠成为客家文化名片
双层土木跑马楼,三堂二横一围龙,八斤八井十八堂。
这是梅州城区梁氏祖祠“承德楼”围龙屋的构造,由梁禄(松渊公)20世裔孙梁炯昌建造,奠基于公元1885年,历时10年完工,占地面积近4000平方米,共有83间房间,分前园风水池塘和后园风水果树,整层呈椭圆形,是梅州最典型的客家传统民居围龙屋之一。
“承德楼”在后人手里灼灼发光,如今已成为梅州赫赫有名的酒家。改革开放之初,“承德楼”第四代梁光辉及其伉俪邓琼香,从一间小店开始了自己艰苦的创业历程。他们风雨几十载,兼程几代情,凭借客家人吃苦耐劳的精神把祖祠改造成为具有客家特色的酒家。“承德楼”做出的正宗的客家菜,将客家文化、旅游文化合为一体而名扬海内外,引来了四面八方的游客。
时代日新月异,祖祠能变身成知名酒家,梁氏祖屋甚至是村落在后世的手中也能变得非凡,他们的祖屋不会破旧不堪,村落不会消失不见,梁氏族人用智慧和勤劳,创造出了一片新的天地。
蜿蜒的清凉山脉宛如一条蛟龙直奔圣山,山间有个村落叫“圣人寨”,是一个山清水秀、人杰地灵的地方。在这村落中,错落有致的100多座新旧民居里住着一千多个梁氏后裔。
据《松渊公族谱》所载,“圣人寨”原名“剩寨”。康熙甲寅年,梁氏十三世孙梁惟宝率众勇士到寨上抵抗叛贼,梁惟宝竭力抗战,让村落安然无恙。为此,众人将“剩寨”改称为“圣人寨”。
寨下出圣人,屋里出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梁春广生于“圣人寨”的梁屋,该祖屋被称为“进士屋”。“但有人硬是要把它说成‘进士楼’,梁春广院士并不喜欢这种叫法。”梁松信说,梁春广曾在书信中写到,大家总认为“楼”比“屋”来得高级和体面,可以拉高身份。但他不以为然地解释道,这是平房围屋,并不是楼房。
来到梁春广故里,只见大门上方挂着一块厚实的木制牌匾,刻着硕大的“进士”二字,左右两只大红灯笼上写着“庆余堂·梁”,旁边门牌上写着“梅江区三角镇东升村庆余堂路15号”。进了大门,便是典型的客家围屋,堂门两边的对联引人注目:“敦睦世泽、进士家声。”
“进士屋”的第一任主人是梁德隆,他不仅自己高中进士,还一口气带出了四个举人。据记载,乾隆十七年,梁德隆的儿子梁鸣冈考中举人;乾隆五十四年,他的孙子梁念祖考中解元;咸丰元年,梁念祖的儿子梁光熙考中举人;光绪十五年,梁念祖的孙子梁居实考中举人。梁氏铸就了连续五代蝉联科甲,极为罕见。其中梁居实是知名教育家和外交官,培育了众多的英才,曾担任驻日、德、比利使馆参赞,官至二品。
曾经的梁氏祠堂承德楼,被梁氏后人重修后做酒店,吸引八方来客
传承家风,宗祠活动铭家训言传身教好家风
“举行大型的族群团聚活动,是为了让后人铭记梁氏的家训家风家规!”闽粤梁氏宗祠理事会执行会长梁雅佳如是说。
按照梁氏宗亲的规定,每年春季(农历正月十三)、秋季(农历十月二十)是该宗祠的重要族事活动。2016年11月19日,闽粤梁氏宗祠迎来了近年来最隆重的一场族群大团聚。来自福建、广东、湖南及江西等千余人来到这里,举行宗祠重建180周年纪念活动。他们都是开基祖文生公的后人,他们相聚一起,参观祠堂、谈往事、拉家常,一同回顾梁氏的家风家训。
“从松源走出的梁氏具有‘东平世泽,安定家声’的良好家风,而‘奉祖先’‘孝父母’‘睦宗亲’‘尊祖一脉承,爱国民族功;善人天自道,勤俭万代隆’等则是梁氏‘家训家规’中的重要理念。”梁雅佳说,在700多年的家族发展史中,梁氏家风家训得到了很好的传承。“无论子孙后代去往何处,他们都牢记老祖宗留下的谏言,将家风家训运用在生活、工作中。回到祠堂祭祖时,他们要能背诵家风家训。”
曾荣获“全国军地两用人才”“梅江区先进工作者”“广东省农业机械推广奖”的梁华新是梅州风华喷雾喷灌机械设备有限公司创始人、总经理。
梁华新曾是一名军人,在队伍中他勤奋刻苦,并主动要求到最艰苦的岗位工作,不到半年成为全团的训练尖子。退伍创业后,他的企业在磨难中不断成长、发展壮大,成为广东第一家专业从事研发、生产、销售各类喷雾机械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收到良好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他说,创业过程中之所以能克服一个又一个的困难,是因为家风家训支持着他前行。“在部队中我勤奋刻苦磨练出坚强意志。工作后我雷厉风行,吃苦耐劳,拥有战胜一切困难的勇气,是因为梁氏的家风家训中‘吃苦耐劳’‘不畏艰险’重要内容。我时刻牢记于心,付诸于行。我也是这么教给我的子孙后代的。让他们以老祖宗的箴言要求自己。”梁华新说。
“勤奋刻苦”的家训同样影响着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汉剧院原院长梁素珍。在百花洲一座较为破旧的居民楼里,不时传来一阵阵优美的汉剧唱腔,梁素珍便住在这栋楼中。即使已是一名汉剧大师,但梁素珍依旧保持着每天练习汉剧的习惯。
小时,家里贫苦,着迷于汉剧的梁素珍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和演出的机会。不断练习着身段和唱腔。“冬天里,在刺骨的寒风中我都能练出一身汗。生病躺在床上就低声吟唱练习,能下床后,我就在走廊里、路边踢腿,走台步。”梁素珍说,因为全神贯注地学习,一般的动作只需看两遍她就记住了。为了更好地理解戏曲,梁素珍在认真研究诗词、理解词义之余,还常常请教别人,来达到更好的舞台呈现效果。“小时候父母并不同意我学习汉剧,是我的热情打动了他们。当时父亲跟我说,既然要学就要做最好的那个,给梁家人争光。我一直牢记在心,以最刻苦的精神来训练,以最好的状态对待每次演出。”
梁雅佳说,在历史的大浪淘沙中,梁氏的家风家训已失去最初的版本,剩下与当代相适应的“奉祖先”“孝父母”“睦宗亲”“勤奋刻苦”“光耀门楣”等理念则被梁氏后代如“珍宝”般传承下来,并将一直延续下去。“梅州梁氏700余年的辉煌,离不开家风家训对子孙的影响。在国家倡导家风家训的今天,依旧有重要意义!”
■家族轶事
重修破旧祠堂,成就一姓两省共用祠堂佳话
地处梅县松源镇青塘村的闽粤梁氏宗祠,是广东唯一一姓两省共用的宗祠。
松源镇位于广东和福建交界。自古以来,从中原到梅州的人都要经过松源,因此松源也成为了许多姓氏入梅的第一站。
700多年前,当梁氏入梅始祖文生公来到松源定居后,便在此次建造了一个祠堂,并沿用至今。
在180多年前的清朝时期,由松源梁氏走出的后人鑑三公任职福建上杭同知,每年都会回到松源祭祖。见到宗祠破烂、狭窄,便有了重修想法。1836年,鑑三公召集人马,按照客家建筑风格对宗祠进行了重修,并命名为“粤梁氏宗祠”,要求子孙后代都要回到松源祭祀祖先。
由鑑三公亲自撰写的《松源建祠引》详细记载了这段历史:“松源故为大堡,然多编户少旅寓集之,北有大山宫小山马焉日虎寨旧有宗人结卢其下至者主之,岗峦围保,溪水溁绕,隐若大环惜宇狭隘,且为日浸久,大有秃废之忧,主人力不能复旧,观谋所以新土木合享祀者,编商族人,拓为总祠,其居闽上杭、武平之旧族及迁各属之宗支,亦祇奉桃,主来藏于庙,心境瞿然是举也。”
■家族名人
梁氏家风熏陶中成长的“义商”梁亮胜
“我认为客商的特质在于有‘天下意识’,是有容量有气度,热爱家乡,勇担国家民族大义,是以天下兴亡为己任的‘义商’。”梁亮胜是香港丝宝集团董事长、客商杰出代表。
梁亮胜出生于梅县区松口镇。小时家境贫寒,1970年被招到一个国营矿山工作。每天下井采矿却从不叫苦喊累。一年后,他离开了矿工岗位,又先后在工会、《梅江报》、《广东画报》任职。
1982年,正值改革开放,梁亮胜携带家人来到香港。当时他们一家在香港住着一间四五平方的屋子,夫妻俩只能在客厅的沙发上睡觉。即使这样艰苦的环境,梁亮胜还坚持每晚上夜校,学习航运、英语、国际贸易等知识。“父母从小教导我要不畏艰苦,要时刻为机遇做准备。”
一次偶然的机遇,他得知大陆急需木材,于是他和内地商家联系,做成了几笔大生意。这是梁亮胜创业史上的“第一桶金”。有了本钱后,1986年起,根据市场调查,他做起了化妆品行业。于1989年正式注册丝宝公司,并开始放眼国内市场。他选择湖北武汉作为起点,在护肤系列产品发展势头良好的时候,适时向美发、洗涤、卫生系列产品延伸,並创新营销模式,得到了快速发展。
梁亮胜曾在一次采访中说道:“财产再多,只是一个数字,财富更多是一种责任,这是一个企业人应该思考和承担的。”他捐赠设立了“丝宝光彩教育基金”“梁亮胜侨界科技奖励基金”等公益慈善基金,在全国范围内捐资建设小学、中学、大学学院,包括有24所丝宝中心小学,1所丝宝中学,以及武汉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教学楼、华中科技大学启明学院教学楼等。除此之外,他还为广东省梅州市捐建了秀兰大桥、发清大桥、亮胜艺术中心、梅州市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梅县第二人民医院门诊大楼、梅县松口国威医院、松口中学秀兰教学楼等一系列公益项目。
梁亮胜认为,家乡梅州客家文化和梁氏家风家训对他影响颇深。客家人以天下为家,客家商团的定位就应该在“天下意识”这四个字上。近年来,他积极发挥桥梁纽带作用,促进香港与广东、湖北等省市的经贸合作交流。2015年,他倡导成立“薪火力量”青年组织,并推动“香港客属社团总会”“香港梅州社团总会”等多个社团的青年纷纷发展出“薪火力量”青年团队,开展形式多样、符合青年人心理的青年活动,2016、2017年组织大批香港青少年开展访问交流之旅,寻找家乡的故事,带领他们了解家乡的过去、现在和未来。
梅州梁氏名人
梁念祖,广东嘉应州(今梅州)人,清朝乾隆五十四年(1789)已酉恩科广东乡试第一名中解元。
梁宽,这个黄飞鸿的徒弟是真实存在的,他的家乡在广东梅县。常常看到《黄飞鸿》里面,黄师傅的徒弟梁宽,自报家门总说:“梅县梁宽。”在所有的弟子中,黄飞鸿颇为看重梁宽,认为他能继承自己的衣钵;可惜梁宽命短,英年早逝时年仅二十五岁。
梁燊南,广东梅县人,18岁时再次出洋,到今马来西亚怡保地方给人当矿工。经过10年锻炼,1909年他另起炉灶,独自经营矿业,后又增加经营橡胶业。梁燊南事业取得成功以后,对侨居地的社会公益事业多有捐赠,至1912年累计捐赠达600万两之多。他有着华人道德传统的取之社会,用之社会的精神。曾获孙文大总统二等勋章、黎元洪大总统三等文虎章、民国军政府爱国勋章、教育部嘉禾章、财政部爱国章以及殖民地政府(英)颁发纪念章。深得国外侨胞、国内民众称赞,特别是他晚年身兼十数职,每日公私要务应接不暇,堪称侨界公仆楷模。马来西亚怡保市有以其名字命名的“梁燊南街”以示纪念。
梁典元,广东省梅州市梅县区程江镇车上村人,马来西亚华侨,是东南亚橡胶大王李莱生夫人梁琬清的父亲。
梁采臣,男,印尼华侨,中国广东梅县松口镇人,梁氏家族是印尼雅加达梅州籍客家人五世其昌的名门望族。到印尼经营商贸,创设“南茂公司”,主营五金、汇兑、地产等业务,事业有成。旋返乡创办“敬斋学堂”,培育乡村子弟读书,乡民口碑称颂。
梁璧如(1857—1912),家名梁廷芳,又名梁辉、梁广辉,号璧如,广东梅县人(今梅江区三角镇折桂窝梁屋人)。梁璧如在1876年渡海前往马来亚谋生,并在霹雳州怡保居住,后自己创业开设广嘉兴号,种植咖啡,后来与岳父谢梦池合作开发咖啡山锡矿而成巨富,名闻南洋一带。
梁映堂,字辉运,印尼侨领,广东梅县人,梁密庵之父、梁锡佑之祖父、梁世桢之曾祖父。绍先德之箕裘,秉承父志,主持“南茂公司”业务,在巴城大南门再开设“德瑞商行”,多财善贾,大振家声。尤喜协助同侨同行发展事业,打下牢固的基础。
梁密庵(1880—1940),广东梅县人,清末爱国华侨。其父梁映堂是当地华侨富商,曾任巴城中华商会主席,华人甲必丹。梁密庵中学毕业后随父经商。1905年梁密庵加入中国同盟会。1907年参与发起革命组织寄南社,后改名为华侨书报社,被推举为社长。孙中山先生亲书“努力前进”立轴嘉奖;黄兴书赠“是式南邦”横轴留念。1911年黄花岗起义前夕,亟需巨额经费,梁密庵毅然将父亲的大笔存款取出,汇回支援。1941年梁密庵因病逝世后,梅州人民在松口中山公园建造密庵亭,以为纪念。
梁锡佑(1904—1990年),印尼华侨富商,先后组建“润发公司”,开设“协益米厂”,并与其叔父经营电影公司,创设四家戏院。先后担任巴达维亚中华商会董事、中华会馆理事兼财务委员会委员、巴城“华侨书报社”执委会副主席、巴城“义成学校”董事兼学务委员、荷印华侨促进中荷贸易专门委员会委员、巴城《天声日报》副社长、雅加达中华总会常务理事、《自由报》董事、中华商会理事长,崇德民族特种学校名誉董事长等职务。先后成立台湾“泉通有限公司”和香港“万顺企业公司”等企业。梁锡佑在北伐战争和中国抗日战争中参与组建了“华侨北伐后援会”和“巴达维亚华侨捐助祖国慈善委员会”等组织,积极募集捐款支持革命。
梁伯聪,广东梅州人。他出身于书香门第,为梅州历史上最后一批秀才。他是一位能书擅画的秀才,为梅州教育界一代宗师、著名教育家、诗书画家。他先后执教嘉善女子中学、女子师范、省立第五中学、省立梅州中学。其中在梅州中学的执教时间长达34年。著名画家林风眠、中国现代象征派诗歌开山鼻祖李金发、教育学家钟皎光、孙亢曾等为其学生。梁伯聪曾祖父为清嘉庆进士,官至礼部郎中;祖父、父亲皆为官。
他的叔父梁国瑞也是举人,另一位叔父梁国璿则是廪生,是黄遵宪的妹夫,梁家与当时嘉应州的另一名门黄家有多重联姻之谊。梁氏家族还出过许多医学类人才,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梁伯强是梁伯聪的侄子。梁伯聪的另一位侄子梁仲谋亦于德国留学,获得医学博士学位。
梁浣春(1864-1949年),梁伯聪的堂姐,是清末民国前期梅州著名女教育家,创办并担任“嘉善女校”校长、县立第一女子高等小学校长、梅县县立女子师范学校校长。
梁若琳,广东梅县人,系著名学家丘成桐的母亲,书香闺秀,是林风眠的老师、梅州中学资深良师梁伯聪的掌上明珠。丘成桐后来的刻苦自励与其严父慈母良好而深刻的影响不无关系。
梁干乔(1903—1946),广东梅县人,1924年考入黄埔军校第一期,毕业后历任黄埔军校教导二团排长,国民革命军第三师营党代表;1926年赴苏联学习;1931年加入复兴社,成为军统十人团之一,国民党十三太保之一,后历任黄埔军校政训班训育组长,中央宪兵司令部政训处长,军统局上海区书记长,军统局南京总处书记长;抗战爆发后,任军统局郑州办事处主任,军事委员会政治部第二厅三处副处长、第十战区政治部中将主任,陕西全省军队民众动员组训总指挥部参谋长,陕西第二区行政督察专员
梁伯强,广东梅县人,医学教育家、病理学家、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中国病理学奠基人之一。历任卫生部医学科学委员会常委,国家科委医学组成员,中华医学会理事,中华医学会病理学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副理事长,中华医学会广东分会病理学会理事长。
梁春广(1939.02.01—2003.05.27),广东梅县人,半导体物理与器件专家,中国工程院院士。20世纪60年代,梁春广荣获全国科学大会奖。1985年荣获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1986~1987年研制出“分子束外延超晶格场效应器件”。1992年评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1997年获电子工业部电子杰出人才(荣誉)奖。2001年荣获“国家八六三计划重要贡献奖”。2002年荣获第九届何梁何利基金奖及河北省院士特殊贡献二等奖。
梁世骥(1897—1977),广东梅县人。原国民革命军63军154师师长、61军副军长、陆军中将。辛亥革命元老、中国现代教育奠基人何子渊女婿。
梁亮胜,广东梅县人,香港实业家
,太平绅士,武汉大学博士
。现任香港丝宝集团董事长,全国政协委员,并任全国政协外事委员会副主任,香港广东社团总会主席
,香港梅州社团总会主席,香港客属总会荣誉主席。2020年,梁亮胜在《2020年胡润百富榜》中以115亿元人民币财富值位列第497名。
梁世桢,广东梅县人,,印尼侨领,印尼全宝集团创始人。现任印尼全宝集团董事长、印尼汇宝集团董事长。梁世桢为印尼著名的房地产开发商“全宝集团”(SummareconGroup)董事长,同时为PTSummareconAgungTbk上市公司的大股东。梁世桢创办“印尼全宝集团”于1990年成功上市,成为印尼股票交易所的第一家房地产上市公司,现在是印尼五大房产上市公司之一。
梁挺生,梁伯聪之子,曾在美国留学,于迈阿密州圣多玛大学取得博士学位。后回香港开办学校,曾任圣若望英文书院院长。数年后举家迁往美国,任美国国际学校校长。在美还从事养殖、地产和商贸业、银行多家金融机构。1997年捐款220万元建造“梁伯聪体育馆”,给其小学母校城西捐款50万元建设“梁伯聪纪念馆”,1998年捐款20万购置体育器材,及捐款100万建造“梁伯聪纪念大楼”。2001年起先后又捐470多万元兴建梅州中学伯聪分校。2006年捐85万改造运动场,改造运动场后又承诺捐资300万元扩建伯聪分校。
梁钦圣,梁挺生之子,香港金幸运有限公司董事长
、香港(美国)康州财务公司总经理、梅江区政协委员
梁素珍,广东梅县人。国家一级演员、广东汉剧表演艺术家、原广东汉剧院院长、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广东汉剧代表性传承人。
梁锡光,1958年生,广东梅县人
,广东政协委员,深圳市政协委员、梅州市政协常委,深圳国威(香港)电子有限公司董事长、香港博爱医院副主席
梁桂秋,广东兴宁人,出生于1963年,MBA,中国国籍,深圳市尚荣医用工程有限公司执行董事、总经理。2020年在《2020年胡润百富榜》中以26亿元财富值排名第1981位。
梁健锋,广东梅县人,研究生学历。现任广东超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总裁,广东省客家商会常务副会长等职。2016年,梁健锋在《2016年胡润百富榜》中以20亿元财富值位列第1903名。
梁俊丰,广东梅县人,1963年11月生,广东超华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电路板公司董事长、总经理、绝缘材料公司董事、副总经理。2015年,在《2015年胡润百富榜》中以25亿元财富值位列第1496名。
梁爽,广东梅县人,是丝宝集团董事长梁亮胜的女儿,现任丝宝集团总裁、湖北丝宝药业有限公司董事长、全因爱(上海)有限公司董事长、湖北丝宝卫生用品有限公司董事长兼总经理、香港梅州社团总会常务会董事等职。
梁钢,梅江区西阳镇人,澳门梅州商会理事长、澳门嘉应同乡会理事长、嘉天下地产发展有限公司创办人、梅州市政协常委。梁钢于20世纪80年代末来到澳门后,白手起家,创办了嘉天下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成为了澳门青年一代客商的代表。
梁琬清,广东梅县人,东南亚“橡胶大王”李莱生夫人、梁典元之女,大马华教元老、潘斯里,马来西亚董教总教育中心顾问暨霹雳育才华文独中董事长。李梁琬清乐于慈善,先后捐助成立了“丹斯里李莱生教育基金贷学金”和“潘斯里李梁琬清基金贷学金”。
梁棋祥,祖籍广东梅县,1974年当选马来西亚国会议员,任马来西亚政府内阁初级产品工业部副部长,1978-1986年任马来西亚产品工业部部长。1986年任东南亚国家联盟经访合作与团结十四人专家集团小组主席。1987年任多边谈判的热带原产品顾问团会主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