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年棉花重大病虫害防控技术,棉花种植方法技巧总结

三农助农2022-09-18 12:17:00未知

2021年,我国棉花病虫害将处于中等水平。常见病虫害有棉蚜、棉虫、棉叶螨、棉蓟马、棉铃虫、地下害虫(鼹鼠、蛴螬、金针虫、地老虎)、苗木病害(枯死、枯死、炭疽)、枯萎病、黄萎病、铃病(流行、炭疽、红腐病等),当地主要病虫害有烟粉虱、红叶枯病和斜纹夜蛾。为做好2021年棉花主要病虫害防治工作,确保棉花生产安全、安全、优质,制定本预案。

防治目标

重大病虫害处置率达到95%以上,绿色防治技术应用面积和专业化防治面积达到30%,综合防治效果达到85%以上,病虫害损失率控制在8%以内,减少农药使用。

防治策略

采取“预防为主、综合防治、防害降药、保铃保产”的策略,在播前和苗期进行防病,在生长期和铃期进行防病。应优先利用抗病(耐)品种、农艺和生物防治技术,充分发挥棉花的自我补偿能力,利用调控能力和天敌持续控制害虫。实施标准用药和精准用药,优先使用生物源性和环境友好型农药,推进绿色防控与专业化综合防控相结合,提高防控效率,减少农药使用。

防控重点

(1) 西北内陆棉区。包括新疆、甘肃棉区。重点防治棉蚜、棉螨、棉蓟马、饲料虫、棉铃虫、枯萎病、黄萎病和苗期病害,做好烟粉虱和绿虫的防治工作。

(2) 这个流域是一个棉花区。包括河北、山东、河南、天津、山西、陕西等棉区。重点防治棉蚜、棉虫、棉铃虫、烟粉虱、棉螨、枯萎病、黄萎病、苗期病害和棉铃病。

(3) 这个流域是一个棉花区。包括江苏、安徽、湖北、江西、湖南等棉区。重点防治棉虫、棉螨、棉铃虫、斜纹夜蛾、枯萎病、黄萎病、苗期病害、棉铃病、红叶枯病、棉蚜、棉蓟马、烟粉虱、红铃虫。

防治措施

(1) 农艺措施

清理农村,棉花收获后及时拔出棉秆,清除病虫害残留物。秋季深耕可节约秋冬土壤水分,减少病虫害越冬基数。田间除草和除草可以减少害虫的转移。及时打顶出田集中处理。棉田应合理布置在西北内陆棉区,避免棉花与大面积春玉米、加工番茄、十字花科作物间作,远离枣园和集中连栋大棚,以减少棉铃虫、饲料虫和烟粉虱的危害。

(2) 调控与生物多样性利用

西北内陆棉区棉田垄、林带周围种植苜蓿或早熟油菜等作物,其他棉田种植蛇床子、世界菊花、百年菊等开花植物,为天敌提供蜜源,吸引和保护天敌,提高天敌对棉蚜、棉铃虫、棉螨的控制能力。在棉铃虫多发区,棉花与玉米、麻藤条间作诱捕成虫产卵,集中杀灭成虫。为了保护和利用天敌,在插花栽培条件下种植棉花和冬小麦。

(3) 抗病(耐)品种的选育

因地制宜选择抗枯萎病、黄萎病的品种,在流域和流域棉区选择抗病性较好的优质高产品种。

(4) 种子处理

根据苗期主要病虫害情况,选择合适的杀虫剂、杀菌剂、植物生长调节剂或专用种衣剂进行种衣剂包衣或复种。吡虫啉或噻虫嗪种子处理剂可用作杀虫剂,枯草芽孢杆菌、氨基寡糖、油菜素内酯、苯醚甲环唑和氯苯那普利可用作杀菌剂和植物生长调节剂。

(5) 天敌的保护与利用

1保护和利用天敌。在棉花生长初期,要重视棉田天敌的保护和利用,充分发挥天敌的控制作用。小麦、油菜收获后,秸秆在田间放置2-3天,有利于瓢虫等天敌向棉田转移。当棉田天敌单位(1只瓢虫、2只蜘蛛、2只蚜虫、4只蚜蝇、120只蚜蜂)与蚜虫种群的比例分别大于1:120、1:320和1:150时,利用天敌进行蚜虫防治。从苗期到芽期不使用化学农药防治蚜虫。

2人工释放赤眼蜂。在棉铃虫成虫初期,人工释放赤眼蜂卵或松毛虫赤眼蜂卵。赤眼蜂或松毛虫赤眼蜂的数量为1万/亩,每代2-3次,间隔3-5天。

(6) 昆虫信息素诱捕

从越冬成虫开始到最后成虫结束,大面积使用性引诱剂,每亩设置分散芯和干诱捕器。在长江流域棉区斜纹夜蛾多发区,大面积使用斜纹夜蛾性信息素,采用每亩1粒分散芯和夜蛾诱捕器对成虫进行群体诱杀,减少田间产卵量。为了诱杀成虫,在棉铃虫科主要害虫世代(棉铃虫、茶树、夜蛾科等)出现前1~2天,每隔50~80米在一排棉花植株的顶叶上条状施用生物引诱剂。

本文标签: ,2021年  ,棉花  ,重大  ,病虫害  ,防控  ,技术  ,种植  ,方法  ,技巧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