扭转地方猪的惨淡局面并不简单

三农助农2022-04-03 12:21:16佚名

  当外来种猪占据绝大数中国市场份额之后,我国的地方猪品种局面非常惨淡。“十二五”规划曾公布一组数字,我国88个地方猪品种,85%左右的群体数量呈下降趋势,31个猪品种处于濒危状态和面临灭绝。

  好在,我们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开始漫长的重建本土种猪体系之路。

  自2008年起,农业农村部先后公布了七批国家级畜禽遗传资源基因库、保护区和保种场。

  截至2019年6月,共有83个地方猪种被列入国家畜禽遗传资源目录,已建成国家级地方猪遗传资源保种场55个、保护区7个、国家家畜基因库1个,各地也建设省级地方猪保种场(区、库)80余个。

  但是,扭转地方猪的惨淡局面并不简单。

  从“十二五”规划到“十三五”规划期间,37个猪品种处于濒危、面临灭绝或灭绝状态,其中横泾猪、虹桥猪等8个品种已经灭绝。

  我们来看一组更加直观的数据。四川也是我国的畜禽资源大省,目前共有6个地方猪品种资源。但是从1995年到2019年,农区的地方猪种在1995年、2005年以及2019年的数量分别是188.61万头、61.99万头、8.46万头。

  而扭转地方种猪惨淡局面的最大问题是,让保种场长期运转下去,是地方猪必须解决的存活难题。因为目前国内不少保种场并不赚钱,甚至养得越多、亏得越多。有一些保种场甚至只能将保种群体保持在政策容许的最低数。

本文标签: ,扭转  ,地方  ,惨淡  ,局面  ,不简单  ,外来  ,种猪  ,占据  ,大数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