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8-18人气:作者:未知
乌克兰新型自杀式无人艇采用低能见度的灰色涂装
乌克兰军队开始使用可携带更多炸药的新型自杀式无人艇。
乌克兰承认对7月17日克里米亚大桥袭击事件负责,并在此次事件中使用试验性新型自杀式无人艇“sea baby”。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局长瓦西尔·马柳克8月15日表示,乌克兰方面袭击克里米亚大桥时采用的无人艇是由乌克兰自主研发。
美国军事网站“战争地带”(The War Zone)8月17日刊文称,“sea baby”号是乌克兰军队武器装备中出现的最新型携带有多达850千克重的炸药。这些载有炸药的无人艇成为乌军在黑海周围复杂战役中越来越受欢迎的武器。
乌克兰国家安全局发布的相关视频展示了“sea baby”无人机船在撞击桥梁的一个混凝土桥墩前的瞬间。报告称,这艘无人机船携带了“多达850千克的炸药”,这比任何其他已知的乌克兰无人艇的有效载荷都大。
瓦西尔·马柳克表示,无人艇是在乌克兰当地制造的,没有西方参与,该武器是乌克兰安全部门的独特发明,也没有任何私营公司参与其中。马柳克表示,“我们最近使用这些无人艇成功击中了克里米亚大桥、登陆舰‘奥伦戈尔斯基·戈尔尼亚克’号和‘西格’号油轮。”
报道称,乌克兰将越来越多地使用这种无人艇打击俄罗斯战略目标。乌克兰官员越来越公开地表示,他们参与了针对俄罗斯目标的不同类型的无人艇袭击。
从乌克兰公布的图像来看,新型自杀式无人艇“Sea Baby”沿袭了早期乌克兰自杀式无人艇的设计,采用低能见度的灰色涂装,配有光学传感器和卫星通信设备,能够远程控制,航速达到每小时80千米左右,具有较好的机动性。
延伸阅读
媒体:尽管热闹非凡 俄乌无人艇攻防战属于"菜鸡互啄"
近期,乌克兰方面多次出动无人艇,对克里米亚地区相关设施和黑海的俄方目标进行打击。最受关注的一次就是发生在7月17日凌晨的克里米亚大桥再度遇袭事件:在遭到两艘乌克兰无人艇袭击后,大桥四条公路车道中的两条严重受损。
克里米亚大桥再遭袭桥面受损 视频截图
此次俄乌冲突中,除了外界已经熟知的无人机攻防战外,无人艇作为新的反介入作战力量,也首次被大规模应用。不过,无人艇大规模应用于战争才刚刚开始,在技术、作战体系、道德伦理和风险管控等方面仍存在瓶颈,而俄乌在无人艇攻防战中表现出的能力不宜过度夸大。
“菜鸡互啄”
根据公开信息,俄乌之间的首次无人艇作战发生在2022年10月29日,乌克兰使用七艘无人艇和九架无人机突袭塞瓦斯托波尔港。伴随陆上反攻,乌方也在海上加大了针对俄罗斯的无人艇袭击。
今年以来,乌克兰发动无人艇袭击的次数明显增加,克里米亚地区以及黑海的俄方目标成为重点。5月24日,俄罗斯黑海舰队“伊万·胡尔斯”号侦察舰遭乌军三艘无人艇攻击。6月11日,黑海舰队“亚速海沿岸”号侦察舰遭乌军六艘无人艇偷袭。8月5日凌晨, 俄罗斯“白鲑鱼”号油轮又在刻赤海峡附近海域遭到乌军无人艇袭击。
俄罗斯“白鲑鱼”号油轮遭袭击 视频截图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
俄军也曾使用无人艇对乌方目标发起攻击。2023年2月10日,俄使用满载炸药的无人艇攻击了敖德萨的扎多卡铁路桥。在无人艇攻防战中,俄乌双方虽然互有攻守,但总的来看,乌方占据明显优势,不仅攻击次数多,相关战果也遥遥领先俄军。这似乎不太符合俄乌两军两国的实力对比。
因为海军力量处于绝对劣势,乌军更为重视无人艇的作用。作为“光脚的一方”,乌克兰在发动无人艇袭击方面没有太多顾忌。开战没几天,乌克兰海军主战舰艇基本就清零了,俄军即便想大规模进行无人艇攻击,也没有太多的目标。相反,乌方别无选择,只能使用无人艇袭击这种非对称作战方式。尽管每次袭击都不能从根本上改变黑海的制海权,却能不断削弱俄海军的力量和克里米亚半岛的基础设施。
另一方面,虽然乌方整体实力弱于俄方,无人艇技术也未必强于俄方,但乌军在美国和北约提供的帮助下,却能在海域态势感知能力上傲视俄军。换言之,乌军无人艇所能仰仗的军事侦察、监视和情报体系要远强于俄军。
想要在大海上准确追踪俄军舰艇和油轮的行踪,对于缺乏侦察手段的乌军来说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考虑到无人艇出发基地距离目标动辄几百公里的实际情况,跟踪起来就更是难上加难。显然,目标信息以及导航跟踪这些任务都是由美军和北约完成的。自开战以来,美国和北约通过空基、天基和无线电侦察侦测手段,密切监视黑海舰队和俄方其他兵力部署及调动情况。找到相关目标并持续跟踪监视对于他们而言,则非难事。
尽管热闹非凡,但俄乌冲突中无人艇攻防战的技术水平并不高,属于“菜鸡互啄”。双方使用的都是小型无人艇,有成本低、体积小、速度快、雷达反射面小等优势,但技术含量和智能化程度并不高,主要用于自杀式袭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