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常会重磅部署稳外贸(稳外贸促增长)

社会热点2023-04-10 11:03:15佚名

国常会重磅部署稳外贸(稳外贸促增长)

《中国经济周刊》记者 王红茹 | 北京报道

国务院总理李强4月7日主持召开国务院常务会议作出重磅部署:

要针对不同领域实际问题,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有关政策,实施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要想方设法稳住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引导企业深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和东盟等区域市场。

要发挥好外贸大省稳外贸主力军作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增强政策协同效应。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表示,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对稳增长稳就业、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支撑作用。在国际大变局中,危和机同生并存,外贸的高质量发展之路到底怎么走?中国亟需突围并探索出路。


国务院总理李强

实施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

从1-2月的外贸数据看,当前的压力不容忽视。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1-2月份,我国货物进出口总额61768亿元,同比下降0.8%。其中,出口34936亿元,增长0.9%;进口26833亿元,下降2.9%。进出口相抵,贸易顺差8103亿元。

"前两个月数据主要受季节性因素影响,还是要辩证地看,从3月份以来的趋势来看,可能会进一步向好。此时更需要进一步出台一些措施稳住外贸规模,实现外贸的高质量发展。"商务部研究院一位专家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表示。

此时,国务院常务会议对此作出部署颇为关键。

根据会议要求,要针对不同领域实际问题,不断充实、调整和完善有关政策,实施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

这意味着接下来相关部门将会出台具体的系列政策措施组合拳。

而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也强调"要更大力度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同时在部署"着力扩大国内需求"相关工作时指出:要继续发挥出口对经济的支撑作用,积极扩大先进技术、重要设备、能源资源等产品进口。

"中央提出的外贸稳规模和优结构特别重要,接下来需要研究如何能够有机地结合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以及如何能够体现出高质量发展的思想、中国式现代化的思想,而不是再去‘穿新鞋走老路’。"张燕生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表示。

想方设法稳住对发达经济体出口

由于世界经济总体复苏乏力,当前外贸领域的主要矛盾是,外需走弱、订单下降。

国常会要求,要想方设法稳住对发达经济体出口,引导企业深入开拓发展中国家市场和东盟等区域市场。

据海关统计,2022年我国对外贸易与主要贸易伙伴进出口保持增长,对前三大贸易伙伴——东盟、欧盟、美国进出口分别增长15%、5.6%和3.7%。东盟继续为我国第一大贸易伙伴,占我国外贸总值的15.5%。

而2022年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进出口合计13.83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19.4%。我国与RCEP其他14个成员国合计进出口12.95万亿元,比2021年增长7.5%。

我国与发达经济体的贸易比重较高,但是,从外部环境看,我国与发达国家的经贸合作面临的不确定性因素显然更多。就美国而言,美国在我国外贸出口上,一直以来都是最大的客户之一,2022年更是占据了我国出口总额的16%。但是这一优势今后能否持续?

"中美贸易今天看起来很红火,背后的压力不小,因为双方的贸易产品结构都是需求弹性最小的。"张燕生说。

从去年的出口数据看,我国对美国、东盟、欧盟的出口数据非常接近。2022年我国对美国的出口达到了5万亿以上,增长3.7%。与东盟和欧盟的贸易也是大头,分别为6.5万亿和5.6万亿,分别增长15%和5.6%。

"如果今后中美贸易出口持续下降,美国市场在不远的将来下降为第二大出口伙伴,欧盟和东盟市场能不能保住?因此,如何着力稳住发达经济体市场对于拓展外贸增长空间非常重要。"张燕生向《中国经济周刊》记者表示。

从这个角度看,国常会此次的部署不仅仅是着眼于当前,也是立足于长远考虑。

外资怎么引?

改革开放40多年,我国加工贸易迅猛发展,已成为我国外贸出口增长及国内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其中,港澳台加工贸易企业占据相当部分。

在外需走弱、订单下降的大形势之下,港澳台加工贸易企业的日子也不好过。

这些企业之所以感到更困难,一个重要原因是他们缺乏转型的动力。"我们一直给他们优惠政策,一直在帮他们,但由于加工贸易没有自主知识产权,没有自主品牌,没有自主营销渠道,他们搭的是欧美的便车,同时也在利用中国内地的低成本优势,所以港澳台加工贸易企业目前发展压力较大。"张燕生分析。

除了港澳台加工贸易企业不稳,去年外资进出口的表现也呈下降趋势。

海关总署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我国外商投资企业进出口13.82万亿元,累计比上年同期下降1.4%,其中出口增长0.4%,进口下降3.5%。

"稳外贸稳外资,是扩大高水平对外开放的关键,也是推动经济结构提档升级的重要动力。但是稳住外资、供应链、产业链、贸易链的困难在增加,怎么办?"张燕生表示。

面对更加复杂严峻的国际发展环境,在积极稳外资稳外贸方面,去年底召开的中央经济工作会议强调"要更大力度吸引和利用外资""更大力度促进外资稳存量、扩增量,培育国际经贸合作新增长点。"

1月11日,商务部、科技部发布《关于进一步鼓励外商投资设立研发中心的若干措施》。

地方也在行动。4月4日《上海市促进外贸稳规模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和《上海市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若干措施》发布。《上海市促进外贸稳规模提质量的若干政策措施》以促进外贸稳规模、促转型、拓市场、优环境为主线,主要提出四个方面21条措施。《上海市加大吸引和利用外资若干措施》聚焦促进外资扩增量、稳存量、提质量,主要提出四个方面20条措施。

此次国常会提出"实施好稳外贸政策组合拳,帮助企业稳订单拓市场",可以期待的是,在稳外贸稳外资方面,接下来将有更多的利好政策出台。

发挥好外贸大省稳外贸主力军作用

国务院常务会议要求,要发挥好外贸大省稳外贸主力军作用,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出台配套支持政策,增强政策协同效应。

从今年前2个月发布的数据看,全国外贸前五大省份的排名相对稳定,广东继续在进出口规模上摇摇领先,稳坐头把交椅,其次为江苏、浙江、上海和北京。

然而,作为第一外贸大省的广东,今年的外贸形势不容乐观。3月24日,海关总署广东分署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1-2月,广东省外贸进出口总值为10872.8亿元,比去年同期下降12.4%。其中,出口为7073.8亿元,同比下降10.4%。

业内分析认为,广东1-2月出口下降,主要是因为广东出口规模位居全国第一,以及主要出口市场为欧美,因此受到欧美消费低迷的影响冲击最大。

为全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商务部已展开部署。此前,商务部新闻发言人束珏婷在例行新闻发布会上曾表示,商务部将持续密切跟踪形势,加大支持力度,全力推动外贸稳规模、优结构,主要开展以下几方面工作。

一是稳住外贸订单。发挥驻外经商机构作用,做好贸易促进工作,支持外贸企业赴境外参展、对接洽谈。支持中小微企业以多种形式参加境外展会。办好广交会等重点展会,加强对境外采购商的招商招展。指导企业用足用好出口信用保险政策,增强接单信心。

二是稳住外贸主体。会同各地方、各相关部门指导企业用好普惠金融、稳岗就业等普惠性政策。发挥各类金融机构作用,进一步加大对外贸企业特别是中小微外贸企业信贷支持力度。

三是帮助企业解决困难。充分利用好稳外贸相关工作机制,及时了解、推动解决企业遇到的困难问题,为企业发展营造更加良好的环境。

张燕生接受《中国经济周刊》记者采访表示,外贸大省对稳住整个外贸基本盘发挥着重要作用。接下来,需要认真思考和研究的问题是:地方如何在推动新型经济全球化,推动新型对外开放,推动新型贸易发展等方面发挥主力军、排头兵和引擎的作用。

"其实真正影响中国外贸的不是价格,不是经济,不是利润,我们可以在国与国之间的地方进行突破,比如中国的地方和美国的地方、和印度的地方、和欧盟的地方之间很容易形成利益共同体,各个地方可以从这方面进行突破去做点事。"张燕生说。

很快,4月15日将迎来第133届广交会全面恢复线下展,展览面积也由过去的118万平方米扩大到150万平方米。据《中国经济周刊》了解,今年广交会展位的争夺战尤为激烈。许多外贸企业正摩拳擦掌期待在这次展会上抢到更多的订单。

广交会一向被视为外贸的晴雨表。决策层在此之前出台稳外贸系列利好措施无疑是一针强心剂。

延伸阅读:

李强总理的首场座谈会上 8家企业负责人是"座上宾"

据新华社报道,3月21日至22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湖南调研并主持召开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会。



国务院总理李强在湖南调研并主持召开先进制造业发展座谈会

这是李强就任国务院总理之后,首次赴地方调研。陪同他一起调研的还有科学技术部部长王志刚和工业和信息化部部长金壮龙。

这也是李强就任国务院总理之后,首次在地方召开座谈会。

总理的“座上宾”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在新闻联播的画面中注意到,座谈会上,坐在李强对面的共有10个人。

除了湖南省省长毛伟明,以及湖南省工业和信息化厅厅长雷绍业,其余8位都是来自全国各地的企业家。8家企业负责人谈了情况和建议。

这8位企业家分别是:

深圳迈瑞生物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李西廷

中国东方电气集团有限公司党组书记、董事长俞培根

海尔集团党委书记、董事局主席、首席执行官周云杰

沈鼓集团党委书记、董事长戴继双

南京南瑞继保电气有限公司总经理李九虎

长安汽车董事长、党委书记朱华荣

小米集团创始人雷军

中联重科董事长詹纯新





视频截图

坚守制造业决心不能动摇‍

8家企业来自全国各地,企业性质不一、主营业务也各有不同,但有两个共同的标签。

第一个标签是制造业。

这些企业大都曾经登上过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榜单,其中东方电气、海尔集团、小米和中联重科都名列2022中国制造业企业500强,中联重科还连续入选全球工程机械制造商50强。

制造业就是李强此次在湖南调研的重点。

李强指出,实体经济特别是制造业是我国经济的根基所在,我们坚守制造业的决心不能动摇。

从全球范围来说,我国是名副其实的“制造大国”。我国拥有41个工业大类、207个工业中类、666个工业小类,是全世界唯一拥有联合国产业分类中全部工业门类的国家,其中制造业规模已连续13年居世界首位。

从国内经济发展来说,2022年,我国全部工业增加值突破40万亿元大关,占GDP比重达到了33.2%,起到了宏观经济大盘的压舱石作用,其中制造业增加值占GDP比重为27.7%。



3月21日,李强在株洲硬质合金集团调研

但“大”还不够。

李强指出,随着国内外形势发生复杂深刻变化,我国制造业发展面临一个重要关口。

这个关口是什么?

政知见(微信ID:bqzhengzhiju)注意到,今年3月初,在国新办“权威部门话开局”系列主题新闻发布会上,工信部部长金壮龙就说过,当前新型工业化发展面临着一些新的形势,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突飞猛进,全球产业结构和布局深度调整,我国处于制造大国向制造强国迈进的重要关口期。

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制造业“大而不强、全而不优”的问题比较突出,主要表现在自主创新能力不强、信息化水平不高、工业技术比较薄弱、高端产业的优势地位不明显等。

在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实现领跑‍‍

在此次湖南召开的座谈会上,李强要求,做强制造业的力度必须加大。

怎样从“坚守”到“做强”?

这就涉及到8家企业共同拥有的第二个标签:技术创新。

它们都是凭借创新,成为了各自行业的“领跑者”。

举两个例子。

南瑞继保主要从事电网、电厂和各类工矿企业的电力保护控制及智能电力装备的研发和产业化。

2007年,该公司在全球范围内率先启动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应用技术攻关,先后建成云广、向上、吉泉、昆柳龙等特高压直流输电工程,逐步走到世界前列,实现高端电力装备“中国创造”和“中国引领”。

沈鼓集团是中国装备制造业的战略型、领军型企业。

今年2月,由沈鼓集团研制的我国首台套9兆瓦级大型海上平台压缩机顺利通过72小时负荷运行考核,一次投运成功,标志着我国海上天然气生产一举摆脱对进口压缩机组的依赖,填补了海上油气平台用压缩机的国产化空白。



3月22日,李强在长沙蓝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调研

此次调研和座谈期间,李强对于“做强制造业”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对企业发展

大力培养、吸引和用好优秀科技人才,加快关键核心技术和重大技术装备攻关,打造更多有话语权的产品和技术。推动产品标准和质量提升,以产品创新引领和拓展市场需求。

培育世界一流的先进制造业龙头企业和专精特新企业。要在优势领域巩固领先地位,还要在更多新领域新赛道实现领跑,加快构建一批新的增长引擎。

紧紧围绕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推动传统制造业改造升级和战略性新兴产业培育发展,坚持优化布局、集群发展,加快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对营商环境

实打实帮助企业解决困难,积极营造尊重企业家、鼓励创业创新创造的浓厚氛围,大力弘扬优秀企业家精神,不断增强企业发展新动能。

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营商环境强化支持先进制造业的政策导向,引导更多资源要素向先进制造业流动,形成有利于先进制造业发展的良好生态。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