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19人气:作者:未知
(原标题:百岁来华“出差”,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不容易)
王毅会见基辛格。
环球人物消息,7月18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在北京会见来访的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这是基辛格百岁生日之后,第一次踏上中国的土地。
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在北京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
在过去50年里,基辛格曾访华超过百次。这一次访华,有哪些不同?
2023年7月1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图片来源:外交部网站)
“我作为中国的朋友而来”
王毅表示,博士为中美关系破冰发展作出了历史性贡献,为增进两国相互了解发挥着不可替代作用。中方珍视同老朋友建立的友谊。中国对美政策保持高度连续性,根本遵循就是习近平主席提出的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这三条是管根本的,也是管长远的,是中美两个大国正确相处之道。中国的发展有强大内生动力和必然历史逻辑,试图改造中国是不可能的,围堵遏制中国更是做不到的。美国对华政策需要基辛格式的外交智慧,需要尼克松式的政治勇气。
王毅阐述了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强调一个中国是台湾问题最根本的现状,“台独”与台海和平水火不容,《上海公报》确定的一个中国原则必须恪守。如果美方真心希望台海稳定,就应该用行动明确公开反对“台独”,与“台独”分裂行径划清界限。
基辛格表示,美中两国都有能力影响世界,美中保持稳定关系,事关世界的和平、稳定和人类福祉。无论如何困难,双方都应平等相待,保持接触,试图孤立或隔绝另一方都是不可接受的。一个中国是美国在《上海公报》中作出的严肃承诺,相信不会被动摇或背弃。自己虽不担任公职,但关心美中关系,支持近期双方致力于改善关系的努力。
此前与李尚福会谈时,基辛格说,我此访是作为中国的朋友而来。当今世界挑战与机遇并存,美中双方应消除误解、和平共存、避免对抗。历史和实践不断证明,美中任何一方都承担不起把对方作为对手的代价。如果两国发生战争,不会给两国人民带来任何有意义的结果。
基辛格还表示,认识和处理好美中关系,特别是扭转当前困难局面,需要宽广的思维和历史哲学的思辨,需要双方拿出智慧,通力合作、共同发展,两军应该加强沟通,尽全力为两国关系发展创造积极成果,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2023年7月18日,国务委员兼国防部长李尚福在北京会见美国前国务卿基辛格。(图片来源:中央电视台)
近期,基辛格多次表达了对中美关系现状的担忧。
2023年5月17日,基辛格接受外媒专访时称,中美关系似乎已经“破裂”,双方存在爆发冲突的可能。他强调人类的命运取决于美国和中国能否和平相处,并呼吁中美双方进行“冷静外交”。
5月27日,基辛格在采访中提醒美国不要误解中国的“雄心”,表示中国寻求的是安全,而不是“统治世界”。美国需要克制盲目的对抗,寻求与中国的对话。
6月16日,基辛格在接受采访时强调,中美两国“正站在悬崖边上”,两国“目前的关系轨迹必须改变”。他同时表示,布林肯访华似乎体现了中美两国“外交回归”的迹象,但美国尚未与中国展开“我所建议的那种对话”。
有媒体认为,这是基辛格近年来对中美关系“最悲观的言论之一”。
基辛格还警告,目前的美国过于强调本国利益而忽视全球利益,“任何一个希望制定严肃的美国外交政策的人都必须在两者间寻找平衡,否则美国将被孤立。”
2023年,基辛格坐在自己的办公室里。
基辛格最新传记作者,范德比尔特大学历史教授托马斯·施瓦茨在接受《环球人物》专访时表示,基辛格曾为美国提供了“一张如何让大国之间保持平衡的路线图”。
“(今天的)美国政客没能回答一些基本的问题:美国对华强硬的目标是什么?为什么要实现这些目标?我们应当思考外交政策的背景、后果,以及其是否真正符合美国利益。我们现在缺乏这样的思考。”施瓦茨说,“而基辛格在一段时间里,为美国提供了这样的思考。”
“保持了不知疲倦的活力”
5月27日,在基辛格的百岁生日宴上,他的儿子大卫·基辛格说,“他(指基辛格)不仅比他的绝大多数同事、尖锐的批评者和学生们活得都长,还保持了不知疲倦的活力。”
2021年,98岁的基辛格出版了最新著作《人工智能时代和我们人类的未来》。在书中,他对人工智能的飞速崛起忧心忡忡,正如他年轻时,为避免核大战殚精竭虑一样。
基辛格的百岁生日贺卡。
基辛格在美国政界担任正式职务的时间很短,但他在美国外交领域享有很高权威。“尼克松总统和福特总统都曾给予基辛格很高的外交权限,之后的历任总统也都在重要事务上寻求基辛格的帮助。”施瓦茨说,“基辛格的许多外交活动依然处于保密期,所以我们并不知道基辛格在许多重要外交事务上参与程度有多高。但可以肯定的是,基辛格在过去几十年里,一直在美国外交事务中扮演着极为重要的角色。”
“作为一位外交家,基辛格从来不是一名‘士兵’,始终是一位‘指挥官’。他在外交活动中享有极高的自主权。”施瓦茨认为,“从某些角度讲,基辛格的外交声望和影响力足以和美国总统媲美。这不仅让他能够独立做出外交决策,也让包括中国在内的其它国家更重视他在外交中扮演的角色。”
基辛格的人生经历非常丰富,童年时,他为了逃离纳粹迫害,从德国移民至美国。二战期间,他作为美国陆军军官解放过阿勒姆纳粹集中营。1969年,他成为了尼克松的国家安全顾问,后担任国务卿,在中美关系的发展中扮演了重要角色。
担任国务卿期间的基辛格。
外界常称基辛格为“基辛格博士”,他自己也很乐意接受这一称呼。他在一次采访中说:“比起政治家,我更认为自己是一个历史学者。”这一特殊身份,让基辛格更关注历史上文明的兴衰,也为他看待国际关系提供了新的视角。
“基辛格关注的从来不是狭义的、个人化的政治概念,而是在思考如何建立起一个能够维持持久和平与稳定的国际秩序。”施瓦茨说,“他将和平视为最高目标,并竭尽所能避免大国之间的战争,努力在相互竞争的国家之间寻找平衡点。”
基辛格的老师,美国国际关系学者汉斯·摩根索称基辛格是一个“多向度的人”。施瓦茨认为,在具体的外交事务上,基辛格是一位“妥协大师”,懂得如何有限的条件下结束纷争。
施瓦茨说:“我们很难拿单一的标签形容基辛格。在很多外交事务上,他可能既是‘鸽派’又是‘鹰派’。这种复杂性会让一些人感到迷惑,又会让另一些人感到佩服。”基辛格经常遭到来自美国不同势力的攻击,但他的外交成果又获得多数美国人的认同。毕竟,美国普通民众还是希望稳定与和平的。
而在中国民众眼中,基辛格无疑首先是一位服务于美国国家利益的政治家。但他长期以来为中美关系发展做出了积极贡献。而持续健康稳定发展的中美关系,是符合两国人民根本利益的。
“他不代表美国政府”
7月18日,美国国务院对基辛格访华做出回应。
“他是出于自己的意愿,而不是代表美国政府行事。关于这次访问,我没有更多的可以公布。”美国国务院发言人米勒在记者会上说。
自尼克松以来,每届美国总统都会邀请基辛格来白宫会面。2022年7月,基辛格在接受采访时透露,自己一直没有收到拜登的邀请。
“我并不认为总统有必要向我寻求建议。”基辛格说。但他补充道,如果拜登真的向他咨询,他希望拜登能够确定“我们(美国)共同的危机和目标”,并把结束乌克兰危机作为“主要工作”。
1971年,正在思考的基辛格。
“今天的美国政坛中,依然有一些人自认为是基辛格的‘学生’,我们偶尔也能在报刊上看到‘基辛格式的外交方案’这种说法。不幸的是,今天美国的外交政策处于极化的状态。美国依然有人认同基辛格的价值,但在今天的政治环境下,很难看到基辛格式的外交思想。”施瓦茨说。
施瓦茨认为,美国需要像基辛格这样具有历史视野的外交官:“基辛格对历史趋势的感知,使他能够在外交事务上更加耐心、克制和理性。他知道在追求一个宏大目标的同时,也应了解人类社会文化的多样性,明白我们(美国)不能在所有事情上都担任‘法官’。但我认为,今天的美国很难出现基辛格这样的外交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