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独居教授因热射病晕倒家中 杭州独居教授因热射病晕倒家中x

时间:2023-05-22人气:作者:未知

杭州独居教授因热射病晕倒家中 杭州独居教授因热射病晕倒家中x

  一波又一波的高温笼罩着杭州。根据最新天气预报,7月26日至29日,杭州市最高气温将达到39-40℃。当大多数人打开空调隔绝外面的闷热时,77岁的李锐(化名)还在家里忙碌,没有风扇和空调。他不知道自己中暑了,体力流失得很快。李锐发现自己倒在地上,起不来了。虽然距离门只有三五米的距离,但他还是进不去。他发烧的大脑一片混乱。门外邻居焦急的呼喊声,他只能回应几个音节,却忘了呼救。因中暑倒地的那天是7月13日,至今,李锐仍在医院接受治疗。 

  连续跌倒两次他不知道自己中暑了

  未装修的毛坯房,不到90平米的空间,分为卧室、厨房、客厅和书房。山药、红薯和玉米斜放在水泥地上的竹筐里,柜子上的塑料袋里还留着一个白面粉馒头。凌乱的角落里放着四五个脸盆,旁边的柱子上盖着无色毛巾。没有空调,没有风扇,热的时候摇一下风扇,用塑料盆装满冷水,用湿毛巾擦身体,这就是李锐十几年的夏天。

  这位77岁的教授记得,他在7月13日中暑。当天杭州的最高气温是40.3℃,“太阳很强”。早上7点,他吃了一碗用红豆、绿豆、芸豆、西红柿、南瓜等在家里煮的稀饭,混合了两勺黑芝麻糊粉。和很多老人一样,他非常注重早餐的营养。李锐随后走到小区附近的超市买菜。他打算买一些生蔬菜,比如胡萝卜、西红柿和黄瓜。 “夏天做饭不方便”,于是在小区附近的小店里买了一袋包子,这是他午餐和晚餐的主食。在回来的路上,他突然摔倒在路边。被好心人送到派出所后,被社区工作人员带回家。

  “年纪大了摔倒是正常的”,李锐告诉新闻记者,他以为自己只是不小心摔倒了,于是回到家没有采取任何措施,还是在热厨房里把剩菜加热,午饭用电磁炉蒸了个馒头。然后他拿着水杯,继续着每天都做的事情:去书房看书。

  当你专注的时候,你对温度不敏感,你也不知道那个时候你中暑了。没有家人在身边,老人不知道自己的身体状况。事故发生在晚上 7 点 10 分左右。李锐的邻居,也是他任教的人文学院的退休教师联络员韦雪晶上门给李锐送小扇子,可是敲了半个小时,没人开门。 “我听说有嗯和OK回应我,但没有其他动作。”韦雪晶赶紧给社区工作人员打电话。有意识,但四肢一直无法动弹。经诊断,老人因热射病导致晕厥,并且引发了肺部感染并发症。目前,李锐还在住院,社区已经找了护士照顾。 7月21日,钱江晚报时事记者电话联系到老人时,老人的声音有些微弱:“挂了九天盐水,现在感觉还好,就是躺的时间太久了,这次算是死里逃生了。”

  一个人住很简单,空调成了摆设

  退休前,李锐在杭州的一所大学任教。 2005年,李锐曾经花1000多块钱买了一台海尔空调,但用了一年左右就坏了。 “我不想修,怕麻烦,你说的牌子都是这样的,还是不要用这些电器了。”空调从此成为房间的装饰品。尽管社区工作人员在探访中多次提醒他注意避暑、健康第一,但他对电器仍有不信任感。

  和大多数老人一样,李锐退休后的生活轨迹也很简单。每天早上7:00开始,他会步行十分钟到附近的超市买菜,或者背着背包坐公交车去杭州图书馆。 有时候他会背着十几本书回来。等车的时候,他会用随身携带的笔记本记录一些想法,“别人看到我就莫名其妙,我为什么还要带笔记本。”李锐每天坚持十个小时阅读和写作,一整年都是这样。他觉得“人老了,时间太有限了,需要多读书写字”,但使用智能手机“太麻烦”。因为他老是忘记充电。

  他没有电话,也没有微信,社区帮手只能通过拜访来联系他。李锐的房子是一间简陋的房子,没怎么装修。同事到家里来做客,都会抱怨:“你这实在是太不像话了,还是水泥地。”苹果也总是购买便宜但质量低的。 “李先生生活很节俭,最值钱的就是一屋子的书,”韦雪晶告诉记者。

  李锐没有孩子,因为没有通讯工具,多年来与唯一在西安的亲人失去了联系。退休后,他一直独自生活在凤凰社区。韦雪晶在调查退休员工监护人的时候,问他如果生病或者有紧急情况没有监护人怎么办,而李锐长期的沉默就是给她的答案。

  李锐曾经看过周大新写的《天黑得很慢》,这是一部聚焦老龄化社会的小说,“我看有些老人在养老院过得不好,我不愿意去养老院。 ” 社区最初几次想送李锐过去,但被老人拒绝了。但这次中暑晕倒后,他觉得社区工作人员和同事为他工作很辛苦,所以他决定搬到疗养院试试。他最关心的,就是出院后马上去银行取钱,把韦雪晶预付的医药费还给他。

  老年人中暑高发,高温天空调和风扇都应该开起来

  连日被热浪席卷的杭州气温居高不下,年轻人受不了了,老得更受不了。仅小时新闻就报道了几起老年人中暑的案例。

  7月10日下午,一名78岁的老人在家人的帮助下走进杭州市临平区中西医结合医院急诊室。老者面色苍白,气短,四肢无力,昏迷不醒。医生询问家人后,得知老人在烈日下中暑。测体温时高达39.7℃,经过近一个小时的抢救才恢复。

  7月12日下午,一位住在杭州上城的白发老人正在路边采荷花,室外温度高达40℃。他晕了过去,后脑勺倒在地上。情况十分危急,热心的路人赶紧报了警。随后,警车将老人送往医院,老人获救脱离危险。

  此外,仅7月12日至13日,萧山区第二人民医院急诊科就收治了30多名中暑患者,其中5人入住重症医学科。在这些中暑患者中,年龄最大的刘奶奶(化名)已经101岁了。因为家里装修,她住在没有空调的临时房间里。 7月13日,她被送往医院时,体温高达42.1℃,被诊断为热射病,还会导致多器官功能受损,这是非常危险的。

  入院的中暑患者多为老年人。由于生活习惯等原因,大部分人没有采取开空调等防暑措施。

  医生提醒,在连续高温天,空调和风扇都开着,空调可以调到26℃左右,早晚都要通风换气。


标签: [db:关键词]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