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营爆出24人“罢免名单”

时间:2024-06-06人气:作者:未知

绿营爆出24人“罢免名单”

面对蓝白阵营联手通过台立法部门的“改革法案”,民进党加紧行动。

赖当局不仅行政部门要提复议,绿营民意代表也将申请“释宪”,多个民间团体及网络上甚至有人扬言发动罢免,要让蓝营民意代表“片甲不留”。

据岛内媒体报道,网传国民党也有一份罢免名单,可以说蓝绿都在酝酿新一轮“罢免潮”。



台立法部门“改革法案”通过后,引发蓝绿支持者争论 中时新闻网

主攻蓝营险胜选区

据台湾中时新闻网4日报道,早在台立法部门审查“改革法案”时,绿营侧翼就出现罢免蓝营24名民意代表的声音。

民进党代表苏巧慧5月26日威胁称,“国民党还有两天,你们可以好好想想”。

很快,网络上流传一份所谓“蓝白乱政区域立委最可能被罢免名单”,主攻今年1月蓝营险胜选区,包括桃园市的涂权吉,当时以1229票险胜,被列为第一;被列为第二名的是新北市板桥区代表叶元之,在选举时仅赢对手2293票。

此外,李彦秀、罗廷玮、王鸿薇、徐巧芯、罗智强等都被点名应该被罢免。

国民党民意代表王鸿薇批评称,台湾在民进党的政治操作下,内部对立形势陡然上升,不过这份名单明显有两个谬误:

首先根据岛内“选罢法”,代表须任职届满一年后,民众才能发动罢免,这份名单是否出现得太早?

其次,名单上人数非常多,且完全是针对国民党而来,这难道不是政党对立的操作?

她警告民进党别再玩小动作,绿营只因在立法部门居少数,比人头无法赢过对手,就要发动罢免,“这种作为就是选举不服输的奥步(花招)”。


罗智强等人都被点名应该被罢免

“事实上是仇恨动员”

为反制民进党的罢免威胁,蓝营点名也要发动罢免10个民进党民意代表,包括台北市的吴思瑶、吴沛忆,新北市的张宏陆、吴琪铭,台中市的蔡其昌等。

前民意代表郭正亮2日称,“如果真的要罢免,蓝营当然要有战略性选择,集中罢免吴思瑶就好了”。他表示,罢免事实上就是仇恨动员,“没有那么容易”。

国民党民意代表徐巧芯分析认为,台北市罢免成功率最高的是得票率只有39%的吴沛忆;而吴思瑶最近表现奇怪,加上在媒体经常曝光,非常可能被罢掉,加上她是民进党党团负责人中唯一一名区域代表,“若被罢免掉,代表全民对民进党党团不信任”。

徐巧芯直言,民进党酝酿罢免就是“输不起”,殊不知自家民意代表整体被罢免的机会也相当高。

岛内媒体人毛嘉庆3日在直播中称,“在野党要觉悟,不要以为不动手,敌人就会心软”,民进党不断在岛内找敌人。

他列出自己认为应该罢免的民进党民意代表,提到了吴思瑶、吴沛忆;

新北市的张宏陆有苏系色彩,如果要阻挡前行政部门负责人苏贞昌的女儿苏巧慧,可以“试试看”;

台中一定要罢免“新潮流”系的蔡其昌,因为赖清德想用蔡其昌替换现任民进党党团总召集人柯建铭,以便助其累积政治资本未来参选台中市长。

至于在台南,毛嘉庆认为可以罢免王定宇,机会比较大,因为仇恨值很高,连民进党都有人想取代。

他表示,罢免后让民进党席位再减少,国民党推好人选拿下席位,“民进党就会老实了,不修理他们,他们实在不会乖”。

资深媒体人董智森3日同样推荐罢免吴思瑶,他提到,过去国民党人罗智强曾经发动罢免吴思瑶,吴思瑶好几个月不敢说话。因此,国民党点名罢免名单,其中仇恨值最高的应该就是吴思瑶。


罗智强曾经发动罢免吴思瑶 资料图

对立与撕裂

岛内作家“漂浪岛屿”6月1日发文强调,罢免不能只算罢免成功率,还要算出罢免翻盘率,指成功率高、罢免后还能改选翻盘的选区,这样罢免才有意义。

根据台“选罢法”,本届民意代表要等到2025年2月1日以后才能罢免。不分区代表不适用目前罢免的条例,所以只有区域与原住民代表可被提出罢免。

而民众党的8席民意代表皆不能被罢免,因为都是不分区。

罢免代表的程序分为三阶段:第一阶段提议,需要有1%的选民联署提议罢免,经台“中选会”确认提议成功后,进入第二阶段联署,需要有10%的选民联署罢免提议。“中选会”确认联署成功后,会在原选区举办罢免投票,也就是第三阶段。

投票结果需要达成两个结果,才能成功罢免:一是罢免同意票超过不同意票,二是罢免同意票超过25%的总选民数。

脸书主页“台湾的真相”进一步称,目前蓝白两党民意代表合计有60席,通过罢免民进党代表增加12席,就能达到提案罢免台湾地区领导人的72席门槛;接着经过全民过半投票通过,就能成功罢免刚上台就注定因为“斗鸡性格、务实台独”,将给台湾带来凶险的赖清德。

《联合报》3日发表社论称,绿营整理的“优先罢免名单”竟不是以代表们适任与否为考虑,而是根据“罢免成功可能性”进行排列,对蓝绿得票率最接近的蓝营人士优先罢免,根本是把罢免机制变成政治报复的工具。

文章称,如果赖清德和民进党不能接受立法部门蓝白过半的事实,仍不断利用民众当武器,这样的对立与撕裂必将贯穿赖清德整个4年任期,卓荣泰“内阁”施政也将持续触礁。

民进党或是希望借此累积政治资本,在可能的罢免、重选、公投或下一次选举中获得政治红利,“但受到伤害的将是整个台湾社会和人民”。

罢免风潮延伸到县市

蓝绿对立以及罢免风潮还进一步延伸到国民党执政县市。

据台湾《联合报》近日报道,绿营团体在新北启动罢免市长侯友宜,最后因内讧失败告终,5月31日公告停止联署。

发起人郭嘉淇称,成员退出并拿走约2万多份联署书,仅归还3183份,其中负责人王某更扬言要烧掉手上的联署书,他会尽力处理后续。

此外,亲绿侧翼团体“山海公民”还在基隆市发起罢免国民党籍市长谢国梁,联署书据称已破万份。

国民党秘书长黄健庭批评这次罢免行动非常荒谬,很多基隆市民对罢免行动不以为然,认为就和要罢免新北市长侯友宜一样,没有正当性。他怀疑,有“绿营大佬”在背后支持。

民众党中央委员张凯钧撰文称,民进党侧翼与网军开始盘算要在全台开启一连串罢免提案,以此来打击蓝营的区域代表,“不禁令我们深刻反思”。

台湾《中国时报》3日称,岛内新一届立法机构三党代表不过半是民意给民进党的最大教训,但民进党“还想继续打造绿色巨鳄”,通过罢免民意代表以及基隆市长谢国梁的动作,目的是拿下2026年“九合一”选举的胜利。

文章称,蓝白若还沉浸在立法部门表决人数上的优势,无法对症下药防堵,恐会让步步为营的民进党得逞。

来源 | 环时深度观察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