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子吃“云南小菌子”持续中毒一个月?专家:大概率吃了其他杂菌

时间:2024-07-07人气:作者:佚名

女子吃“云南小菌子”持续中毒一个月?专家:大概率吃了其他杂菌

近日,北京一女生发视频讲述自己在云南工作时吃了“见手青”中毒后,回到北京一个多月,仍有视力模糊等后遗症,还往返昆明、北京两地进行检查治疗。

7月7日,这位女生告诉上游新闻(报料邮箱baoliaosy@163.com)记者,希望以亲身经历提醒一些好奇的网友,“见手青”中毒并不是像一些营销号所说只是产生幻觉看到“小人”,身体是会真的受损。相关专家也提醒,很多网友被一些视频误导,觉得中毒“见小人”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但真的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郭女士讲述自己吃“见手青”中毒的经历 图/网络

7月7日上游新闻记者联系上了郭女士,她介绍,6月1日自己到云南凤庆县进行视频拍摄工作,期间客户请她和几位摄影师在家里吃了一顿晚饭,其中一道菜是一盘有点黑糊糊的东西,“我是东北人,对云南的菌子不太了解,也看过一些吃菌子‘看小人’的视频,客户说这就是‘见手青’,是头水菌,也就是菌子季节的第一批菌子,他们自己吃了四五天都没事,我当时也以为在家里吃的会比餐馆要安全。”

“因为那道菜炒得有点糊,并没有传说中那么鲜美,我吃了可能8块就没吃了,到9点的时候,我突然看棚顶和屋里人就开始模糊、重影了,还有眩晕症状,开始拉肚子,才意识到我自己中毒了。”

郭女士回忆,自己被送到急诊时,脑子和四肢都有些发麻,“因为当时食用剂量不大,医生让我自己选洗胃或者催吐,因为有点害怕洗胃就选了喝生理盐水催吐,后来又喝了活性炭和强力泻药。”


郭女士食用的“见手青” 图/受访者供图

“第二天出院时,医生说根据情况可以再吊一天水或者出院开点药,我当时以为类似食物中毒好得很快,也不想一个人在昆明治疗,就想早点回北京,但没想到中毒症状还会反复。”这个决定也让郭女士如今有些后悔。

在医生建议下,郭女士休息了大半个月,每天补充电解质水,四肢发麻、眩晕、记忆力衰退等症状有所缓解,视力却一直模糊,尤其是在晚上,“现在视力勉强能达到1.0,尤其是看电脑的时候,眼睛会很不舒服。”

7月1日,郭女士还是决定到昆明,前往云南红会医院进行检查,这里有云南省唯一的菌中毒治疗中心,“医生认为我的症状已经不是(“见手青”)中毒的问题,一个月的时间毒素怎么也代谢完了,那一盘菜里可能还掺杂着别的(有毒的)菌。”

经过历时四五天的多项检查,5日,医生告诉郭女士,怀疑可能是视神经脊髓炎,建议进行腰穿检查。最终郭女士还是决定,回北京挂号住院,下周准备做进一步的检查。


郭女士7月初从北京赶到昆明做检查 图/受访者供图

郭女士刚开始在网上求助时,就引来了一些云南网友的震惊,“我们还没开始吃头水菌,外地的朋友居然就中毒了!”

“我在凤庆、昆明的医院都看到了很多吃菌子中毒的病人,红会医院的医生说现在医院里还有十几个因为中毒昏迷的人,我甚至在北京的医院也碰到一个网购‘见手青’食用中毒的女生,他们各种各样的症状,让我想起来就有些害怕。”郭女士表示,网络上一些营销号美化菌子中毒“见小人”,但这是一件非常危险严肃的事,自己发视频的本意是想借自己的经历,提醒大家不要因为贪图新鲜感盲目去尝试有毒野生菌。

科普中国特聘专家、云南省植物学会科普工作委员会委员张全星(微博ID:“植物眼”)也告诉上游新闻记者:“这个女生的症状不是‘见手青’中毒,很大概率这个女生还吃了其他的杂菌。”

张全星表示:“并不是说吃‘见手青’中毒了,就一定能够看得到‘小人’,‘小人国幻视症’仅仅是多种‘见手青’中毒症状的其中之一。”张全星介绍,作为神经精神型毒菌,兰茂牛肝菌(“见手青”学名)中毒的典型症状是腹泻,其他的症状还包括头晕,还会出现抑郁的情况。


郭女士的检查结果 图/受访者供图

张全星认为,现在很多网友或多或少都有些求新求异、追求刺激的心理,觉得吃“见手青”见“小人”是一件很好玩的事情,还有博主在网络上开玩笑要吃凉拌“见手青”,很多外地的网友就会被误导,如果网友真的尝试了,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

7月5日,一名全网300多万粉丝的女网红田某某在某短视频平台发布生吃野生菌“见手青”被送医的视频,被平台核实为摆拍造假,被平台给予禁言30天等多项处罚。

“‘见手青’本来就是毒菌,某些视频去宣传吃有毒的东西,伦理道德、宣传导向就是不对的。”张全星说。

“做北京检查的时候,一个B超医生很不解地问我,‘见手青’真的有这么好吃吗?”郭女士说,一想到身体受到的损害,自己付出的费用、精力、时间成本,“知道是这样的结果,再好吃也绝对不值得。”

上游新闻记者 汤皓

延伸阅读

一家4口误食野生"鹅膏菌"中毒1人已身亡 家属网上求助

近日,四川攀枝花市米易县一户村民在山上捡拾野生菌后,误将有毒的鹅膏菌带回,烹饪食用后导致一家4口中毒,被送进医院重症监护室抢救。

6月25日,家属在网上发起筹款求助,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截至26日下午,共有2.2万人次捐款,捐款金额已超40万元。目前,这场爱心接力仍在持续。



小彭的弟弟年仅15岁

6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采访获悉,尽管经过全力救治,一名老人于25日晚不幸离世,其余三人仍在全力救治中。事发后,村里为患者一家申请了临时救助和低保,发动全村为他们捐款。目前,当地多部门已展开宣传,提醒广大群众采食野生菌风险高,谨防中毒。

误食有毒鹅膏菌

一家四口被送进ICU

6月25日,一篇“米易草场一家4口病危,大二学子ICU外求救命”的求助帖,在网上引发广泛关注。求助者叫小彭,今年21岁的他,正在读大二,他为家人发起筹款:“我的外公、爸爸、妈妈、弟弟食物中毒,现在攀枝花中心医院ICU抢救。”

小彭一家来自攀枝花市米易县草场镇克朗村。据介绍,6月19日,小彭的母亲和弟弟到离家不远的山上去摘蘑菇,“误将有毒的鹅膏菌带回”;当天中午,小彭的外公来走亲戚,大家一起吃的饭食中,就有从山上摘的蘑菇。“谁也不会想到,外公、爸爸、妈妈、弟弟全部中毒。”

20日凌晨,四人感觉有中毒的迹象,马上去了米易县人民医院,医生了解情况后立刻将他们送到抢救室,进行洗胃和输液抢救。之后,四人被送入ICU进行血液透析治疗。

21日,小彭的外公和弟弟病情加重,医生安排转入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2日,小彭父母也因病情加重转入攀枝花市中心医院。23日晚,小彭的父母和弟弟病情稍微稳定,转入综合ICU继续透析治疗。24日,外公转入综合ICU救治。“短短几天时间,连下6张病危通知书。”

4人被诊断为蕈类中毒

其中1人已不幸离世

资料显示,鹅膏菌属包含大约600个伞菌物种,包含一些世界有名的最毒菇类。

云南疾控曾发文称,剧毒鹅膏菌在云南乃至全国都是中毒致死率最高的一类毒菌,误食毒菌中毒死亡90%由剧毒鹅膏所致。现知我国鹅膏科共计4属130种,鹅膏科的菌子既包括著名的食用菌,也包括有名的剧毒菌,剧毒鹅膏含鹅膏毒肽,即便经过高温处理也不能降低其毒性。鹅膏类中毒可造成急性肝损害型症状、急性肾损害型症状、神经精神型症状。



几种有毒的鹅膏菌 图据“云南疾控”

红星新闻记者看到,攀枝花中心医院出具的病危通知书显示,小彭的父母、弟弟、外公4人均为被诊断为蕈类中毒(白罗伞)。4人出现了肝功能损害、急性肝功能衰竭、凝血功能异常等症状。

6月26日,红星新闻记者了解到,因病情严重,小彭69岁的外公于25日晚不幸离世。目前,其15岁弟弟、42岁母亲、37岁父亲仍在医院治疗中,尚未脱离生命危险,总计花费30多万元。另外,小彭的弟弟可能需要肝移植。

当地对患者家庭展开救助

2万名网友捐款已超40万

6月26日,米易县草场镇克朗村的村民告诉红星新闻记者,他们所在村子是山区,当地人都有上山捡拾野生菌食用的习惯,“他们一家4口吃野生菌中毒的事,在村里已经传开了,是近年村里中毒人数最多的一次。现在,大家也不敢去捡野蘑菇吃了。”

草场镇克朗村的村干部也向红星新闻记者证实了小彭一家4口吃野生菌中毒及小彭外公死亡一事。“他们家的经济条件不怎么好,父母在家务农,大的孩子在读大学,小的儿子还在读初中。”该村干部表示,目前,村里已帮他们申请了临时救助和低保,并发动全村村民捐款。

红星新闻记者获悉,事发后,当地多个部门展开宣传,提醒广大群众采食野生菌风险高,谨防中毒。“天天开坝坝会,提醒村民不要到山上去采野蘑菇。”上述村干部表示。

6月25日,小彭在网上发起筹款求助,社会各界纷纷伸出援手。截至26日下午4点,短短一天,共有2.2万余人次捐款,捐款金额已超40万。

不要随便吃野生菌类

若出现身体不适应及时就医

据了解,蘑菇是一种大型真菌,全世界已知蘑菇种类有14000余种,我国已知种类估计在4000种以上,其中具食用价值的仅1/4,具药用价值的仅1/10。毒蘑菇,又称毒蕈或毒菌,是指人食用后发生中毒甚至死亡的大型真菌。

四川一家医院的医生在接受红星新闻采访时表示,在毒蘑菇中毒病例中,含鹅膏类毒素的蘑菇致死率是非常高,最为危险的,这类毒素目前发现存在于三大类蘑菇:一、鹅膏属,如致命鹅膏、赤脚鹅膏、淡红鹅膏、黄盖鹅膏等,这个属的蘑菇外形有“头带帽、腰系裙、脚蹬靴”(除赤脚鹅膏无靴子)的特点;二、盔孢菌属,这个蘑菇多在秋季出现,长得像“青杠菌”,长在枯木或富含木质的土里;三、环丙菇属、肉褐鳞环丙菇与四川最多见的胃肠型大青褶伞长相类似,但后者出现症状迅速,前者多大于6小时才会有不适出现。



川渝野生毒蘑菇图鉴 据四川疾控中心

据介绍,含鹅膏毒素的蘑菇最重要的临床特点就是潜伏期大于6小时,即食用蘑菇到出现症状时间超过6小时,甚至10多小时。一般是先出现胃肠不适,经治疗后有所好转,可能就出院了。但事实上,患者的肝肾功能恶化一直在隐匿进展,多在中毒后第三天开始出现脏器迅速恶化表现。因此,蘑菇中毒,需要医生有丰富诊治经验。

医生建议,不要随便吃野生菌类,最好不要混吃或混吃干菌。食用前,最好拍照或留样,一旦出现中毒症状能给医生提供判断依据。如果食用后身体出现不适,应立即大量饮用温开水或稀盐水和催吐,及时就医。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