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9-19人气:作者:未知
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友人依依不舍之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诗人十分敬重孟浩然,他们是好朋友。烟花三月,本是友人互相唱游的大好季节,但他们却要离别,怎不令他惆怅和留恋。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唯见长江天际流。
⑴黄鹤楼:故址在今湖北武汉武昌蛇山的黄鹄矶上。传说三国时期的费祎于此登仙乘黄鹤而去,故称黄鹤楼。孟浩然:唐代诗人,李白的朋友。之:往,到。广陵:即扬州。
⑵故人:老朋友,这里指孟浩然。其年龄比李白大,在诗坛上享有盛名。李白对他很敬佩,彼此感情深厚,因此称之为“故人”。辞:辞别。
⑶烟花:形容春天薄雾霭霭、柳絮如烟、鲜花掩映的景物,指艳丽的春景。下:顺流向下而行。
⑷碧空尽:消失在碧蓝的天际。碧空,一作“碧山”。尽,尽头,消失了。
⑸唯见:只看见。天际流:流向天边。天际,天边,天的尽头。
旧友告别了黄鹤楼向东而去,在烟花如织的三月漂向扬州。
帆影渐消失于水天相连之处,只见滚滚长江水在天边奔流。
开元十八年(730)三月,李白得知孟浩然要去广陵(今江苏省扬州市),便托人带信,约孟浩然在江夏(今武汉市武昌区)相会。几天后,孟浩然乘船东下,李白亲自送到江边。送别时写下了这首《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唐代大诗人李白创作的一首送别诗。首句点出送别的地点:一代名胜黄鹤楼;二句写送别的时间与去向:“烟花三月”的春色和东南形胜的“扬州”;三、四句,写送别的场景:目送孤帆远去,只留一江春水。
全诗寓离情于写景之中,以绚丽斑驳的烟花春色和浩瀚无边的长江为背景,极尽渲染之能事,绘出了一幅意境开阔、情丝不绝、色彩明快、风流倜傥的诗人送别画。此诗虽为惜别之作,却写得飘逸灵动,情深而不滞,意永而不悲,辞美而不浮,韵远而不虚。
李白(701—762),字太白,号青莲居士。是屈原之后最具个性特色的浪漫主义诗人。有“诗仙”之美誉,与杜甫并称“李杜”。其诗以抒情为主,表现出蔑视权贵的傲岸精神,对人民疾苦表示同情,又善于描绘自然景色,表达对祖国山河的热爱。
李白诗风雄奇豪放,想像丰富,语言流转自然,音律和谐多变,善于从民间文艺和神话传说中吸取营养和素材,构成其特有的瑰玮绚烂的色彩,达到盛唐诗歌艺术的巅峰。存世诗文千余篇,有《李太白集》三十卷。
从军行王昌龄表达了作者对驻守边疆士兵们的高度赞赏和关怀,也表现出诗人对边关战争的无奈和将士们决心的敬佩之情,体现出典型的盛唐气象。《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内容相关的七首诗形成连章,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
(0)人喜欢2024-09-191、行为主义强调,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代表性的理论包括: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2、桑代克是现
(0)人喜欢2024-09-191、首先父母要做到对学习感兴趣。父母可以通过读书、读报纸等表现出对学习的热爱,并且把自己学习到的新鲜有趣的事情分享给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你对学习的兴趣,慢慢孩子就会被感染的。 2、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环境。让孩子有一块属于
(0)人喜欢2024-09-191、言传身教。父母作为孩子最好的老师,最孩子最好的教育就是言传身教,让理论和现实结合起来,才能够让孩子比较容易比较快速的学会,而且父母的行为对孩子的影响也是很大的,这就是所谓的近朱者赤近墨者黑的效果吧。 2、对于孩子取
(0)人喜欢2024-09-19表达了诗人对即将分别的友人依依不舍之情。《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是李白出蜀壮游期间的作品,诗人十分敬重孟浩然,他们是好朋友。烟花三月,本是友人互相唱游的大好季节,但他们却要离别,怎不令他惆怅和留恋。
(0)人喜欢2024-09-19从军行王昌龄表达了作者对驻守边疆士兵们的高度赞赏和关怀,也表现出诗人对边关战争的无奈和将士们决心的敬佩之情,体现出典型的盛唐气象。《从军行七首》是唐代诗人王昌龄的组诗作品。这组诗以内容相关的七首诗形成连章,反映了复杂丰富的边塞生活。
(0)人喜欢2024-09-191、行为主义强调,一切学习都是通过条件作用,在刺激和反应之间建立直接联结的过程。其代表性的理论包括:桑代克的尝试一错误说、巴甫洛夫的经典性条件作用理论、斯金纳的操作性条件作用理论以及班杜拉的社会学习理论等。2、桑代克是现
(0)人喜欢2024-09-191、首先父母要做到对学习感兴趣。父母可以通过读书、读报纸等表现出对学习的热爱,并且把自己学习到的新鲜有趣的事情分享给孩子,让孩子感觉到你对学习的兴趣,慢慢孩子就会被感染的。 2、为孩子创造一个学习环境。让孩子有一块属于
(0)人喜欢2024-09-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