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3-20人气:作者:未知
一、老婆要离婚小孩子抚养权怎么处理?
离婚时孩子的抚养权的判定如下:
1、协议处理;离婚家庭的子女随父方生活还是随母方生活,可以由双方在离婚的时候协商决定。如果双方是协议离婚,应在离婚协议书上写明关于子女随哪方生活。 在离婚之诉中,如果双方就子女抚养问题达成协议,一般法院会尊重其协议,但是双方协议由父方或母方抚养子女对子女正常生活有严重不利的除外。双方协议轮流抚 养子女的,应该尊重双方协议。
2、如果离婚家庭有不足两周岁的子女,那么考虑到子女较小,更加需要母亲的照顾,有的可能尚处于哺乳期,所以法律规定离婚后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但如果母方有特殊原因,实际上不能或不愿抚养子女的可以随父方生活。其中的特殊原因主要是指:母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母方有抚养条件 不尽抚养义务等。
3、离婚家庭的子女在两周岁以上,且双方同争子女抚养权的,法院应同等的考虑双方的情况,看子女随哪方生活更有利于其成长。
4、在十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属于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有一定的辨别是非的能力,所以在离婚案件中,处理子女随谁生活的问题上,应考虑到子女的个人的意愿。 但是这并不是说十周岁以上未成年子女可以随意选择随谁生活,法院一般在父方母方同争抚养权,且双方都具有抚养子女的条件时,才考虑子女个人的意见。
二、离婚的抚养权有什么规定?
1、 两周岁以下的子女,一般随母方生活。
2、 父母双方协议两周岁以下子女随父方生活,并对子女健康成长无不利影响的,可予准许。
3、 对两周岁以上未成年的子女,父方和母方均要求随其生活,一方有下列情形之一的,可予优先考虑:
(1)已做绝育手术或因其他原因丧失生育能力的;
(2)子女随其生活时间较长,改变生活环境对子女健康成长明显不利的;
(3)无其他子女,而另一方有其他子女的;
(4)子女随其生活,对子女成长有利,而另一方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或者有其他不利于子女身心健康的情形,不宜与子女共同生活的。
4、 父方与母方抚养子女的条件基本相同,双方均要求子女与其共同生活,但子女单独随祖父母或外祖父母共同生活多年,且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女或外孙子女的,可作为子女随父或母生活的优先条件予以考虑。
5、 父母双方对八周岁以上的未成年子女随父或随母生活发生争执的,应考虑该子女的意见。
6、 在有利于保护子女利益的前提下,父母双方协议轮流抚养子女的,可予准许。
法院会根据上面的条件来作出孩子抚养权的具体判决。
离婚时决定子女的抚养权,必须有利于子女的身心健康,有利于子女的成长,要有良好的成长环境。抚养权和探视权并不能同时存在,拥有抚养权就没有探视权,拥有探视权就没有抚养权,还要支付抚养费。
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过失致人死亡犯罪事实。二有证据证明过失致人死亡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三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主观上系过失最直接的证据是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但应当结合案发时间与地点、案发具体经过、案发时
(0)人喜欢2024-03-20可以的,没有结婚证和准生证并不影响当事人到医院生孩子。生育子女之后只需要到有关部门进行办理出生登记即可。通常需要办理好结婚证之后才能够办理准生证。同时如果没有办理好准生证的话,是办不了生育保险的。
(0)人喜欢2024-03-20交通事故赔偿标准中的医疗费主要包括挂号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治疗费、住院费和药费等。医疗费赔偿金额=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误工费是指受害者在遭受伤害和完全恢
(0)人喜欢2024-03-20离婚的人要重新登记要办带上身份证,离婚证等到其中一方的户口所在地办理。办理时双方当事人提供身份证和户口本的原件,2寸双方近期免冠半身合影照片到户口所在地民政局办理结婚登记。而且复婚同结婚所要履行的手续
(0)人喜欢2024-03-20一有证据证明发生了过失致人死亡犯罪事实。二有证据证明过失致人死亡是犯罪嫌疑人实施的。三有证据证明犯罪嫌疑人主观上系过失最直接的证据是犯罪嫌疑人供述和辩解,但应当结合案发时间与地点、案发具体经过、案发时
(0)人喜欢2024-03-20办理离婚手续的时候,孩子的抚养权可以归男方,也可以归女方,若双方是通过协议离婚的,在离婚协议中应该明确抚养权归属问题,如果是通过诉讼离婚的,确认孩子抚养权,要考虑孩子的年纪,双方的经济条件。
(0)人喜欢2024-03-20可以的,没有结婚证和准生证并不影响当事人到医院生孩子。生育子女之后只需要到有关部门进行办理出生登记即可。通常需要办理好结婚证之后才能够办理准生证。同时如果没有办理好准生证的话,是办不了生育保险的。
(0)人喜欢2024-03-20交通事故赔偿标准中的医疗费主要包括挂号费、检查费、化验费、手术费、治疗费、住院费和药费等。医疗费赔偿金额=诊疗费+医药费+住院费+其他。误工费是指受害者在遭受伤害和完全恢
(0)人喜欢2024-03-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