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4-06-23人气:作者:佚名
一、离婚后争取两个孩子抚养权的方式是什么?
1、突出自己的工资收入或经济条件的优势。
2、突出自己的受教育程度、所居住的环境等人文方面优势。
3、突出自己及自己父母能给孩子陪伴。
4、证明孩子有长期与自己生活的习惯。
5、证明对方存在不利于孩子成长的因素。
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子女无论由父或者母直接抚养,仍是父母双方的子女。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离婚后,不满两周岁的子女,以由母亲直接抚养为原则。已满两周岁的子女,父母双方对抚养问题协议不成的,由人民法院根据双方的具体情况,按照最有利于未成年子女的原则判决。子女已满八周岁的,应当尊重其真实意愿。
二、离婚时争夺子女抚养权要考虑的问题
1、孩子的年龄
离婚时想要孩子的抚养权,首先要考虑孩子多大了。2周岁以下的孩子,是比较依赖母亲的宝宝,考虑到宝宝们的需要,父母离婚时,2周岁以下的宝宝一般是判给母亲的。宝宝实在是不能跟母亲生活的,才会考虑让他跟父亲生活。
孩子确实是无法跟随母亲生活,如母亲患有久治不愈的传染性疾病或其他严重疾病,子女不宜与其共同生活,或是母亲自己不想要抚养孩子,而父亲又要求孩子随其生活的,2周岁以下的宝宝的抚养权就归父亲了。
对2周岁以上的孩子,就要综合考虑孩子父母两方的条件,从有利于孩子的身心健康来决定孩子到底跟谁生活比较好。
孩子是10周岁以上的,别忽略孩子的想法,因为跟谁生活比较好,这时候的孩子已经有了一个初步的判断。
不管怎么样,一切为了孩子好。如果轮流抚养孩子对孩子更好,父母轮流抚养也是可以的。
2、父母的状况
孩子2周岁以上,父母两人都想要孩子,谁能优先得到孩子抚养权?
一方如果做了绝育手术或者其他的原因导致已经丧失生育能力,这辈子可能就这么一个孩子,法院会考虑照顾这一方,将孩子抚养权判给他。甚至,即使没有丧失生育能力,但这一方没有其他孩子,另一方却有其他孩子的,没有其他孩子的一方也会更有优势。
孩子如果一直由一方照顾,改变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明显不利,法院会判给照顾孩子的一方。
父母争夺孩子的抚养权,不仅考虑父母自身的条件,父母各自的家庭情况也是很重要的一个因素。现在的孩子由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照顾居多。在孩子父母抚养孩子的条件基本相同的情况下,如果孩子一直跟随祖父母生活多年,祖父母要求并且有能力帮助子女照顾孙子,法院会考虑将孩子判给孩子的父亲。反之亦然。
就需要收集相应的证据,要么证明自己的抚养更有利于子女的健康成长,要么证明对方的抚养有损子女成长,这样获得抚养权的可能性才会大一些,但是实际操作中还是比较复杂的,如果女方与男方条件相当,那么男方对抚养权的争取可能就存在一定困难,这种情况下建议可以委托专业的律师来提供法律帮助。
员工不属于工伤死亡的赔偿还是需要赔偿相关的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不管是工伤死亡的还是非工伤死亡,在用人单位给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的情况下,所有的赔偿费都是由社会保险公司支付的,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给劳动
(0)人喜欢2024-06-23商事仲裁当事人不服裁决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撤销仲裁。但是需要注意的就是时间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必须要在6个月的时间之内才能够提出来,否则的话就是属于超期,没有办法处理。
(0)人喜欢2024-06-23用人单位辞退员工不给补偿是可以的,但是是需要符合法定的条件的。用人单位在种情形下,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需要支付一定经济补偿或赔偿。这些规定都是强制性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
(0)人喜欢2024-06-23备孕期间公司辞退是可以的。但是怀孕期间公司是不允许开除孕妇的。为了保护女职工的权益,国家法律规定,女职工怀孕、哺乳的,用人单位不得辞退。女职工怀孕期间不能适应原工作的,用人单位应当根据医疗机构的证明,
(0)人喜欢2024-06-23离婚后争取两个孩子抚养权的方式是提交有关的证据证明“最有利于孩子”即可。离婚后,一方抚养的子女,另一方应负担必要的生活费和教育费的一部或全部,负担费用的多少和期限的长短,由双方协议;协议不成时,由人民
(0)人喜欢2024-06-23员工不属于工伤死亡的赔偿还是需要赔偿相关的丧葬费、死亡赔偿金等。不管是工伤死亡的还是非工伤死亡,在用人单位给劳动者购买社会保险的情况下,所有的赔偿费都是由社会保险公司支付的,但是如果用人单位没有给劳动
(0)人喜欢2024-06-23商事仲裁当事人不服裁决可以向仲裁委员会所在地的中级人民法院提出申请撤销仲裁。但是需要注意的就是时间方面的限制性规定,必须要在6个月的时间之内才能够提出来,否则的话就是属于超期,没有办法处理。
(0)人喜欢2024-06-23用人单位辞退员工不给补偿是可以的,但是是需要符合法定的条件的。用人单位在种情形下,解除或者终止劳动合同时,需要支付一定经济补偿或赔偿。这些规定都是强制性规定,用人单位不得违反。否则,将承担相应的法律后
(0)人喜欢2024-0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