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统习俗之梧州过年习俗 梧州的传统节日

时间:2023-10-01人气:作者:佚名

传统习俗之梧州过年习俗 梧州的传统节日

文章目录:

1、传统习俗之梧州过年习俗

2、除夕有哪些传统习俗

3、传统习俗之温州过年习俗

4、七夕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5、珠海过年的传统习俗有什么

6、猜你喜欢:

1、传统习俗之梧州过年习俗

一年之计在于春,新的一年开始了,春节赋予了我们许多的寓意,比如团团圆圆、恭喜发财、平平安安等等,每个地方习俗都有差异,那么梧州有哪些过年习俗。

吃年夜饭

吃年夜饭,可以说是至今保留得最完整、最有“年味”的传统习俗。每年的除夕晚上,一家子围在一处,欢欢喜喜吃一顿团团圆圆的年夜饭。这顿年夜饭,除了辞旧迎新,寄托对来年的期望,更重要的是一家老少能团聚。一般而言,这顿除夕年夜饭,吃的并不是什么山珍海味,只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家常菜。不过,年夜饭的菜名都会被赋予“好意头”。<

2、除夕有哪些传统习俗

除夕是新年的前一天,意味着辞旧迎新,一般来说,除夕是一年中最忙碌的一天,因为人们要把过年的准备工作全部做完。此外,作为传统节日,除夕习俗也是相当地多。那么本期老黄历带大家了解一下,除夕有哪些传统习俗吧。

年夜饭

除夕这一天对华人来说是极为重要的。这一天人们准备除旧迎新,吃团圆饭。大年夜,丰盛的年菜摆满一桌,阖家团聚,围坐桌旁,共吃团圆饭桌上有大菜、冷盆、热炒、点心,一般少不了两样东西,一是火锅。一是鱼。火锅沸煮,热气腾腾,温馨撩人,说明红红火火;“鱼”和“余”谐

3、传统习俗之温州过年习俗

过完一个年就又老了一岁。不过在以前过年的时候还是很热闹的。只是近几年来,春节越来越缺乏生气了。不再有那么多的小孩子跑来跑去。不过一些传统的习俗还是不能忘的。本文为你介绍温州的过年习俗,一起来看看都有什么吧。

开门炮:初一凌晨,家家户户第一件事是争先恐后打“开门炮”,全城一片爆竹声,象征送旧迎新和接福,俗谓“接年”。打“开门炮”也有惯例,一般是先放小鞭炮一串,称“百子炮”;再放双声大爆竹,大爆竹只放三发,意谓可解除一年的疫疠灾晦,并表示接新年。

要求三发都响,声音宏亮清脆,最为吉祥。俗信打“开门炮”越早越好,象征今年随便做什么事都会顺利,如意发财,种田人会五谷丰登。有些地方在打开门炮时,还口中念念有辞:“开大门,放大炮;财亦到,喜亦到。”一般鞭炮的外皮和里皮均一色通红,燃放后纸花满地,灿中云锦,形成了满堂瑞色,喜气洋洋。现在放鞭炮在城镇已被禁止,但在农村和渔岛上仍可燃放。

拜六神:打过开门炮,各家男女穿新衣。主妇烧佛茶,以江西瓷碗盛各种祭品,供于香案。中堂悬挂祖宗图像,先拜祖宗,再拜六神(灶神、檐头神、白虎爷、井神、土地神、财神)。民间认为这六位神祗,是每家的保护神,新年祭拜,主要祈求全年人口平安,家业兴旺。

接三神:拜过六神后,又在中庭摆起小方桌,盛米一碗,盖以红纸,周围粘固,端放桌上,烧香点烛,虔诚膜拜,叫做“接三神”(即道教的玉清、上清、太清),祭后移到室内,直到正月初四,才送神撤座。

4、七夕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七夕节被现在人们当作为我国情人节,牛郎织女的故事是四大民间爱情传说之一,锻造出了七夕节的文化内涵,丰富了节日的气氛,那么,本期的老黄历就带大家一起来看看七夕的传统习俗有哪些。

投针验巧

这是七夕穿针乞巧风俗的变体,源于穿针,又不同于穿针,是明清两代的盛行的七夕节俗。明刘侗、于奕正的《帝京景物略》说:“七月七日之午丢巧针。妇女曝盎水日中,顷之,水膜生面,绣针投之则浮,看水底针影。有成云物花头鸟兽影者,有成鞋及剪刀水茄影者,谓乞得巧;其影粗如锤、细如丝、直如轴蜡,此

5、珠海过年的传统习俗有什么

在珠海,过年习俗有很多。其中清·李调元《南越笔记》元日元夕说:元日拜年,烧爆竹,啖煎堆白饼沙壅,饮柏酒。元夕张灯,烧起火,十家则放烟火,五家则放花筒。珠海的人们在春节,拜年、吃年糕、吃煎堆等等。本期小编带来了珠海的春节习俗。

在漫长悠久的历史岁月中,春节从萌芽到定型,不断发展,形成独具中华民族特色、丰富多彩的习俗。春节期间,珠海都会有飘色、鹤舞、耍凤鸡、八音锣鼓等带有浓郁的民族特色表演。

飘色

珠海飘色是传统民间艺术,起源于明朝天启年间,(珠海乾务镇人)梁国栋任江西省彭泽县令时由江西传入,至今已有300多年的历史。乾务飘色多取材于民间故事,造型奇特,制作工艺精致。至今保留人工抬色的传统,每队飘色均辅有领路牌、罗伞、护色等,阵容庞大,色彩夺目,观赏性强。

乾务飘色有三台飘色,分别是乾北的“仕林祭塔”、乾西的“螃蟹过江”和乾东的“喜鹊练梅”最为着名。为热烈庆祝澳门回归祖国八周年,珠海市斗门区八音队、斗门区乾务飘色队和金湾区三灶鹤舞表演队近百人,走进澳门的大街小巷,参加“龙狮飞舞大巡游”活动,营造出热闹欢乐的节日气氛。这是由澳门北区社区组织的“万众欢腾庆回归八周年”系列活动之一。飘色队表演的《观音坐莲》和《哪咤闹海》,深受澳门同胞的喜爱。

鹤舞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新入选项目)。由广东省珠海市申报的“鹤舞(三灶鹤舞)”入选,列入传统舞蹈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珠海鹤舞一般在大型的祭祀或元宵庆典表演,分布在珠海市金湾区三灶,源于宋代,至今已有700多年历史。鹤舞表演时伴有打击乐,气氛欢快而热烈。

它是三灶人民在长期的生产和生活实践中,模仿白鹤的神态动作,研究白鹤的生活习性而创造出来的民间舞蹈,长期历史发展过程中,鹤歌鹤舞按照它原来的样子原汁原味保留下来。

世博期间,三灶鹤舞将演绎仙鹤临门、觅食、洗嘴、梳毛、嬉戏等过程,造型逼真,舞姿生动传神。

耍凤鸡

前山凤鸡舞也叫耍凤鸡,其前身为凤舞、雄鸡舞。起源于明朝,盛行于清末民初。凤鸡舞道具用篾做成,外形似鸡,舞动时,不用锣鼓指挥,而是有节奏的哨声指挥。

凤鸡舞有一套完整的表演程序:金鸡探望、金鸡戏水、金鸡梳妆、金鸡寻宝、金鸡瑞步、金鸡起舞,整个环节表演完,不断重复以上程序,最后是“尾声退场”。

以前村里大型的祭祀或元宵庆典活动,都有金龙出游,凤鸡相伴,以一只凤鸡、一条鲤鱼为金龙引路的巡游队伍。在表演过程中,可以看到舞凤人在凤鸡体内舞动,随着哨子的吹奏,好似鸡的啼叫声,跟着哨子的节奏做伸颈、扑翼,用脚爬沙觅食、啄食,跳出左转圈或右转圈的花式表演,或金鸡独立等高难度的动作。这一系列动作,形态生动,逗人喜爱。

凤鸡舞是前山的传统,前山文化站人员介绍,现在前山凤鸡舞分别被列为市级和区级非遗名录,凤鸡舞还作为表演项目参加了珠海市首届民间艺术大巡游,并赴澳门参加表演。经过培养,现在能够耍凤鸡舞的年轻人已有20多位,这一传统的民间艺术正在焕发新的活力。

八音锣鼓

八音是我国古代乐器合奏的名称,根据制作材料的性能及发音原理,分为金、石、丝、竹、匏、土、草、木等八类。锣鼓柜又称八音柜,柜前后装有抬杠供两人抬柜之用,柜上装有小鼓、铜锣、铜钹、木鱼等敲击乐器。八音锣鼓是斗门乡村婚嫁喜庆或民间艺术巡游必不可少的表演项目。表演时鼓乐齐鸣,锣鼓喧天,场面气氛热闹。

6、猜你喜欢: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