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10-25人气:作者:未知
1、茂腔文化,茂腔逼婚记的剧情赏析
2、京剧九江口唱词赏析,京剧九江口剧情
3、极具艺术特色的青岛茂腔文化
4、茂腔文化了解,茂腔发源地是哪里
5、茂腔文化,关于茂腔《借年》的剧情概况
6、猜你喜欢:
《逼婚记》是茂腔中的经典剧目之一,讲述的是明朝末年,国舅洪彦龙看中才子之妹兰贵金,想要逼婚的故事。该剧以正义为结尾,深受观众喜欢。那么,接下来,就让我们一起去具体了解关于逼婚记的剧情吧。
明朝末年,居住在济南府的国舅洪彦龙,在重阳节千佛山庙会上,看中了济南府有名才子兰中玉之妹兰贵金,要抢回府中成亲,由于历城知县阻挡,兰贵金才得以逃脱。
随后,洪彦龙以赏菊吟诗为名,将兰中玉骗进府中,逼其代妹应亲。兰中玉坚决不允,洪彦龙大怒,把兰中玉锁于客厅,威胁他不允亲事不准出府
京剧中有一出戏为:九江口。虽然九江口在以前可能都很出名,但是对现在这个年代的年轻人来说,似乎对这出戏没有那么多的了解,那么本期京剧文化,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京剧九江口的剧情和它的唱词赏析。
元末,群雄并起,割据一方。北汉皇帝陈友谅与吴王张士诚结为姻亲。陈友谅遣胡兰前往,迎接张仁前来与女儿成婚;约定九月重阳合兵共灭朱元璋。途中,胡兰、张仁被朱元璋擒获。刘伯温用计,劝降胡兰,派大将华云龙冒充张仁,与胡兰返回陈营,将出兵日期改为八月十五。
北汉元帅张定边老谋深算,初见“张仁”渐生怀疑。但陈友谅颟顸昏庸,宠爱女婿。张定边无奈,只得回营拷问胡兰。胡兰供出真相,张定边闯宫,要将奸细华云龙抓去审问。陈友谅传胡兰前来对质,但他已畏罪自尽。张定边一片忠心,却得不到陈友谅的信任,只得大闹花堂,在婚礼上将华云龙抓走。陈友谅大怒,派人救回“张仁”,并将张定边帅印追回。八月十五中秋节,陈友
谅如约出兵,张定边中途阻拦,未能挽回。陈友谅果然中计,幸亏张定边带领八百护卫军,改扮成渔民模样,埋伏在九江口,奋力勇战,陈友谅才得以逃生。
(华唱西皮导板)换衣巾跨战马登程前进,(接唱西皮三服)奉将今到都阳假扮张仁。此一番去诈亲身人险境,闯虎穴必须要见机而行;仗雄才凭孤胆从容镇定,管叫他君臣们以假当真。遥望见果石矾江心帆影,(接唱摇板)离江岸且登舟星夜而行。
(陈友谅唱西皮摇板)席前之事休再念,(华接唱西皮快板)张定边者谋深算不虚传。席问盘查似冷箭,险被他识破了巧机关。虎口板牙要大胆,千方百计来周旋。从容进宫把礼见,近水楼台我要早占先。(张唱小导板)闻言怒火高万丈,(接唱摇板)云龙小儿听端详:胡兰亲自写罪状,还敢在此逞刚强!
(华唱摇板)胡兰招供本虚谎,杀人灭口事昭彰。你今无端来诬枉,分明是暗箭把人伤!(张唱快板)说什么暗箭把人伤,自己做事自思量。双眼不花明亮亮,冰雪焉能见太阳:(华唱)三番两次来容让,步步逼人大猖狂。口声声道俺是敌将,合兵之事怎商量。(张唱)玉山合兵是虚谎,休得信口乱雌黄!
(华唱)岳父中秋发兵将,(张唱)除非日出在西方。(华唱)难道你敢把命抗?(张唱)提兵调将某作主张。(华唱)岳父发兵你阻挡,莫非你私通朱元璋!(张唱)血口喷人胡乱讲,老夫我抓你去到公堂。(华唱)老儿休得不自量,(张唱)快快实招免祸殃!
(华唱小导板)你今要俺招供状,(接唱散板)除非是胡兰再还阳!(张唱)胡兰畏罪把命丧,小儿借机说短长。你是金陵来敌将,某不容奸细进鄱阳!
(张唱西皮散板)主公做事不思量,忠言逆耳我无主张。满怀忧愤回府往——闻听此事着了慌!事到临头无计想,张定边今夜晚我要大闹花堂!
(张唱二黄摇板)看夕阳照枫林红似血染,秋风起卷黄尘四野凄然!张定边忧国事心中烦乱——进忠言拦御驾力挽狂澜。(白)哎,主公啊!你此番发兵玉山,必中那刘伯温的诡计,轻者损兵折将,重者全军覆没。想老臣与主公乃是患难兄弟,情同骨肉一般;这十万大军,战将千员,也是老臣亲手教练。眼睁睁你们自入龙潭,葬身虎口,这北汉基业就要化为飞灰,怎不令人可惜呀!
怎不令人可惨!怎不令人……唉!(唱二黄碰板)心似火燃,休怪臣说出了不利之言。你此番到玉山你必遭暗算,因此上头戴麻冠,身穿重孝,将主阻拦。劝主公幡然醒悟当机立断,劝主公听臣言,将人马撤回还,十万儿郎得安全,臣纵然是粉身碎骨落得个心甘。主公啊!
戏曲是中国特色的舞台表演形式,广泛流传在全国各地,因为各地方文化的不同,形成不同的曲艺腔调形式。青岛茂腔就是流传胶东半岛的一种地方戏曲,也是最能展现山东地区特点的剧种,有着“胶东之花”的赞誉,贴近青岛文化的大众生活的小戏。
胶州茂腔概述
茂腔是流行于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地方小戏,传说因有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周姑调”,它最初是民间哼唱的小调,又有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而演唱得名“肘鼓子”。在其形成和发展过程中,茂腔大约在清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一带。因其上下句结尾处“噢嗬罕”三字耍腔,形成特点,所以,又称“噢嗬罕”或“老拐调”。
青岛地区的胶州茂腔是山东茂腔的典型代表,茂腔原名肘子鼓、肘股子,始为城乡民间流传的口语化、唱腔简单的剧种。因发展过程中有旦角唱腔下句尾音翻高八度的唱法即“打冒”而得名,一般是用来表现妇女的哀怨以及社会伦理道德。
历史溯源
茂腔的起源可以认为是来自于明、清的民间小调,并带有说唱性质,初始为乡间流传的、口语化的、唱腔简单的地方小调。后来,在民间说唱形式“肘鼓子”的基础上,吸收花鼓秧歌的表演形式及剧目,逐步形成为“肘鼓子”声腔系统。
艺术特点
就中国戏曲来说,无论是广为人知的大剧种,还是生存在乡下农的地方小戏,其艺术特点都作为支撑一个剧种赖以生存的力量。然而,民间小戏与大剧种在程式性的程度上尚存在差异。
声腔特点
第一,艺术内涵兼容并蓄。胶州茂腔在向外流传衍化时,尽管是从一个比较统一的曲调(姑娘腔)开始的,但其唱腔系统还很不完善。一般来说,一个声腔系统封闭性和约束性也就越强,说明它的系统越是成熟和完善。在胶州茂腔的主奏乐器上就有最明显的体现。
第二,表演形式通俗易懂。胶州茂腔属于地方小戏,与在同一地区流行的皮黄、梆子、弦索等声腔中的地方大戏剧种有着明显的区别。在演出形式上,胶州茂腔是由开始的一人演唱发展到现在的到多人演唱,所以他们的演出都比较贴近人民大众的生活。
第三,唱腔风格简单纯朴。胶州茂腔具有的民间性,所以在某种意义上决定了其唱腔风格。从胶州茂腔各剧种的现状来看,唱腔基本都比较朴实,接近群众。尽管各剧种的板眼形式有所不同,但在句式结构的基本原则和唱字的安排却具有相似的特点,各剧种在演唱方法上没有全假声演唱的,让人听来十分亲切。
第四,剧目应用亲切质朴。肘鼓子自其产生之初,就深深扎根于民间,是在民间花鼓秧歌的基础上衍变形成的,与群众的生产生活紧密融为一体。唱词词格的变化直接反映了肘鼓子的群众化过程,说明它更为通俗。后来肘鼓子分化为柳琴、柳腔、灯腔、五音戏等多个地方剧种。
茂腔,山东地方戏剧剧种之一,被誉为“胶东之花”。今天,小编要介绍的是关于茂腔的发源地,看看它是发源于何地,关于其名称的不同叫法是不是也和茂腔的发展有关系呢?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茂腔发源地:
茂腔是流行于山东省潍坊、青岛、日照等地的传统地方戏曲,最初为民间哼唱的小调,称为“周姑调”,传说系因一周姓尼姑演唱而得名,又称“肘子鼓”,据说是因民间艺人肘悬小鼓拍击节奏演唱而得名。
茂腔大约代道光年间已广泛流传于山东半岛一带,流传过程中吸收本地花鼓
茂腔,有着强大的艺术感染力和生命力,和人民的生活密不可分,展现了生活中的一些生活状态,民间爱情故事等等,都是观众们最乐意看的内容。今天,要介绍的是关于《借年》这部戏剧的剧情概况,快歌小编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书生王汉喜因家境贫寒,大年除夕,奉母命到未来的岳父家借年去。汉喜来到岳父家院内,看到上房家正欢度新年,深感自己处境寒酸,正自惭形秽,徘徊不前,突闻有人走来,无处可躲,慌忙中误入未婚妻爱姐闺房回避。
恰巧来人正是爱姐和陪她一同回到闺房安歇的嫂子。爱姐回到闺房,因
长江发源地黄河发源地黄河的发源地发源地怎么样京剧发源地京剧的发源地京剧的发源地是哪里中华文化发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