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7-29人气:作者:未知
1、优秀地方戏剧剧目,河北梆子辕门斩子词
2、河北地方戏曲的奇葩:河北梆子
3、梆子名篇剧目之一:河北梆子宝莲灯选段
4、梆子名篇剧目之一:河北梆子彭蕙蘅简历
5、河北梆子和京剧的区别,河北梆子有哪些剧目
6、猜你喜欢:
说起河北相信大家第一想到的就是红色革命狼牙山五壮士。巍巍太行作为全国知名的革命圣地大家又对他了解多少呢?河北长城沿线风光更是美不胜收,不过今天小编要讲的不是风景那是什么呢?是河北最具特色的河北梆子代表性剧目辕门斩子希望大家喜欢。
宋朝时期,辽南下入侵,几番交战未果,辽邦摆下“天门阵”以赌输赢,杨延昭之子杨宗保去穆家寨取降龙木,被穆桂英所擒,穆桂英因爱慕杨宗保的人品武艺,私自招亲。杨宗保回营后,杨延昭大怒,将亲生儿子宗保绑在辕门欲将其斩首。众将保本,杨不允,言道再有保本者斩。
众将无奈,请出八贤王赵德芳,赵求情仍不允,以官压之,杨辞官,赵亦无奈。佘太君求情,杨还是不准,佘太君相逼,杨要自杀,佘太君也无法。此时穆桂英为救自己所爱的人,携带降龙木投宋,帐前保本,杨仍不允,穆大怒,杨惧,赦免宗宝,穆桂英献上降龙木,与杨宗宝夫妻合作大破天门阵。
在脍炙人口的唱段“忽听得老娘亲来到帐外”中,杨延昭面对母亲的求情,先是委婉拒绝,继而耐心解释,最后慷慨陈词。第一句,表现了因母亲突然到来的惊诧。接下来的“迎娘、见娘、拜娘,行腔徐缓逶迤,唱出对老母的一片敬爱之情。“秦甘罗十二岁身为太宰,石敬瑭十三岁拜将登台。
三国中周公瑾名扬四海,十岁上学兵法颇有将才,十二岁掌东吴水军元帅,他看着曹孟德缺少英才,在赤壁用火攻神鬼难解,烧曹兵八十万无处葬埋。这都是父母生非神下界,难道说小奴才是禽兽投胎?”以上十句向母亲申诉斩子根由,喷吐有力,言之凿凿,理直气壮。“叫焦赞——”一声“嘎调”拔地而起,直冲云天,尖锐凌厉,势不可挡。表现了自己执法如山、不殉私情的坚定意志。
下面我们来欣赏一下他的唱词
杨延昭唱:忽听得老娘亲来到帐外,
杨延昭下位去迎接娘来。
见老娘施一礼躬身下拜,
问老娘驾到此所为何来?
老娘亲怒冲冲愁眉难解,
莫不是为宗保这不孝的奴才?
儿命他领人马巡查边界,
谁叫他穆柯寨私配裙钗?
因此上儿将他捆绑帐外,
问老娘儿斩他该是不该?
娘道他年纪小孩童气概,
讲几个年幼人娘且听来:
秦甘罗十二岁身为太宰,
石敬瑭十三岁拜将登台。
三国中小周郎名扬四海,
十岁上学道法人称将才。
十二岁掌东吴水军元帅,
他看那曹孟德如同婴孩。
在赤壁用火攻神鬼难解,
烧曹兵八十万无处葬埋。
这也是父母生非神下界,
难道说小奴才是禽兽投胎?
昨日里斩八将头挂营外,
老娘亲你不把军令放开。
今日里斩宗保娘把儿怪,
坐帐前哭啼啼珠泪满腮。
将宝剑悬挂帐外,
老娘亲再讲情儿自刎头来。
【结束语】为破阵,八贤王、佘太君随大军驻守边关抵抗。元帅杨延昭派其子杨宗保出营巡哨,宗保在穆柯寨与穆桂英交战,被绑赴穆柯寨。宗保、桂英一见钟情,遂结为夫妻。宗保返营后,杨延昭大怒,要将宗保在辕门斩首示众。佘太君、八贤王两次求情未果,穆桂英得知消息后,救夫心切,向六郎献上破阵急需的“降龙木”,并允宗保戴罪立功。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它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的反应现实生活,具有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成为中国北方影响较大的剧种之一。
那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从河北文化的角度去看看河北梆子戏曲吧!
河北梆子起源
河北梆子由流入河北的山陕梆子蜕变而成,形成于清道光年间(1821-1850)。山陕梆子流入河北的历史较久,在清代有关记载中,有的称秦腔、有的称乱弹、有的称西部,有时也叫弋阳梆子。其具体流入时间,据刘献廷之《广阳杂记》载:秦优新声,有名乱弹者,其声甚散而哀。
刘生于清顺治五年,逝于康熙三十四年(1648-1695年),所记是十七世纪末他在北京及其周围地区的见闻,证实此时京畿地区已有“秦声”或谓“乱弹”(即梆子腔)在流行。至乾隆时,秦腔愈益盛行,对昆曲已形成压倒之势,如乾隆九年(1744年)的《梦中缘传奇》序载:“长安(北京)之梨园,所好唯秦声、罗、弋。厌听吴骚,闻歌昆曲,辄哄然散去。”此后,“至嘉庆年,盛尚秦腔,尽系桑间濮上之音。”(《都门纪略》词场序)以上所列,说明至迟康熙中叶京畿地区已有了秦腔,延至乾嘉一直有演出活动。
山陕梆子流入河北后,在长期的演出过程中,为了赢得当地群众的赏爱,根据当地群众的语言习惯、情趣、爱好等,在艺术上进行不断改革、创造。特别是后继人才和从业群体的当地化,在演员队伍中,河北人逐渐增多,这更是导致山陕梆子发生变化的重要因素。到了道光年间,长期活动在河北的山陕梆子逐步发展成早期的河北梆子了。
至迟在十九世纪四十年代,河北就有了直隶梆子科班。延至道光末年,在京南雄县马务头和定兴相继又涌现出三庆和、祥泰等直隶梆子科班。学生多系当地穷苦农民子弟。教师中既有梆子艺人,也有高腔、梆子兼能的艺人。此班出科的艺徒,主要活动于定兴、徐水、容城、高阳、霸县一带。道光年间的科班,当属最早的河北梆子科班,也是河北梆子诞生的重要标志。
河北梆子的艺术特点
河北梆子唱腔分有生、旦、丑三行。属于生行的小生、武生、基本都用老生唱腔,但不唱大慢板;属于旦行的花旦、刀马旦、彩旦、老旦等则用青衣唱腔,亦很少唱大慢板;净行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基本板式,有小慢板、二六、尖板、流水四种,但不甚完备;丑行也有一套自成体系的唱腔,除无大慢板外,其他板式俱全。
男女声唱腔,采用同宫同腔,男演员唱来较为吃力。正调唱腔是微调式,反调唱腔为宫调式。唱腔中的四、五度大跳进,是旋律进行的突出特点。演唱上讲究“腭嗽”、“喷口”、“砸夯”等特殊技巧,听来慷慨激越,淋漓痛快。
河北梆子《宝莲灯》创作于上世纪50年代末,讲述了沉香劈山救母的神话传说。
《宝莲灯》剧情跌宕起伏、扣人心弦,是河北梆子的一部知名代表作。
那么就让我们从中选取部分唱段,一起来聆听这曲折神奇的故事。
河北梆子《宝莲灯》,讲的是宋时有个书生叫做刘彦昌,一日彦昌上华山采药,在圣母庙乘兴题诗,与华山三圣母喜结良缘,相互缔婚,后三圣母在山中生子,取名沉香。
三圣母之兄二郎神闻妹思凡,勃然大怒,欲捉拿圣母,但圣母有宝莲灯在手,其威力巨大,二郎神奈何不得,遂派孝天犬盗走宝莲灯,在圣母生子之后,将圣母抓走,压在了华山之下。
而沉香则被霹雳大仙救走,并将其养大,授以武功,十五年后,沉香奉师命下山救母,在圣母庙中与刘彦昌相遇,父子相认。随后,沉香打败了二郎神,他用巨斧劈开华山,救出圣母,一家团圆。
以下唱词,是主人公多年后再登华山时抒发的悲叹:
十五年前登此峰,
人正青春花正红。
此处得见圣母面,
红纱留诗情意浓。
宝莲灯前把亲订,
生下沉香小娇生。
恨二郎凶狠豺狼性,
华山下压圣母怙恶行凶。
娇妻幼子无踪影,
彦昌独自受孤零。
何年圣母重出世,
华山依然庆升平。
但愿圣母多保重,
有朝一日在相逢。
恨不能将华山推倒,
一刹时头昏眩无力支撑。
结束语:《宝莲灯》是河北梆子中的重要作品,历史上,裴艳玲、齐花坦、田春鸟、周春山等一大批知名戏曲艺术家都曾演出该剧。近年来,河北梆子《宝莲灯》主打青春牌,起用更多青年演员扮演角色,并将它带进了各地高校,让年轻人也能领略古老的河北梆子的风采。
提起彭蕙蘅这个名字,河北梆子的爱好者们一定相当熟悉。
作为著名的河北梆子旦角演员,她凭借一部《美狄亚》红遍海内外,受到无数赞誉。
那么就让我们来了解彭蕙蘅,这位视河北梆子艺术如生命的艺术家。
彭蕙蘅,1966年2月生,河北隆尧人,一级演员,1984年毕业于河北省艺术学校,后分配到河北省梆子剧院,师从贾桂兰、刘香玉等河北梆子名家。曾于1996年荣获第十三届中国戏剧“梅花奖”,为当时最年轻的梅花奖获奖演员。
使彭蕙蘅获得巨大成功的当属《美狄亚
在中国戏曲文化上分有着很多不同的派别跟唱腔,河北梆子就是其中一个唱腔中非常重要的一个。河北梆子也是流传于北方的河北附近地区。本期戏曲大全了解河北梆子和京剧的区别以及河北梆子的剧目。
河北梆子是中国梆子声腔的一个重要支脉,形成于清道光年间,清光绪初年进入兴盛时期。河北梆子在剧种方面不仅擅长于表现历史题材,而且能很好地反映现实生活;在舞台艺术上,无论是音乐、表演以及舞台美术方面,都有极大的变化和明显的提高,从而使河北梆子增添了明朗、刚劲、华丽、委婉的特点。
流行于河
河北梆子蝴蝶杯选段京剧辕门斩子河北梆子特点河北梆子介绍河北梆子晚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