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古族的“萨吾尔登”由来及历史(蒙古舞萨吾尔登视频)

时间:2023-10-12人气:作者:未知

蒙古族的“萨吾尔登”由来及历史(蒙古舞萨吾尔登视频)

文章目录:

1、蒙古族的“萨吾尔登”由来及历史

2、蒙古族的敖包的由来,敖包的起源历史

3、青海蒙古族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变迁

4、历史悠久的蒙古族丧葬文化

5、蒙古族的那达慕由来及历史

6、猜你喜欢:

1、蒙古族的“萨吾尔登”由来及历史

“萨吾尔登”是蒙古族主要的民间舞蹈,这个以表现为主可以自由发挥的舞蹈,在蒙古族深受喜爱,蒙古族不分男女老幼几乎每个人都会跳;而“萨吾尔登”既是蒙古族民间舞曲与歌舞曲的曲牌名称,也是民间舞蹈的统称。下面我们来了解下蒙古族文化“萨吾尔登”的由来及历史。

“萨吾尔登”是新疆蒙古族居住区一种乐舞的名称,是以蒙古族乐器“托部秀尔”(弹拨乐器)伴奏,以表现马为主、又可自由发挥的舞蹈形式。“萨吾尔登”乐曲中有许多是以马为标题,专门描绘马的形象如走马、快马乃至跛马的曲调,而这些曲调为人们所熟知,因此,表演者或独自表现信马漫步草原、或两人表现双马竞技,虽然只在原地而舞,但观众依然感受到他们所展示的意境。表演进入高潮时,乐手更加投入,在快速地弹奏中还不时地模拟马的嘶鸣声,把围坐在毡帐内人们的思绪引向开阔的蓝天、无垠的绿野。

这时,人们随着乐曲的变化自由进场即兴而舞,或表现挤奶、擀毡,或模拟山羊顶角、雄鹰展翅;姑娘们则常用“揉肩”、“轻抖肩”以及“下腰”、“扬手揉臂”等优美的动作,抒发她们对草原美好未来的憧憬与遐想。

关于萨吾尔登一词的由来,有很多种说法。一说是形容一种马步。一说是指弹奏“托布秀尔”琴时,手的来回甩动。一说是由土尔扈特蒙古语“萨吾那”而来,意为马的头上下不停地弹动,“登”是托布秀尔弹奏时发出的“登登”声,两词合二为一,就是萨吾尔登。一说与蒙古语“萨吾尔”、“萨吾尔登”有联系,蒙古族人看到小孩玩耍时常说“萨吾尔、萨吾尔地玩”,看到小孩高兴地蹦跳时常说“萨吾尔登、萨吾尔登地跳”,意指逗人喜爱的小孩动作。

萨吾尔登常在喜庆节日、男婚女嫁、迎宾送客的家宴等娱乐活动时跳。活动场地、人数不限,一般是在毡房和毡房附近的草地上进行。萨吾尔登的动作十分丰富,有表现劳动和日常生活的,如挤奶、捣奶、套马、献茶、敬酒、擀毡、播种、收割等;有表现妇女生活的,如照镜、描眉、梳辫等;有模拟动物的,如模拟雄鹰翱翔,模拟山羊、田鼠,模拟及表现马的各种马步及鸟类的各种动作;还有表现爱情和模拟各种人物形象的。

萨吾尔登分徒手跳、持具跳、载歌载舞跳和对歌对舞跳几种形式。由于受生活、居住环境及服饰穿戴习惯的影响,萨吾尔登下肢动作比较简单,主要风格体现在上肢。手、腕、肩、臂的弹、压、推、拉、揉、绕;以腰为轴的前俯后仰;肩前推则肘后顶,肩后顶则肘前推;脚慢手快,棱角分明;以及每一动作双膝始终带弹性的屈伸颤动形成为萨吾尔登的鲜明特点。

您还喜欢:

维吾尔族的手工艺品:英吉沙小刀

苗族文明的重要表现形式之一:傩文化

苗族的信仰都有哪些呢?

苗族传统节日:牯藏节

2、蒙古族的敖包的由来,敖包的起源历史

蒙古族的敖包是以石块堆积而成,一般都建在山顶或丘陵之上,形状多为圆锥形,高低不等。敖包是蒙古族祭祀的主要载体,由于天地神没有偶像,蒙古人民以堆敖包为象征,成为民族崇拜物。那么,接下来就到蒙古族文化具体了解其由来吧。

敖包起源:

蒙古民族祭敖包的习俗渊源已久,其所祭祀的内容十分丰富。蒙古民族的萨满教崇拜蓝天。在蒙古人的心目中,确有一个至高无上的神灵,就是“长生天”,蒙古人赋予它以极大的神力。《元史》卷72有关于祭天习俗的记载:“元兴朔漠,代有拜天之礼。衣冠尚质,祭器尚纯,帝后亲之,宗戚助祭,其意幽深古远,报本反始,出于自然,而非强为之也。”

在古代蒙古人的观念里,天和地是浑然一体的,认为天赋予人以生命,地赋予人以形体,因此,他们尊称天为慈悲仁爱的父亲,尊称大地为“乐善的母亲”。他们还崇拜山岳,崇拜河流,认为这一切都是由神灵掌管着。

蒙古人因为把一切万物都看作神灵来崇拜,从而也崇拜山川及土地的其他各部分或掌握这部分的神灵,这种圣地可以分成共同的和个别的两类。这个别的圣地就是所说的敖包。所以祭敖包不是单一的祭天或祭地。祭敖包是祭各种神灵,是个综合概念。

这种圣地是各氏族在自己的领地上所建,它起源于氏族社会。具有祭祀祖先留下的这片天地这方山水的意义,因而是祖籍的一种表征。蒙古语中姓氏一词,就是由敖包一词演绎来的。

内蒙乌审旗的哈德亨、艾古尔斤、赫赖德、察哈尔等以氏族为单位供奉的敖包,就是乌审旗的十三个氏族的名义供奉的,因此敖包是氏族的标志,是旗徽的变形。

关于敖包的起源还有一种说法,古时候,茫茫草原,辽阔无边,天地相连,方向不好辨别,道路难以确认,边界容易模糊,于是人们就想了个办法,垒石成堆,当作标志。

敖包原是指在游牧交界之处及道路上用石块或泥土堆积起来以作标记的石堆或土堆。正如《清会典》所记:蒙古;游牧交界之所,无山无河为志者,垒石为志,谓之敖包;。后来逐渐被视为神灵的居所,被作为崇拜物加以祭祀和供奉。于是,原来的界标、路标就变成了祭祀山神、路神、村落保护神等神灵的场所,而且可以根据需要选址建造。

敖包所祭,最初是自然的神灵,尔后又包括祖先的神灵。总之敖包成为神灵所栖之场所。敖包成为某一氏族,某一苏木、某一区域的保护神。方观承《从军杂记》云:;峰岭高处,积乱石成冢,名鄂博,谓神所栖;纪昀《乌鲁木齐杂记》云:鄂博者,累碎石为蕞以祀神,所以它是人们顶礼膜拜的圣地。

3、青海蒙古族文化的历史发展与变迁

青海省接壤西藏、新疆和内蒙古,在经过漫长岁月的演变,由于蒙古族人游牧的习性,有部分蒙古族人民迁徙到了青海境内,繁衍生息,而内蒙和青海在地理上的差异,造就了两地蒙古族人不同的民风民俗,所以青海蒙古族是青海文化独特的一部分。

蒙古族进入以前青海社会状况

在公元13世纪初叶蒙古部众进入今青海省以前,这里已经有了悠久的历史。这个地区的原住居民,对青海蒙古族的历史发展以及青海蒙古族对他们的历史发展,民族间相互关系,都留下了深远的历史影响。为便于了解蒙古族进入这里以前的历史背景,下面叙述一下历史概貌。

在公元1227年以前,今青海省广大土地基本上归三方管辖。其中广大牧业区为吐蕃族即藏族活动地面,其中今玉树州衷谦县一带属南宋的羁縻州诺筰州,由黎州代管。当时青海土地上的主要居民,除藏族以外,有土族的先民,有撒里畏兀儿人裕固族先民,有一定数量的汉人,在西宁城内还有一些回纥人等。

蒙古族进驻青海,统一青海各地并进而统一青茂高原各地,是在上述的历史背景下出现的。民族成分为蒙古族。

自公元16世纪以后,整个蒙古地区处于分裂状态。以大漠为界,分为漠南、漠北和漠西三大部分,每一部分又有若干各具界守的游牧集团。1636年,漠南蒙古十六部49年封建主聚会于盛京,承认皇太极为蒙古可汗大统位,改国号为清,改元崇德。意味着清朝征服了漠南蒙古。也在同年秋,在中国西部地区,卫拉特蒙古和硕特部固始汗率部移据青海。

礼俗风尚

礼俗风尚是一个民族精神文明表现的一种形式。它是一个民族历史文化传统以及情趣、愿望、习惯等社会心理和道德观念的综合表现。在历史传承发展中,受时空制约,也受周围弟民族的影响。在漫长的历史上,青海蒙古族形成了自己特色的礼俗风尚。

居住和行

逐水草而居的蒙古人住圆形白色毡帐,称作“蒙古包”。蒙古包具有便于迁移和抵御风寒烈日,冬暖夏凉,适宜于游牧生活的特点。贵族和王爷等上层人士,又有专门分作卧室、客厅、办公、佛堂、厨房、储藏室用的蒙古包。

蒙古包外近处堆放驮鞍、羊毛、皮张,不远处堆放干牛羊粪(燃料),再前有整齐地钉着几个连成长方形的铁桩和木桩,在所系绳子上既可栓牛羊以挤奶,也可用以拴马。依地形特点,有的设置羊圈,也有的不设羊圈而在夜晚由牧羊犬守护。冬季居住点,在蒙古包附近也有的建有土木结构的平顶小屋(板升),但蒙古人仍多喜欢住蒙古包。

蒙古族“平时逐水草而居者,论其暂则数迁其地,论其常则四时有一定之地,夏日所居日夏窝子,冬日所居日冬窝子”。无论放牧牲畜,或草场搬迁,或出门访亲会友,蒙古人都离不开马,故家家都有几匹走马和几峰骆驼,男女老少都善骑马。蒙古人是马背上长大的,马是最主要的交通工具,人人都以有一匹骏马良骥而自豪。

4、历史悠久的蒙古族丧葬文化

不管是哪个国家,哪个民族。在人死后都要举行葬礼,但是因为各个地方的习俗的不同,所以每个地方葬礼的方式也不一样。其中蒙古族的葬礼却有很多种类。

那么,下面随小编一起来看一下蒙古族文化吧!

丧葬

旧时蒙古民族的平民百姓,特别是牧区的贫苦人民,其葬礼是比较简单的。人死前,全家人以至诸亲好友都守在其边。死后,全家举哀,通常不设灵堂,不摆供献,不穿孝服,不烧纸,不用音乐,不给亲友通讣闻。但是差不多都请喇嘛念经。死者没有文字遗嘱,仅口头嘱咐牲畜等遗给某人,遗骨送至何处。倘若死于暴病而没有遗言,其子向呼图克图(活佛)求问死之遗志,以便遵守,按照蒙古民族的传统习惯,家中如长辈死了,忌讳说“死了”,应说“老了”,以示尊敬。

《蒙古秘史》中说:诃额仑知道成吉思汗背着她夺了胞弟哈撒儿的百姓是,很不高兴,在忧闷中“老了”,也就是说“死了”。可见蒙古人使用“老了”这个字眼的历史是很长了。喇嘛死了,也不准说“死”,而称“圆寂”。蒙古族的丧葬礼仪,经过元、北元(明)、清各朝代,七百多年中,有许多变化,加之各地自然、经济、文化条件不同,丧葬礼仪也不一样。一般分深葬、野葬、火葬、土葬等几种,其中石葬、深葬、风葬属于宫廷葬法。

石葬

马长寿着《北狄与匈奴》一书根据出土文物认定:“蒙古草原牧民早期埋葬死尸的方式就是墓葬。到部落和部落联盟时期约公元前七至二世纪之际,蒙古各地广泛地采用了石墓的形式。

所谓石墓,就是把石板侧埋于地上,成一四方形的围垣,然后把死者和殉葬物安置其中,最后再掩埋起来成为坟墓。并且书中还提及从出土文物看,“蒙古各地石墓里发掘出来的殉葬品,并未发现数值上有很大差异”,它说明当时社会内部还未发生显着的财产分配不平衡的现象。这种葬法是匈奴和其他北方民族在公元前的丧葬方式。

在喀喇沁发现的古墓,也曾见过十六至十八世纪的石墓。清末乃至解放前,科尔沁右翼前旗(乌兰浩特)一带仍保留着少数的石墓葬俗

风葬

《魏书·失韦传》说:“父母死……尸则置树林之上。”这种“风葬”或称“树葬”大概就是《蒙古秘史》里记述的“林中百姓”所特有的一种古老的丧葬习俗。这种习俗在我国北方少数民族中也延续时间较久,鄂伦春、鄂温克族中,还有流行,但在蒙古民族从九世纪以后,已经基本不存在了。

您可能还喜欢:

浅谈瑶族金锣舞的传承与保护

瑶族独特的风俗文化“瑶族砍牛”

浅谈汉族有哪些民族融合

详解瑶族传统服饰文化:瑶族马尾帽

5、蒙古族的那达慕由来及历史

那达慕是蒙古族人民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活动,也是蒙古族人民喜爱的一种传统体育活动形式,“那达慕”是蒙古语的译音,不但译为“娱乐、游戏”,还可以表示丰收的喜悦之情,而每年农历六月初四开始的那达慕,是草原上一年一度的传统盛会。

那么,下面就随小编一起从蒙古族文化的角度去看看那达慕的由来及历史吧!

“那达慕”有久远的历史。据铭刻在石崖上的《成吉思汗石文》记载,那达慕起源于蒙古汗国建立初期,早在公元1206年,成吉思汗被推举为蒙古大汗时,他为了检阅自己的部队,维护和分配草场,每年7-8月间举行“大忽力革台”(大聚会),将各个部落的首领召集在一起,为表示团结友谊和祈庆丰收,都要举行那达慕。起初只举行射箭、赛马或摔跤的某一项比赛。到元、明时,射箭、赛马、摔跤比赛结合一起,成为固定形式。后来蒙古族人亦简称此三项运动为那达慕。

在元朝时,那达慕已经在蒙古草原地区广泛开展起来,并逐渐成为军事体育项目。元朝统治者规定,蒙古族男子必须具备摔跤、骑马、射箭这三项基本技能。到了清代,那达慕逐步变成了由官方定期召集的有组织、有目的的游艺活动,以苏木(相当于乡)、旗、盟为单位,半年、一年或三年举行一次。此俗沿习至今,每年蒙古族人民都举行那达慕。

“那达慕”大会,是居住在内蒙古自治区等地的蒙古、鄂温克、达斡尔等少数民族人民的盛大集会。“那达慕”是蒙古语的音译,意思是“娱乐”或“游戏”。每年夏、秋季节举行。大会期间,各地农牧民骑着马,赶着车,带着皮毛、药材等农牧产品。成群结队的汇集于大会的广场。并在会场周围的绿色草原上搭起白色蒙古包。

过去时那达慕期间要进行大规模祭祀活动,喇嘛们要焚香点灯,念经颂佛,祈求神灵保佑,消灾消难。那达慕的内容主要有摔跤、赛马、射箭、赛布鲁、套马、下蒙古棋等民族传统项目,有的地方还有田径、拔河、排球、篮球等体育竞赛项目。此外,那达慕上还有武术、马球、骑马、射箭、乘马斩劈、马竞走、乘马技巧运动、摩托车等精彩表演。参加马竞走的马,必须受过特殊训练,四脚不能同时离地,只能走得快,不能跑得快。夜幕降临,草原上飘荡着悠扬激昂的马头琴声,篝火旁男女青年轻歌曼舞,人们沉浸在节日的欢乐之中。

6、猜你喜欢: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