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3-05-10人气:作者:[db:作者]
2015年,一项来自英国牛津大学的长达50年的研究显示,口服避孕药可以降低I、II型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降低相对风险为0.76,而长期使用10~15年后,服用口服避孕药妇女的患病风险比未服用妇女降低了一半。这种保护作用甚至在停药后的30年内都存在。
科学家们认为,这是因为避孕药可能通过在卵泡期使非对抗性雌激素减到最低,起到保护子宫内膜的作用。此外,对于绝经期女性而言,绝经期激素治疗中的孕激素降低了雌激素对子宫内膜癌形成的不良影响,从而降低子宫内膜癌的发生率。研究估计,口服避孕药的使用使得约4亿小于75岁的女性免受子宫内膜癌的伤害。
既然能防癌,就一直吃下去吧!
是药三分毒,千万别忘记它还有另一张脸。
任何药物都有一定的副作用,避孕药的最大副作用就是可以导致静脉血栓。如果长期服用避孕药物,同时又是久坐不动的妇女,患上静脉血栓的风险非常高,甚至有可能发生肺栓塞的风险。同时,避孕药与乳腺癌发病之间的关系也并不明确。
说了这么多,如果你需要服用避孕药的话,不必谈药色变,大可以安心地规律服用药品。避孕药并不是妖魔鬼怪,大家也不必戴有色眼镜去看待任何一个药品。只要运用得当,正规的药品都可以服务于人们,让健康随行。
避孕药究竟有哪些副作用
月经是生理上的循环周期,育龄妇女和灵长类雌性动物每隔一个月左右子宫内膜发生自主性增厚、血管增生、腺体生长分泌以及子宫内膜崩溃脱落并伴随出血的周期性变化,反映了女性性腺及内分泌系统的生殖器官功能上的协调和身体状况的稳定。
而服用避孕药物(主要是雌激素、孕激素等)来干预或延缓子宫内膜脱落出血,通过打乱原有的内分泌规律人为地强行延缓经期,必将引起内分泌紊乱和失调,破坏少女生殖系统的正常发育,造成月经障碍,严重者可致闭经和终身不孕,有时还会出现肝肾损害等症状。
避孕药实际成分是雌激素(主要是己烯雌酚)。己烯雌酚是一种人工合成、作用颇强的雌激素,主要用于治疗卵巢功能不全、闭经、功能性子宫出血及绝经综合征等。
大量滥用避孕药(即雌激素)潜藏着许多隐患,长期滥用会酿成严重后果,特别是诱发乳腺癌,危及生命。目前已有足够证据说明这类疾病与滥用雌激素有较大关系。
对于月经初潮后未超过两年的女生,她们的神经内分泌轴未完全成熟,自身规律的月经生理周期还需要逐步完善,容不得任何外来的干扰;若服用至少10天的大量雌激素类药物来推迟月经期,反而乱上加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