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战国之前,只有贵族有姓氏,贵族男子称氏,女子称姓。氏来自封地,氏用来区分贵贱,贵族有氏,姓用来区分婚姻,同姓之间不能通婚。屈原姓芈,名平,字原,为战国时期楚武王熊通之子屈瑕的后代,屈是氏,所以他的名字为屈原,而不叫芈原。而芈月因为是女子,所以名字可以叫做芈月。
氏是贵族或世族区别于平民的标志,普通平民只有姓而没有氏,因为平民没有“明贵贱”的需要,像庖丁、匠石、医和、优孟等人,就是他们所从事的职业之后加上名所构成的称号。庖是厨师、匠是木工、医是医生、优是演戏的人。直到西汉时期,姓氏才完全融为一体。从天子到庶民人人都有姓氏,姓氏的使用和发展从此真正步入正轨。
中国姓氏文化源远流长,特别是汉族姓氏,每一种姓都包含其独特的、丰富的文化内涵。而且每一种姓都有其代表人物。中国姓氏文化历经了五千年始终延续和发展着。姓氏一直是代表中国传统的宗族观念的主要的外在表现形式,以一种血缘文化的特殊形式记录了中华民族的形成,在中华民族文化的同化和国家统一上曾起过独特的民族凝聚力的作用。通过各种姓氏在不同人群中分布,来探讨人群的遗传结构、不同群体间的亲缘关系、以及人群迁移等。
全国最大的三个姓氏是李、王、张,分别占总人口的7.9%、7.4%和7.1%。三大姓氏的总人口达到2.7亿,为世界上最大的三个同姓人群。中国每一个省区中,都有一些出现频率比其它省区高得多的姓。如广东的梁和罗姓,广西的梁和陆姓,福建的郑姓,台湾的蔡姓,安徽的汪姓,江苏的徐和朱姓,浙江的毛和沈姓,江西的胡和廖姓,湖北的胡姓,湖南的谭姓,四川的何和邓姓,贵州的吴姓,云南的杨姓,西南的寸姓,河南的程姓,甘肃的高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