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增生性肠病的预防

三农助农2022-03-31 04:29:21未知

猪增生性肠炎,是由一种被称为细胞内罗松菌的细菌引起的猪的一种常见综合征。不同的文献中又有不同的名称,如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回肠炎、局域性肠炎以及肠腺瘤病等。本病剖检特征是小肠及回肠粘膜增厚、出血或坏死等;组织学常见小肠上皮细胞增生。
  猪增生性肠病又称增生性肠炎,是生长育成猪常见的肠道传染病。其他名称还有坏死性肠炎、增生性出血性肠病、猪回肠炎、回肠末端炎、猪肠腺瘤。该病临诊表现主要为间歇性下痢,食欲下降,生长迟缓。育成猪及后备母猪有时血样下痢和突然死亡。剖检特征为小肠及回肠黏膜增厚。病理组织学变化以回肠和结肠隐窝内未成熟的肠细胞发生腺瘤样增生为特征。该病在世界各地呈地方性流行。
  近几年,美国、澳大利亚、巴西、法国、丹麦、英国等国发病都呈上升趋势,因而日益受到重视!
  病症病原:引起猪增生性肠病的病原是细胞内劳森菌,该菌也曾称为回肠细胞内共生菌,它是一种肠细胞专性厌氧菌,在不含细胞的培养基不能生长,仅能在鼠、猪或人等的肠细胞系上生长,革兰氏染色阴性,无鞭毛和纤毛。
  该病临床特征表现是焦油状腹泻,急性常发于6周龄~20周龄生长育成猪,有时也发生于保育仔猪和成年公、母猪。剖检眼观主要有增生性肠病、出血、弥漫性坏死性盲肠结肠炎,类似猪痢疾。实验室诊断可采用镜检结合PCK和特异高免兔血清或单克隆抗体荧光免疫技术检测粪便中的细菌。
  用疫苗接种繁育群和断奶育肥群,可有效控制该病。泌乳母猪和后备母猪也可用林可霉素一大观霉素拌料,连用8周,可有效防治本病发生。一旦发病,用红霉素静脉注射,可很快见效。
  为您提七点预防措施:
  1)加强饲养管理,减少外界环境不良因素的应激,提高猪体的抵抗力。
  2)实行全进全出饲养制度。出猪空栏时,栏舍彻底冲洗消毒,空闲7天后,方可进猪。
  3)有条件的猪场,采用早期断奶,多地生产。
  4)加强粪便管理。由于母体粪便是主要传染源,故哺乳期间应尽量减少子猪接触粪便的机会,有条件的猪场要做到随时清粪。
  5)加强灭鼠等工作,切断传播途径。
  6)在流行期间和调运前或新购入的猪只,可在饲料中添加妙立素125克预防。
  7)在发病时,饲料中添加妙立素125克可有效地预防该病。
本文标签: ,猪增  ,生性  ,病的  ,预防  ,肠炎  ,是由  ,一种  ,被称为  ,猪病防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