仔猪腹泻怎么治疗,仔猪腹泻的治疗方法

三农助农2022-03-30 10:05:39未知

  近年来,复杂的猪腹泻性疾病对较多饲养生猪农户、畜牧场、饲养场造成很大的经济损失,对发展生猪构成了很大的危害,且致病因素复杂,猪只发病症状极近相似,临床上很难诊断。

  一、致病因素

  1、病原性

  1.1.1 病毒 冠状病毒、轮状病毒、副粘病毒、细小病毒等,多以冠状病毒为主。

  1.1.2 细菌 致病性大肠杆菌、巴氏杆菌、沙门氏菌、痢疾杆菌、魏氏梭菌、葡萄球菌等。

  1.1.3 寄生虫 线虫、蛔虫、球虫、弓形体、螺旋体等。

  2、营养性

  1)饲料中粗蛋白过高,仔猪消化道胃肠功能未发育成熟,消化机能不够完善。

  2)母源性初乳摄入不足,免疫球蛋白少,免疫低下。

  3、生理性 猪只胃酸分泌不足,消化酶低下,神经调节功能不足,免疫功能降低。

  4、神经性 过度惊吓,造成神经紊乱,调节失去平衡。

  5、应激性 饮冷水,饲料中有冰块,转群不适当,换料不当,温度低下,初生仔猪冷应激。

  6、中毒性 主要是饲料发霉变质引起霉菌中毒,还有曲霉菌或黄曲霉菌中毒。

  二、流行病学

  一年四季均有发生,病毒性腹泻多以冬末、春初常发病。

  三、发病症状

  发病初期体温略有增高,精神沉郁,萎靡不振,背毛蓬松,皮肤松弛,食欲减退,严重废绝。呕吐喜卧,拉黄色、绿色、灰色、赤色稀便。病程时间长的可致仔猪部分死亡。

  四、病理变化

  持续性腹泻,引起机体脱水而引发酸中毒,体内电解质丢失,碱性物质随着稀便排出体外,酸碱比例失衡,pH值下降,眼结膜发绀,内分泌失调,血糖下降,供氧不足,神经紊乱。

  五、剖检变化

  几种腹泻几乎相同,剖检无特殊区分,猪只死后可见肠系膜淋巴结肿大、充血,肠系膜轻度充血,肠壁充血、个别坏死。重者胃底出血,胃粘膜轻度脱落。

  六、防治措施

  1、治疗 按致病因素采取对应性治疗手段。

  1)病源性腹泻以抗生素、喹诺酮类、磺胺类药物辅以抗病毒药物;寄生虫性腹泻在用上述药物同时还要用驱虫药。

  2)营养性腹泻要调配好饲料,初生仔猪吃足初乳,增强机体抵抗力,产生抗体。

  3)生理性腹泻以调节生理功能为主,用中枢神经兴奋药、维生素B1、辅酶A、三磷酸腺苷等。

  4)神经性腹泻要人为自觉控制,减少惊吓。

  5)应激性腹泻要多在管理上下功夫,减少应激。

  6)中毒性腹泻要正确鉴别毒物来源,进行对症抢救治疗。

  2、制定科学的免疫程序,切实搞好预防接种,如接种细小病毒苗、二联六价基因苗、K88、K99苗、水肿苗、大肠杆菌苗等。

  3、加强圈舍环境卫生管理,畜舍、器具、饲槽等要定期进行消毒,减少疾病的发生。

  营养疗法

  所谓“营养疗法”就是通过饲喂等手段达到机体营养平衡,从而不断提高仔猪的消化机能,免疫机能,达到止泻痢的效果。具体操作方法如下:

  一、补铁、补硒,防止仔猪贫血导致腹泻的恶性循环

  一般情况下,仔猪一旦出现拉稀,或拉稀时间较长,会发生不同程度的脱水,严重的出现贫血。在这种情况下,即是使用再好的抗生素,效果都不会太显著。由于脱水、贫血,肌肉中的血管对药物的吸收程度降低,或者根本就不吸收,这样就形成了越是拉稀就越是贫血,越是贫血就越是拉稀的恶性循环。所以,治疗上就应该采取“营养疗法”。首先要补铁,补亚硒酸钠维生素E,注射维生素B12;然后再检查什么原因引起的腹泻,是链球菌、附红体,还是其他原因,从而配合使用相应的药物治疗效果就比较明显。

  二、补料、补好料,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仔猪出生后7~10天就应该补饲较易消化的乳料,特别是一些高档次的乳料。高档次的乳猪料内含丰富的微量元素、氨基酸及血浆蛋白粉等,不但能满足仔猪的营养需求,而且能有效增强仔猪体质,促进仔猪小肠黏膜的生长,增强消化机能,同时也提高了对各种疾病的抵抗能力。

  三、防止继发感染

  应做到圈舍清洁卫生,特别是发生腹泻的小猪,就更应该加强护理;提高猪舍温度,保持干燥;为防止脱水可用口服补液盐,氟哌酸加入温开水中供小猪自由饮用。

本文标签: ,仔猪  ,腹泻  ,怎么  ,治疗  ,治疗方法  ,近年来  ,复杂  ,性疾病  ,猪病防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