猪周期变脸养殖户欲哭无泪(现在化猪圈)

三农助农2022-06-05 13:25:22未知

  全国主产区外三元均价首度跌破7元/斤,创下两年来的新低,较去年同期10元/斤以上的高价下跌三成以上,个辞地区猪价甚至已近逼近6元/斤。这个价格除了自繁自养仍有一定盈利空间外,外购仔猪育肥或者二次育肥的已经全线亏损,而且亏损幅度还不小。

  在经过史上最赚的2016的金猪年后,生猪养殖盈利在短短不到半年的光阴内大幅缩水500元/头,从高额盈利到濒临亏损,这种速度也可算创下新纪录。

  养殖户尤其是小规模的养殖场和散养户无疑是猪价下跌影响最大的群体,除了濒临亏损的压力,还要受环保禁养限养政策影响,坚守还是退出的问题再一次摆在面前。

  大户小户其实并不尽全对立

  2016年猪价大涨,规模企业携资本之力大举进军生猪养殖,百万头,千万头养殖规划不断刷新眼球,也让养殖户倍感危机。2017年猪价下跌,也有人以为是规模企业扩张导致市场产能快速归升所致。

  近期猪价下跌,市场开始热议散户和规模企业谁会先倒下?实际上,这个命题并没有太大意义。

  2016年猪价大涨,养殖龙头温氏过百亿的净利润一骑绝尘,“温氏模式”也成为大部分规模企业学习和摹仿的首选对象。而“温氏模式”是“公司+农户”模式最典型的代表。

  “公司+农户”模式中,企业承担了育种、种苗饲料生产、技术管理体系建立等产业链配套的关键环节;而合作农户承担商品猪的现场饲养管理。在新的发展区域,企业需要做的是建设种猪场、饲料厂,而农户需要建设猪场,或者改建原有的猪场,但都最终都需要符合公司的标准,包括环保设施。这种轻资产的模式,使得公司得以快速扩张。以温氏为例,普通的合作户,规模在500头左右,仅猪舍建设成本一项就达到30万元。

本文标签: ,猪周期  ,养殖户  ,生猪  ,猪周期变脸  ,养猪行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