揭秘:连成牧业生猪复养经验——3过程6要素

三农助农2022-05-10 04:32:19未知

  自我国发生非洲猪瘟疫情以来,江苏省连云港市连成牧业有限公司是首个对外公开重养成功的猪场,这无疑赠我国整个生猪行业打了一针“强心剂”。

  连成牧业到底是如何进行重养的?其他准备重养的猪场能从中借鉴哪些经验?重养应该做哪些准备工作?请看来自记者的调查和业内能手的建议。

  记者调查:

  连成牧业有限公司生猪重养初见成效

  “3过程6要素” 政企联手筑起非洲猪瘟“防控线”

  事件归顾和发展:

  2018年8月19日,农业农村部公开江苏省连云港市连成牧业有限公司养殖场(以下简称连成牧业)发生非瘟疫情。截止当月22日,该场共扑杀存栏生猪4647头。调查表明,连成养殖场非洲猪瘟(以下简称非瘟)疫情是由人员或车辆物资将非洲猪瘟病毒带入导致。

  连成牧业爆发非瘟后,政府提供了专项扑杀补助资金,畜牧部门提供了技术支持。连云港市委、市政府高度器重,市重要动物疫病指挥部相关部门首席光阴启动了应急响应,迅速展开举动,对猪场和周围3公里的疫区采取封锁、扑杀、无害化处理、消毒等处置措施,有效控制了疫情蔓延。

  江苏省农业农村厅也及时派出能手队伍和地诽潴牧部门一起现场指导连城牧业对付非瘟疫情。能手们协助企业对非瘟传入的约摸性因素和风险点、生物安全管理及经营管理破绽进行全面系统的排查与分析,找到该场约摸的风险点和生物安全与管理破绽,并指导企业建立和尽善生物安全体系,制定各项隔离、消毒制度和措施。

  在连成牧业疫情处置消毒的42天光阴里,连云港市农业农村局畜牧兽医立的同志和企业尽职人一样,时常忙得白天黑夜连轴转。

  大家一起研究如何对猪场进行生物安全升级改造,出思路拿方案,包括清理猪场周边的垃圾、杂草、杂物堆,高筑围墙,所有地面硬化;修补猪舍内破损的地面、墙面、地沟、漏缝板,设置防野猪、防猫狗、防鸟等装置;对猪场实施分区管理,采取批次化生产、小单元饲养模式;尽善生存区、生产区等功能区,制定人员、物资、车辆进出流程,建立物流运输系统等。

  在能手们的指导下,连成牧业如期开展重养风险评估及哨兵猪饲养,从无非瘟疫情猪场引进哨兵猪522头,分辞置于不同圈舍,每半月按2%比例抽样,进行非洲猪瘟病原检测,持续2月均为阴性,且无临床症状。在此基础上,公司制定重养准备,逐渐分批引进猪只,开始批量养殖。

  连成养殖场制定了严厉的管理体系,强化了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经过近1年的努力重养成功,于2019年7月2日—4日,分3批出栏生猪517头,均匀体重245斤。连云港市动物疫病防止控制中央对该场养殖的生猪进行了非猪病毒核酸抽样检测,每批生猪入场后半月进行1次抽检,再过1个月再次抽检,出栏时第3次抽检,每次抽检10头,结果均为阴性。

  目前,连成牧业共有存栏生猪4473头,最大日龄210日龄,均重130公斤左右,最小日龄74日龄,均重30公斤左右。近期预计出栏1500头,均重在125公斤左右。

  江苏省连云港市畜牧部门相关尽职人:

  连成牧业重养成功主要是实施了“3过程6要素”管理法,杜绝非洲猪瘟病毒陷入场区的约摸性,初步实现了以免疫为核心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向以强化养殖场生物安全措施为核心的动物疫病防控体系的转变。

  江苏省动物疫病防止控制中央相关尽职人:

  非瘟为高度接触性疫病,与口蹄疫、高致病性禽流感等另外烈性动物疫病相比,其传播效率低、速度慢,没有“脚”,不会走,没有“翅膀”,经空气传播效率低,只要狠抓猪场生物安全,必将赢得防控非洲猪瘟攻坚战的胜利。

  连成牧业重养成功,充沛证明非洲猪瘟可防可控,为下一步全省乃至全国非洲猪瘟疫情防控工作提供了可重制、可推广的经验和模式。

  连成牧业董事长魏宝磊:

  构建了“建立体系,刻意训练,重重监督”3过程管理体系,按照“严管理、守规范、全消毒、管车辆、灭鼠蝇、重监测”生物防控6要素请求,全力推动养殖过程安全措施全笼罩,成功重养步伐不断加快。

  在江苏省省和连云港市市畜牧兽医能手的帮助下,连成牧业环绕非瘟疫情后重养生猪必须解决的两大技术难题,即疫情发生后存留在养殖场的内源性病毒清除和防止场外病毒入侵,精心研究构建了“建立体系,刻意训练,重重监督”3过程管理体系。

  在实施养殖场生物安全风险分析、发明安全破绽与病毒传入风险环节基础上,公司建立的“3过程管理体系”,包括尽善各风险环节操作规范,场区与外界环境的切断等。这些具有针对性的风险管理措施,构建起了生物安全防控的全域化新格局。

  为了把能手意识变成员工的自觉举动,把生物安全制度转化为员工的日常工作标准,公司对不同岗位的员工,有针对性地实施强化训练,使员工知道非洲猪瘟防控知识,理解岗位责任,掌握防控规矩;将宣传图片和标识张贴在生产环节的各个关键部位,起到时刻提醒员工的目的。与此同时,公司还对员工安全标准执行情况进行重重监督,在每个生产的关键环节派多人、多次实施岗位安全监督和管控,防止生产标准在执行过程中浮现执行不到位的情况。

  非瘟疫情发生后,连城牧业按照“严管理、守规范、全消毒、管车辆、灭鼠蝇、重监测”生物防控6要素请求,全力推动养殖过程安全措施全笼罩,成功重养步伐不断加快。

  公司首先对员工实施严厉管理,从细节入手,最大约摸堵住病毒陷入猪场的途径。生产区人员固定饲养棚舍,严禁串棚,梅配备消毒盆和消毒药洗手;员工更改隔离服陷入棚舍内工作,工作结束后,棚舍内衣物及时消毒清洗;休假归场的员工,需洗澡3次以上,更改两个隔离舍,需隔离60小时以上;食堂物资由专人采购,禁止到大型农贸市场,直接到蔬菜基地或者卫生达标的商超采购,进场后进行浸泡或者熏蒸消毒后陷入厨房,厨房和餐厅分属不同区域,人员、用具严厉分开。

  在规范养殖管理过程上,连成牧业在重养前42天,严厉按照我国《非洲猪瘟疫情应急实施方案》规定,每天进行消毒和无害化处理,并有专人记录台账。重养后,公司将生物安全责任落实到人,专岗专人,流程和制度设立责任人,实行“培训和训练、执行、反重监督”的安全生产体系,确保安全生产标准执行到位。

  对猪场内外环境和设施设备进行及时、彻底地消毒是防止非洲猪瘟等动物疫病的关键。目前,连城牧业除定期灭鼠、灭蚊蝇、除草,提高环境卫生外,生产区每天至少要消毒2次,生存区道路每天烧碱消毒1次,室内公共场合每天喷雾消毒1次;物资陷入场区,需经过两次浸泡消毒或两次熏蒸消毒;料车入场前需经过3次消毒、烘干,才干陷入生产区外围道路,场内员工打料,驾驶员不下车,打料结束,料车离场后,专职人员立即对道路进行烧碱消毒。

  经历了非洲猪瘟的考验,连成牧业对养殖场疫病监测的认识也更加深刻。疫情处置后消毒的42天期间内,连城牧业定期对场内所有棚舍、墙壁、栏杆、漏缝板、粪道、生产区道路、生存区各个房间及道路、场周围道路、场内外土地、场周围水塘水沟等进行采样送检,持续3次检测均为非瘟病毒核酸阴性。重养后,场内猪只每天体温监测2次,并定期采样进行实验室检测。

本文标签: ,连成牧业  ,生猪  ,复养  ,养猪名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