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人在爱情中缺乏安全感都是因为这个

情感百科2022-07-08 13:57:42未知

女人在爱情中缺乏安全感都是因为这个

今天来聊聊一篇关于女人在爱情中缺乏安全感都是因为这个的文章,现在就为大家来简单介绍下女人在爱情中缺乏安全感都是因为这个,希望对各位小伙伴们有所帮助。

1.安全感缺失所表现出来的核心问题是“对方给我的够不够多?”或者说,自己能在这段关系中可掌控的东西有多少?

最常见的是女人一遍遍问男人是否喜欢自己,喜欢什么,为什么喜欢。

这样逼问对方并非为了让对方明白自己的心意,而是要确定,自己到底值不值得被爱,是不是被爱着。

在感情中,给予对方足够的安全感固然重要,但是将自己的安全感完全寄托于伴侣身上并非明智之举。

因为一不小心就会自己就会患得患失,开始纠结生活中鸡毛蒜皮的事情:我给他买的新短袖有没有穿;她最近回我\/信回的好慢啊等等。

但是回头想想,就发现,最近天气比较凉,不适合穿短袖;她也只是最近工作忙,上班时间没怎么看手机。

如果一个人自身没办法建立安全感,伴侣给的安全感再多也只是在往无底洞扔石头,无济于事。因为,哪怕对方提供充足的安全感,也不能解决每一个因为安全感缺失而发生的问题。

在社区工作中我曾接触过一对因为亲密关系问题求助的夫妇。

在我看来,丈夫已经提供了足够的安全感。

妻子要管理银行卡,他交了出来;

妻子要天天查短信和通话记录,他交了出来;

妻子要他提供\/信密码和登录验证码,不时突击检查,他交了出来;

妻子要他说明每天花钱的具体去向,他只要偶尔记不清说不明,就吵闹。

这时候他觉得这不单单是他的问题,因为他觉得自己做到了毫无保留,但是对方步步紧逼。

可见,当一方追求安全感走向了极端,另一半就算把整个生命投入到恋人对安全感的期待中,也未必能满足对方黑洞一般的需求。

所以,比起盲目期待对方能给予自己多少安全感,我们首先得清楚自己对安全感的需求。这也是伴侣双方在交流安全感话题的重要前提。

2.不同的人在亲密关系中对于安全感的需求与自身的依恋类型息息相关。

像吃醋、赌气、冷暴力,甚至拒绝长期关系的维护这些行为,很大程度上来自于童年的经历。而童年与父母的依恋关系的处理不当,会直接影响我们的深度社交风格,也就是所谓的依恋关系。

在一项心态学的研究中,出生于七十年代末期的婴儿,孩提时期就接受了安斯沃斯陌生情景测试,用来评估他们的依恋风格。

心态学家们通过婴儿们的表现,给他们进行了分类。20 年后,研究者们又找到了这些已经成为青年的孩子们,针对他们在爱情中的依恋类型,进行重新的评估和定义。

实验表明,对安全感的需求与态度完全没有改变的人,占到了实验参与者总数的72% 。

研究还发现,影响一个人在爱情中安全感的元素,主要有三个:

首先是基因。

其次是最初提供安全感的人,通常是最亲近的人,比如妈妈或爸爸。监护人对孩子的需要,能否及时充分的反馈。

第三是环境因素,比如你在成长过程中,有没有经历重大变故,比如战争、饥荒、家庭暴力与父母离异。

3.一般来说,依恋风格有以下三种:

3.1安全型依恋

安全型的恋人之间存在一种稳定和积极的情绪联系,认为自己是友好、善良和可爱的人,也认为别人普遍友好、可靠和值得信赖。

他们十分容易与其他人接近,总是放心地依赖他人和让别人依赖自己。

一般来说,他们既不会过于担心被抛弃,也不怕别人在感情上与自己过于亲近。

无论我们自己的依恋方式属于哪一种,找到一个安全依恋型的人做自己的伴侣是一件好事。

3.2痴迷型依恋

这种类型的人依赖于他人的赞许来获得内心的安适坦然,所以他们过度地寻求认同,沉溺于人际关系。

他们认为自己是不值得爱的和没有价值的,但是他人是可接受的,总是努力赢得他人的接纳,并以此支持消极的自我形象。

这种类型的恋人,似乎总有难以名状的自卑与唯唯诺诺,而且做事小心翼翼。

他们最容易成为黏黏糖一样的恋人,总想时刻和另一半黏在一起。他们时常缺乏安全感,但只要稍加关注,就能快速抚平内心的不安。

对他们来说,拒绝是的伤害,因为那颠覆了外界资源的可靠形象。

同时,这种依恋类型的人会担心自己的朋友和恋人是否真正爱自己,一方面希望能与自己的恋人极为亲近,另一方面又对恋人是否可靠和可信满腹猜疑。

所以对于这种类型的恋人而言,首先要学会取悦自己——清楚自己喜欢什么,不喜欢什么,自己有什么感受。当你知道怎么爱自己,你的伴侣才能够知道怎么才是对你好。

如果你带着巨大的自我否定投身爱情,伴侣之间微妙的平衡会被打破,感情自然也会出问题。

3.3回避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的人往往会害怕或者抗拒与别人产生亲密关系,他们认为外界并不可靠,对亲密关系的态度多疑且冷淡,难以完全相信和依赖别人。

他们并不会给恋人有太高评价,也不情愿接受与认可他人的帮助,同时也很吝啬向恋人提供安全感,他们更愿意相信自力更生,认为安全感缺失完全是懦弱的表现。

为了维系自我认可,他们倾向于拒绝帮助,也倾向于拒绝被帮助,看轻亲密接触的积极影响,对自己的亲密需求统统冷处理。

上述的依恋类型一方面受到与生俱来的相关特质,另一方面会受到后天的社会经验和个体经验的影响。所以尽管依恋类型形成后有较强的稳定性,但它并不是一成不变,也不会一直被过去束缚。

其中,安全型依恋是三种状态中的依恋类型,但如果出现另外两种状态就需要进行调整,痴迷与回避是两个很常见的依恋状态,并且可以通过采取一些措施转变成安全型依恋。

痴迷型的人对于自己的不安与愤怒的表达是直接的。

比如通过发脾气,让对方了解自己正在因为对方的某些行为而不悦,会变得患得患失,生怕一不留神对方就离开自己,需要时时刻刻确认对方到底喜不喜欢自己,来满足自己的迷恋。

尽管事后,痴迷型的人可能会因为自己发脾气伤害到彼此感情而感到后悔;或者通过“讨好”,主动靠近对方、粘着对方来缓解自己的不安。

所以如果伴侣是痴迷型依恋的人格,我们要学会理解对方的需求,不要粗暴地推开对方,耐心地沟通,做好事先的约定,例如多长时间不回复都是正常的。

遇突发事件多主动解释,打消对方的不安。有意识地引导行为,多肯定。

其实就是通过矫正式的体验让对方感受到,原来我这样是被允许的,被接纳的,这样就不必用一些过激的行为来获取爱和肯定了。痴迷型依恋关系才能逐渐转化为安全型依恋。

回避型依恋人群在对待感情时,经常会既渴望独立又渴望依恋,既害怕被抛弃也害怕被控制,在关系中的表现总是摇摆不定,若即若离,让人摸不准。

这类人一方面非常渴望得到爱和回应,而且一旦陷入爱情之中,也会对自己的另一半深深的沉迷。

但是和其他人不同的是,一旦对象积极回应,向自己表达感情的时候,这类人就会感到排斥和不安。

当关系过于紧密的时候,有时候甚至是关系一旦确定,他们就想要逃离,想要淡化这个紧密的连接。

比如会跟身边其他朋友说:“我们的关系其实还没有那么认真”,“其实我也没有那么喜欢 ta”。

对于这类群体,要改变自己,可以尝试练习表达自己的情绪。

其实回避型人格的人,非常善于表达自己的想法,比如认为自己做得很好,认为这个事情应该这么做等等。

但这些都是想法,而不是感受,这类人需要练习表达感受,像是感觉自己受到威胁,谈话让自己感到非常焦虑。

再具体一点就是日常生活中,难免遇到自己不开心的时候,比如工作上的不顺利,有人不小心说了让自己难受的话,这个时候不要还是躲在自己的世界里,可以跟伴侣说,“我现在有点不开心,需要安慰”,相信伴侣也是很乐意来哄你开心。

开始表达情绪能让自己的人际关系越来越好。

如果你是一个安全型依恋的人,那真的是值得庆幸的事情。

如果不是,也别对自己的亲密关系质量感到灰心。能够了解清楚自己的依恋风格已经踏出改变的一大步了。

再者,如果你或者你的伴侣是回避型依恋或焦虑型依恋,接纳它永远是最重要的。因为接纳才是改变的基础,只有接纳自己,你才能重新获得对亲密关系新的认知。

或许我们生来并不极具安全感,但这并不妨碍我们试着去与这个世界建立安全感。

勇敢一点,我们有能力去爱,更值得被爱。

本文标签: 安全感  爱情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