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事故七级伤残能赔多少钱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七级赔多少钱

时间:2023-07-27人气:作者:佚名

交通事故七级伤残能赔多少钱 交通事故伤残鉴定七级赔多少钱

交通事故七级伤残能赔多少钱

交通事故中七级伤残可以要求的赔偿

赔偿义务人应当根据受害人出具的伤残等级鉴定报告对受害人进行赔偿。受害人可以依据《侵权责任法》第十六条向赔偿义务人请求赔偿。可以要求的赔偿有:

1.后续康复期间的医疗费、住院费、交通费、治疗费。

2.受害人可以要求赔偿义务人赔偿因交通事故造成的伤残赔偿和伤残生活救助费用。

3.受害者残疾程度的鉴定费用。

4.误工费。

5.依赖生活费用。(被害人要求赔偿义务人赔偿被扶养人费用时,需要证明自己已经完全丧失劳动证明,家庭陷入困境。受抚养人未满16岁。)

七级伤残赔偿标准

1.根据受害人户籍所在地上一年度农村居民/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一次性补偿受害人(按12个月计算)。

七级补偿计算公式

交通事故七级赔偿,按受害人户籍所在地上一年度城镇居民/农村居民人均收入*残疾人数*年数的40%进行赔偿。(比如去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2万元,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为1万元。如果受害人是农村户口,那么计算公式为1万元*20年*40%伤残津贴。如果受害人是城镇户口,那么计算公式为2万元*20年*40%伤残津贴)。

残疾等级补偿也有年龄限制。被害人未满60周岁的,按照残疾之日起20年计算。对于60岁以上的受害者,年龄每增加一岁,赔偿期将减少一年。如果受害者超过75岁,五年将被计算在内。

残疾等级

伤残等级分为1-10级,每降低一级,赔偿将减少10%。一级伤残赔偿100%的,二级伤残赔偿90%...十级伤残赔偿是10%,那么7就意味着伤残赔偿是40%。

七级伤残鉴定

1.被鉴定人大脑、脊髓等周围神经受损;

2.交通事故造成被害人轻度精神障碍(智商低于70)或精神障碍。饮食等日常活动受到限制;

3.引起严重构音障碍;

4.一侧肢体肌力4级,有偏瘫或截肢;

5.受害者少了一只眼睛;

6.鼻子缺失或已经变形;

7.50%以上皮肤或毛发缺失;

8.对耳朵造成听力障碍或严重听力障碍;

9.心力衰竭,心力衰竭测试是B级。

10.女性乳房严重畸形或缺失;

交通事故起诉车主还是司机

1.车主或司机是否因交通事故被起诉?

发生交通事故后,如果双方协商不能达成赔偿协议,受害方可以选择向法院起诉对方要求赔偿。

实践中,如果对方车辆投保,侵权方的驾驶人、车主以及侵权车辆投保的保险公司都可以列为诉状中的被告,目的是最大限度地获得赔偿。当然,你只能起诉司机和车主。

二、交通事故诉讼需要准备的材料:

(一)民事起诉状,人民法院一份,被告一份;

(二)交通事故证据材料,主要包括:

1、医疗机构出具的医疗费用、住院费用等收据、病历和诊断证明;

2.医疗机构出具的误工证明和工作单位出具的收入证明;

3.用于证明运输费用的官方票据;

4.被害人及其近亲属的户籍证明。受害人为农村户籍的,发生交通事故时最好提供其在城镇居住一年以上且有固定收入的证明;

5.受害人无行为能力或残疾的证明;

6.受抚养人和受害人是近亲的证明,以及受抚养人是未成年人或无行为能力且没有其他收入来源的证明;

7.其他证据材料,如交通事故责任认定书等。

上述证据材料应根据案件具体情况增减,并根据民事申诉数量向人民法院提交。

还需向人民法院提交原告身份证复印件或营业执照复印件。

3.这起交通事故应该向哪个法院起诉?

交通事故会造成人身伤害。你最习惯的诉讼方式是什么?那就是向交通事故发生地人民法院起诉。我相信大多数人都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交通事故发生地管辖原则是侵权行为法规定的侵权行为地法院管辖权的具体体现。

交通事故案件是典型的侵权案件。《民事诉讼法》第二十九条规定,因侵权行为提起的诉讼,由侵权行为地或者被告住所地人民法院管辖。因此,交通事故案件不仅可以由交通事故发生地法院管辖,也可以由被告住所地法院管辖。

4.交通事故的起诉流程是怎样的?

交通事故属于民事侵权案件,适用民事诉讼法规定的审判程序。审判程序包括一审普通程序、简易程序、二审程序、特别程序、审判监督程序、执行程序等程序。交通事故赔偿案件主要适用普通一审程序,现介绍如下:

(1)起诉和受理

交通事故当事人提起损害赔偿诉讼的,应当向法院提出申诉,经法院审查符合起诉条件的,应当在受理后七日内立案;不符合要求的,七日内裁定,不符合的可以上诉。

(2)审判前的准备

法院将在立案后五日内向被告发送起诉状副本,被告应在十五日内提交答辩状。法庭将组成合议庭,对诉讼材料进行审查,并做好审判前的必要准备。

经过一审普通程序,当事人不服上诉的,一审判决不发生效力,而是进入二审程序。

二审法院的判决、裁定是具有法律效力的终审判决,一经宣布或者送达当事人,即发生法律效力。裁判后,当事人不能再起诉或上诉。(三)法庭听证

1.开庭三日前通知诉讼参与人。

2.庭审前检查诉讼参与人,宣布法庭纪律,告知当事人诉讼权利义务,询问是否申请回避。

3.法庭调查

(1)当事人陈述起诉请求和理由。

(2)证人作证。所有知道此案的单位和个人都有义务作证。

(3)出示证据

(4)宣读鉴定结论。

(五)阅读勘验笔录。

(6)当事人可以在法庭上出示所有证据。

(7)质证双方就赔偿纠纷提供的证据。

(4)法庭辩论

原告发言,被告答辩,第三人发言,答辩后互相答辩。

(5)法庭辩论结束

待双方争议核实清楚后,法院调查结束,依法判决。

(6)调解

法院能够调解的,应当进行调解;调解不成的,应当及时判决。

普通程序审判应当自立案之日起6个月内结束。如有特殊情况需要延长的,经我院院长批准,可延长6个月;如需延长,需报上级人民法院批准。

综上所述,发生事故后双方协商不成,完全可以走法律程序。但是,如果在起诉过程中发现责任方不是车主,那么在起诉过程中就要把被告写清楚,这样才能进行起诉。因此,起诉必须按照法定程序办理。

展开全部内容
相关文章
本类推荐
热门话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