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刚回应所谓战狼外交 秦刚是谁

社会热点2023-03-07 12:51:31未知

秦刚回应所谓战狼外交 秦刚是谁

(原标题:秦刚回应所谓战狼外交)

秦刚回应所谓战狼外交

秦刚

秦刚回应所谓战狼外交:其实所谓的“战狼外交”就是一个话语陷阱,制造这个话语陷阱的人,要么不懂中国和中国外交,要么无视事实,别有用心。当豺狼当道、饿狼来袭时,中国的外交官必须与狼共舞、保家卫国。

延伸阅读:

秦刚曾巧妙驳斥"战狼外交" 批有的国家系"饿狼"

秦刚回应所谓战狼外交

2021年7月,中国第11任驻美大使秦刚抵美履新。

2021年7月份,新任驻美大使秦刚抵达美国的消息,刷屏了网络和媒体,不少网友留言为秦刚加油,并祝福中国新大使“不辱使命”。

秦刚回应所谓战狼外交

2021年7月,中国第11任驻美大使秦刚抵美履新。

最先发出消息的是秦刚的同事: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她在今天凌晨发推"安全顺利穿越太平洋之旅!祝秦刚大使一切顺利",并且@了秦刚大使的推特。华春莹发的视频中,秦刚挥了挥手,搭上了前往美国的航班。这估计是同事们为秦刚送行的时候拍的。

在中美关系处于关键十字路口的当下,从崔天凯手中接过重任的秦刚,无疑成为外界关注的焦点。

秦刚回应所谓战狼外交

外交部发言人华春莹发推特祝福秦刚大使。

秦刚履新“刷屏”

不少海内外媒体用秦刚在首场记者会上的讲话作为新闻标题:《中美大门打开就不会关上》,有香港媒体用《站在中美十字路口的新一任“功夫熊猫”》做标题来报道秦刚抵美履新,《华尔街日报》描述秦刚“风度翩翩,在外界看来是一位擅于把握分寸的职业外交官。”

有参加秦刚第一场记者会的记者点赞新大使“走路带风”,“秦刚一共讲话12分钟,先讲中文,后讲英文。其实他刚刚坐了十几个小时长途飞机,再从纽约驱车五个小时抵达华盛顿,这样的精神面貌,谈吐,流利的中英文,令现场中美记者都感受到了这位新任中国驻美大使的专业、自信和实力。”

不过,也有外媒炒作所谓“中国新驻美国大使秦刚人如其名,善于刚猛回应尖锐提问”。实际上,几个月来,中美即将任命新大使的传闻不断,一直就有外媒把焦点放在了揣测秦刚的个人风格上,企图给中国外交官贴上“战狼”标签。

秦刚驳“战狼外交” 批无理“恶狼”

早在今年二月,秦刚对所谓“战狼外交”的巧妙驳斥,就走红网络。那是2月9日,在外交部中国——中东欧峰会的吹风会上,有德国记者提问称,中方媒体和官员曾提到辉瑞疫苗致人死亡事件,因此欧洲方面有人质疑,中方是否在实行“战狼外交”?

秦刚回应所谓战狼外交

2021年2月9日“中国——中东欧峰会”外交部吹风会。

对此,秦刚表现出耐心和理性务实的态度。他首先澄清说,“中方媒体关于欧洲疫苗出现问题的报道,不是中方媒体自己编的,而是引用了外媒报道。中国从未散布谣言或者虚假信息。”

秦刚接着回应,“至于有人说中国搞‘战狼’外交,如果我们看一看,当前有的国家、有的人,对中国进行的毫无根据、毫无底线的抹黑诋毁,他们恐怕都不能用战狼来形容,那简直就是‘恶狼’。”

秦刚回应所谓战狼外交

2021年2月9日外交部吹风会,秦刚驳“战狼外交”。

秦刚又进一步挑明,“面对针对中国的各种疯狂攻击,中国外交官当然要站出来说不,这和一味示强完全是两码事。有人无故无理骂人,还不让别人还嘴,岂有此理?!

两次出任外交部发言人

虽然是刚刚上任的第11任驻美大使,但秦刚在中国老百姓当中知名度相当高,这主要是因为他先后两次出任外交部发言人,前后有八年时间,经常出现在全球媒体的镜头前。

2005年,秦刚第一次担任外交部新闻司副司长,2010年他短暂地调任英国公使后,又在2011年,回到新闻司担任司长。按照工作安排,新闻司的司长和副司长都要兼任外交部发言人。

一个驻京外国记者对2005年4月5日秦刚的第一次记者会记忆犹新,“他非常友善,发布完之后,下台跟所有中外记者一一握手。”

有记者回忆,秦刚当年主持外交部记者会颇具“个性”,有一种从容的节奏感。他出场的习惯,是先不慌不忙地扫视全场一周,喝一口讲台上的矿泉水,再开口和记者们打招呼,宣布记者会开始。

5年之后,秦刚的风格在一些受访外国记者眼中有了不小的变化。

2008年开始的一系列国际焦点事件,从西藏拉萨“3·14”打砸抢烧犯罪事件,到新疆“7·5”恐怖暴力犯罪等事件,记者会的气氛颇为凝重。

加上对于恐袭事件,西方国家的双标,一些外国记者的挑刺,在台下和秦刚面对面的记者发现,“他会生气,表达自己的愤怒,并且开始‘不按剧本念’。”

这时候,秦刚的强大“气场”会让一些外国记者“不太舒服”,但他的自信直率、机智幽默,在不少记者看来,非常难得。

秦刚在2018年升任外交部副部长时,他的母校——国际关系学院发布的简历中写道,他作为发言人“从来不会绕着问题走,而是态度鲜明直截了当;不会躲躲闪闪,更不会语焉不详”。

“金句”中的外交智慧

就在举行外交部记者会的“蓝厅”,在回应一些带有挑衅性的提问时,秦刚留下了许多犀利又形象的金句,令人印象深刻。

2009年4月,有记者就所谓“中国网络间谍系统”提问,秦刚回应说,国外一些人热衷于捏造所谓“中国网络间谍”的谣言,这种说法完全是无中生有。他切中要害又不失幽默地指出:

“在国外,有一种鬼魂叫冷战,有一种病毒叫中国威胁论,冷战鬼魂附体的人携带着中国威胁论的病毒,不时发作,这些人利用谣言抹黑中国的企图决不会得逞。”

秦刚回应所谓战狼外交

外交部新闻发布会上的秦刚 资料图

2014年3月5日外交部记者会上,有日本媒体指责中国军费支出超过8082亿元人民币,秦刚回应说,中国的国防开支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有适度增加,完全合情合理,不值得大惊小怪。

“中国人民解放军不是只端着红缨枪的童子军。”秦刚打了一个形象的比方说,“国外有些人总是希望中国是长不大的童子军”,“即使是童子军,他的个头也是一年比一年长,他的脚也是一年比一年大。你不能让他总是穿着以前的小衣服、小鞋吧?”

他接着又是一连串的反问,“如果是那样的话,谁来维护国家安全?怎么维护世界和平?如果是那样的话,中国就安宁了?地区就稳定了?天下就太平了?”

其实,在公开场合,外交官该说什么样的话,政策的边界是非常清晰的,不过,在这个范围内,怎么样发挥聪明才智?非常考验外交官的功力。秦刚常常是妙语连珠,传达中方立场清晰鲜明。

当然,更多的时候,外交发言更要有理性和分寸感。

2014年4月28日,有记者提问称,美国总统奥巴马亚太之行,没有来中国,也可能意在针对中国,中方怎么看?

对于这种“挖坑”的话题,秦刚当时的回答四两拨千斤,颇有“哲学范儿”。他说,“是不是针对中国,我们要看美方是怎么说、怎么做的。至于来不来中国,一句话:你来,或者不来,我就在这里。”

不可否认,外交无小事。面对种种敏感问题,发言人如何充分体现外交语言“有理有利有节”的力量,这背后需要高度的政治理性和智慧。

与此同时,要成为一位广受认可的职业外交官,秦刚还必须经过“大场合”的历练。

2014年底,秦刚的发言人工作告一段落,他调任外交部礼宾司司长;

2017年起,担任分管拉美地区事务和新闻、礼宾工作的部长助理;

2018年秦刚成为外交部最年轻的副部长,分管工作不变,并仍然兼任礼宾司司长。

可以说,礼宾司是外交部最重要的部门之一,因为它的职责,不只是“迎来送往”,更是打造国家形象。

比如:在G20杭州峰会、厦门金砖会晤、上合青岛峰会这样的主场外交活动中,礼宾司要在展现大国形象的同时,做好全方位的安排,服务好各国领导人;当国家领导人出访时,礼宾司司长不仅负责“打前站”,可能还需陪同前往。所以,近年来在央视新闻联播的画面中,秦刚的身影经常出现在主场外交活动中,也出现在国家领导人的出访活动中。

台湾《旺报》等媒体的报道认为,秦刚此行赴美将肩负重任,如何管控中美间的分歧,将是他的主要工作。

外界分析,秦刚是一位久经考验,能征惯战的职业外交官,而且,他与西方媒体打交道很有经验。这一点,在当下中国面临的国际舆论环境下,显得尤为重要。

秦刚回应所谓战狼外交

中美两国国旗 资料图

这次由外交部副部长秦刚出任驻美大使,有分析认为,这种高规格的安排,显现了中方对于中美关系的重视。但实际上,这种安排在中国早已是常态。此前的10位驻美大使,有8位都是从直接从外交部副部长岗位上调任。

外界颇为关注的还有秦刚的年龄。因为从首任驻美大使柴泽民开始,到之后的李肇星、张业遂,以及刚刚卸任的崔天凯,出使美国时,年纪大多超过60岁。而当年最年轻的驻美大使的是杨洁箎,当时未满50岁,现在已经是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办主任,成为中国外交的领军人。

这次,55岁的秦刚,成为史上第二年轻的驻美大使,任重道远。正如他今天在美国发出的第一条推文中所说:期待未来的时光!

作者:万霞,深圳卫视直新闻《慢点·观察》高级主笔。

  • 秦刚:美方要中国打不还手骂不还口我们办不到
  • 秦刚回应无人飞艇事件:美制造一场本可避免的外交危机
  • 秦刚现场读宪法回应台湾问题:中国人自己的事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