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击慕安会现场!吴士存:火药味十足的非正式接触为何仍有必要?

社会热点2023-02-21 00:13:34佚名

直击慕安会现场!吴士存:火药味十足的非正式接触为何仍有必要?

【直新闻按】

“I will speak Chinese。”2月18日,德国慕尼黑,世界政要云集,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说完参会过程中唯一一句英文后,发表了题为《建设一个更加安全的世界》主旨讲话,专门介绍中国在重大国际事件上的立场,就促进世界和平与安全阐释中方主张。

之后,王毅在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的非正式会面中,就所谓飞艇事件正告对方:拿出诚意,否则奉陪到底。

对此,深圳卫视《决胜制高点》特别采访此届慕安会参会学者:华阳海洋研究中心理事长、中国-东南亚南海研究中心理事会主席吴士存,直击慕安会现场。吴士存表示,王毅掷地有声的演讲过后,会场上都觉得火药味十足,中美两国的高官尽管在会场上抬头不见低头见,但可能专门的会晤是没希望了,尽管如此,双方还是进行了非正式接触,说明外交渠道仍然是中美处理双边事务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对话和接触在管控中美关系上仍然必要。



吴士存接受采访

直新闻记者:2月18日上午,面对慕尼黑国际安全会议大厅满座的各国政府代表和安全专家,王毅一针见血地指出美国击毁中国飞艇的做法歇斯底里。您在会场观察到当时的氛围是怎样的?

吴士存:在谈到美国对华政策的时候,我感觉到现场火药味还是挺浓的,这一番话讲得还是比较尖锐的。

其实我们和其他欧洲学者也讨论过,甚至与“人道对话中心”的这些智库和非政府组织的代表和学者,包括我们来慕安会之前,到柏林进行智库交流时,也与其他德国政界商界的一些同仁进行了交流,大家都认为中美关系现在确实进入了一个非常艰难的时期,而且从某种意义上讲,中美关系具有不可调和性,在可预见的未来,改善的可能性是不大的,所以对中美关系的未来发展,好像没有太多的理由持乐观的态度。但是国际社会普遍又对中美关系缓和避免冲突,抱有热切的期待和希望。



王毅与布林肯进行非正式接触

直新闻记者: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期间,应美方请求,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进行非正式接触。这是“气球事件”发生后中美高层官员的首次接触,它透露出怎样的信号?

吴士存:不管怎么说,应该说是一件好事,对话总比不对话好,见面总比不见面强。

我认为这次接触第一个就是表明外交渠道仍然是中美处理双边事务的一个重要的手段,对话和接触在管控中美关系上仍然必要。

另外就彼此的立场释放的信号,现在恐怕还看不到“气球事件”造成的负面影响有降温的迹象,因为受到美国国内政治气氛和两党对立的影响,在气球问题上可能还会再炒作一段时间。

我感觉“气球事件”不是孤立的,它可能是中美关系进一步恶化的一个导火索。俄乌冲突即将一周年,美日韩、甚至美国和菲律宾、日本和菲律宾在军事安全领域的联盟合作关系正在进一步加强,所以这些因素决定了近期中美关系出现转机的可能性不大。

直新闻记者:俄乌冲突持续近一年,近期欧盟也正欲对俄罗斯施加第十轮制裁,局势很可能进一步升级,在这种背景下,王毅在慕安会表示,中国虽不是乌克兰危机的当事方,但中方没有袖手旁观,将继续劝和促谈,并透露中方要发表一份关于政治解决乌克兰危机的立场文件。对此您怎么看?

吴士存:王毅主任他的主旨演讲重申了中国对俄乌冲突的立场,我觉得这可能是与会各国代表的重要关切。他阐述了中国的立场是一贯的,和平解决争端,乌克兰的主权、领土完整应该得到尊重。中国不是俄乌冲突的一方,西方尤其是欧洲一些国家,有一些政客总是把中国和俄罗斯“捆绑”在一起,甚至大会主席在开幕式上提到俄罗斯的时候也会把中国捎上。王毅明确中国不是俄乌冲突的一方,我觉得这一点非常重要。


王毅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

直新闻记者:我们注意到,这次王毅演讲的主持人是慕安会前主席、现任基金会理事会主席沃尔夫冈·伊辛格,对于当前复杂的国际形势,他主张核大国采取措施避免核对抗,并呼吁中美加强对话。那么您认为他作为王毅演讲的主持人,透露出什么信息?

吴士存:我在2月17日中午碰到了伊辛格先生,他说他会主持王毅主任的演讲,然后回答问题。他也讲了一些细节,他告诉我这个会议主办方是通过外交渠道给中国提出了两个主持人的选择,一个是他,一个是现任的慕安会主席霍伊斯根,那可能是因为大家都熟悉,王毅主任也熟悉伊辛格,伊辛格也主持过王毅主任的上一次的演讲,所以最后双方还是选择了伊辛格。从他提问的一些具体方式来看,他提问的方式不会咄咄逼人,这样子大家相互之间配合可能会更好一点,更有助于向外界阐释中国立场,使对话能够取得比较好的预期效果。

直新闻记者:欧洲期待听到中国声音,因此也有分析认为,美国对欧洲的影响在下降,您认同这样的观点吗?

吴士存:从参加慕安会的代表团人数来看,美国代表团仍然是慕安会上最大的代表团,慕安会作为“西方阵营”协调政策的平台,美国对其的影响力还是毋庸置疑,特别现在还有俄乌冲突的背景。

这次会议主要是被俄乌冲突所主导,包括我参加的一个议题的讨论,这里面有意大利的外长,有比利时的首相,还有立陶宛的总理,还有德国的基民盟的一个代表,几乎还是强调美欧跨大西洋伙伴关系的重要,欧洲团结的重要,如何加强欧洲的团结来应对这场冲突,甚至他们对战争以何种方式结束都有具体的讨论。

我注意到,美国副总统哈里斯在她的演讲中提到俄乌冲突时,马上就提到中国、朝鲜和伊朗。在大会开幕式上,慕安会的主席在他引导性的发言以及回顾俄乌冲突时,请大家观看电视短片,还特意请出钢琴家演奏,并同步播放着回顾俄乌冲突的黑白影像资料,然后他本人也突然潸然泪下,应该说是打“悲情牌”。所以我觉得这个是故意在一定程度上面要把中国和俄罗斯“捆绑”起来。美欧的一些政客在谈到俄乌冲突的时候,把话题和注意力往中国身上引,这一点有时还是很明显的。

直新闻记者:面对西方的这种操作,我们应该如何让世界更加了解中国?

吴士存:我在三年前参加慕安会的时候,当时有一个酒店外的分会场在举行闭门会议,我看到那个议题是专门谈中国,我就去了。当时因为它是闭门会议,组织者不让我进去,不过后来我还是争取进去了,进去了以后,就感觉到它主要是批评指责中国。

因为这次经历,我觉得我们中国学者应该积极出现在这种场合,因为我们的出现,可能会让会议演讲人有所顾忌,而且他如果完全一边倒、说不客观不公正的话,我们也可以通过现场评论和提问的方式来纠偏。所以我认为我们除了应该多派学者参加慕安会之外,还应该尽可能多到欧洲国家进行智库交流。

另外我曾经建议在别人主场上面我们搭建一个平台,就是增进相互了解,减少猜忌和沟通对话的一个学术平台,把这三年不见面积累的许多问题能够尽可能地在学术层面,在二轨层面能够得到回应,减少某些西方人对中国的误解或误判。

而且因为你在这里能够见到很多的人,会场能见到、茶歇时候能见到,交流沟通很方便,成本还低。就像我这次在慕安会的会场吧台上,遇见了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赛,他吃三明治,我吃汉堡包的时候,我们就开始聊天了。

作者丨陈晨,深圳卫视《决胜制高点》主编


本文标签: 王毅  外交  吴士存  慕安会  布林肯  中美关系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