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汉动物园改造最新进展(武汉动物园改造最新进展信息)

旅游攻略2022-09-09 17:06:12佚名

武汉动物园改造最新进展(武汉动物园改造最新进展信息)

  武汉动物园改造最新进展(2021年12月13日更新)

  园区新建建筑全部在建,虽然面貌尚未完全“成型”,但从改造之中种种细节,基本可以预见未来建成开放后的模样。目前园区整体建设超过三成,稳步保持计划的进度。根据园区改造设计,将新建52栋建筑,加上保留的8栋建筑,未来整个园区将有60栋建筑,大部分是动物的笼舍展馆,以及少量公共建筑、园区服务建筑等。

  改造后,过去大量仅供游人的草地、树林等空间,将变身动物们的“活动场”,让参观动物园不再是“围观动物生活”,而是变成“去动物的家做客”的友好体验。

  改造后,园区的各项服务功能也将大幅提升。北门作为游客集散的主要入口,将建设一大片集服务、水景、休闲于一体的宽敞空间,周边配套总规模达2.2万平方米的地面、地下停车场,可同时容纳800多辆车,是原有停车规模的一倍多。

  笼舍、运动场怎么建 动物习惯“说了算”

  “每一处笼舍、运动场建设之前,首先要去征求饲养员的意见,使其符合动物们的日常生活习惯。”参与园区改造这一年时间以来,大家的动物科学知识“爆发式”增长,每种动物的喜好、性格了如指掌。

  犀牛看上去很“高大”,其实是个胆小的“宝宝”;大象记忆力很好,一旦对他有不友好的举动,会“记仇”很久;狒狒跳跃能力超强,与它们保持8米以上的距离才安全;至于老虎,由于眼神“震慑力”太强,大家从来不敢和“它”对视……

  每一处动物的笼舍、运动场,都是按照动物们的习惯和喜好来设计,这将是改造后的武汉动物园的最大特色。

  以动物栖息地来划分 园区将设六大主题展区

  此次动物园的改造,最重要的一项工作是园区平面布局的调整,未来将会给游客带来耳目一新的感受。

  根据动物的栖息地的特色,园区被重新划分为六个主题展区,即澳洲区、非洲区、亚洲区、美洲区、湿地鸟区和儿童互动区,这也是国际上动物园最主流的划分。

  以亚洲区为例,包含卧龙竹海、亚洲山谷、长江流域、东南亚雨林四个主要展区,集聚熊猫、大象、犀牛、长颈鹿等动物。

  简言之,同一个陆地上的动物“住在”同一片区,并模拟当地的生存环境,种植相应的植物,形成特色地形地貌和观景体验。如澳洲区是红土地貌、非洲区是黄沙地貌等。

  目前澳洲区已“雏形初现”。澳洲区的各个动物笼舍展区基本建成,正在进行绿化和游客参观栈道施工。其余区域也是热火朝天地同步施工之中,笼舍和动物活动场是当前建设的重点。

  相比之前,改造后的动物笼舍和户外运动场所有所扩充,让动物可以有更充分活动的空间。以长颈鹿为例,原来笼舍外面是一个近似圆形的运动场;改造后长颈鹿的活动场所将扩大两到三倍,生活空间更舒适。

  四公里“空中栈道” 打造双视角游园

  基于动物栖息地的划分,游园交通系统也有所调整。常规的电瓶车路线位于园区的最外围,主要满足园区内游客去往各个主题展区的需求;内部交通分为工作通道和游客通道,工作通道位于主题展区内部,仅供饲养员等通行,对游客是封闭的。

  游客通道是最大亮点,以后园区会建设4公里左右的“空中栈道”,大家可在一定的高度范围去观看动物,实现地面、地上“双视角”游园。

  其中,最高的观景栈道位于亚洲区灵长馆,栈道高度达到9米左右,相当于三层楼。届时,游客可以在栈道上看到树上跳跃的金丝猴、狒狒等灵长类动物,有别于以往的游园体验。

  游园视角有“惊喜”设计,比如猎豹区、金丝猴区,在空中设置钢丝网的串笼,将笼舍与运动场所连接,运气好的话,你可以看到自己头顶上方猎豹在缓缓行走,金丝猴在跳跃,感受近距离观看动物的绝佳视角;长颈鹿生活区,依据原有地形设计人行地下通道,未来会形成人在地下通道走,地上的长颈鹿正在闲庭信步的人与自然的和谐画面。

本文标签: 动物  园区  栈道  长颈鹿  展区  

相关推荐

猜你喜欢

大家正在看